原创 明朝马政制度最为周全,为何却陷入边军无马的窘境?
创始人
2025-07-31 12:33:23
0

古代战争中,军马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所以,军马历来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明朝更是将马政制度完善到了极致,总结了历代马政制度的长处,建立了一套规制缜密的马政制度。但到了明代中后期,马政管理逐步显露了衰败迹象,最终如宋代一样陷入边军无马的窘境。

一、马政强,国防强

1、马政制度诞生记。在古代,驾车、远行、狩猎等,都需要马匹的支持。当时出行的工具主要是马匹。因而,当时非常注重养马和驯马,以便更好地用马。

国家层面更是马匹使用的“大头”。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军队中的主要突击力量,这是因为骑兵有着速度上的优势和强大的作战能力。而马匹是骑兵重要的工具。除此之外,战车、后勤运输也是需要大量马匹作为后盾的。

由于地理与气候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国马匹并不是随时随地可得,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及西南地区。国家不得不建立一套完整的马政制度,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军队对马匹的需要。

所以说,马政制度,是中国封建时代一种特有制度。对官用马匹的采买、牧养、使用、调用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行政管理制度,被称为马政制度。

2、马政制度并不是明朝的创新之举。早在春秋时期,周王室就设立了名为太仆的官职。太仆的职责就是负责帝王的马匹。秦朝和汉代均沿袭了周王室的设置,并将太仆列在九卿之列。

北齐时期,还设置了专门的太仆寺,主政这一寺的官员被称为太仆寺卿。明朝建国后,继续延续了前朝各代设置太仆寺,任命官员掌管马匹事务的做法。明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滁州建立了太仆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太仆寺也被一同迁往北京。可见太仆寺的地位不一般。

3、明代前期帝王的国防观念。马匹其实是一项重要的国防力量。马匹繁荣,明王朝才能国力强盛,巩固好边防,促进社会安定。明朝立国以后,帝王们就把马政事务看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并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据统计在《南京太仆寺志》中,记录明初到嘉靖中期十位帝王有关马政的圣谕、诏令就有四十四则之多。如明太祖朱元璋,就颁布了多条惩治失职马政官员的圣谕。明宣宗还曾告诫大臣们说,马背上的民族,马是最重要的,管理马匹事务的马政制度最为关键。

二、注重打补丁的马政管理制度

明代的马政管理体制最为完善。从管理机构设置上看,早在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就依据各地草场的情况,设立牧养马匹的分址。

洪武六年,朱元璋根据军队发展需要,在滁州设立了太仆寺,主管全国的马政事务。太仆寺直接隶属于兵部管理。太仆寺设立了卿、少卿、寺丞等官阶,其中卿相当于从三品、少卿为正四品、寺丞为正六品。

不仅如此,在全国的大江南北,适合牧养马匹的地区,又设立了名为牧监和群的管理机构,在洪武二十三年时,全国各地已有14处牧监、98处群。每个牧监的管理者也是相当完备的,设有3个官员,分别是正监、副监和录事员。每个群设有群长一名。

洪武二十八年,各地管理马匹的机构发生了新的改革,牧监、群这类的马政管理机构被取消了,改由地方官员直接参与马政事务的管理,直属于兵部的太仆寺每年会派员到各地巡视马政事务。

洪武三十年,马政管理体制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革,北平、陕西、山西、甘肃等重要地区都设立了太仆寺。根据马匹管理任务,山西、北平等地的太仆寺的官员编制为少卿1名,丞3名;甘肃等地的太仆寺的官员编制为少卿1名、丞1名。

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有的北平太仆寺更名为太仆寺,原有的滁州太仆寺则更名为南京太仆寺。这时也形成了一南一北太仆寺的格局,与此同时,各重要地区还设有分支管理机构。这样完整的马政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了明末。

三、马政陷入衰败的背后

1、劳民伤财的管理。明代的牧马规模相对较大,因此明朝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管理机构。据《南京太仆寺志》记载,明代种马数量多达12.5万匹,其中公马有2.5万匹,母马有10万匹。这还是登记在册的马匹,明代在各地设立马寺,还有很多马要被喂养、管理。

由于牧马规模大,支出费用庞大。为了维系马政制度,明代把养马压力转嫁给了普通老百姓。这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明朝的马政制度中规定,北平、滁州两地附近的百姓要担起养马的任务。

官府会提供一定数量的种马,北方的5户百姓要联合起来,共同负担一匹马的饲养任务,南方则是10到11户百姓要联合起来,共同负担一匹马的饲养任务。

百姓要把每年老马生出来的小马交给官府,这样以便太仆寺统筹调拨使用。当时国都附近的百姓并不幸福,除了要承担土地税,被征用去无偿劳动外,还要承担养马的费用支出。

最剥削百姓的还不止这些,要是养的马生病死掉了,或者生不出小马来,百姓还要负责赔偿。如果百姓不用金钱为自己消灾的话,就会按照规定受到处罚。

明代朝廷发现由百姓养马的政策“很好用”,就随意地扩大了政策边界。除了北平、滁州两地的百姓需要养马,又扩展到了山西、河南等地。

百姓饲养一匹母马,需要每年向官府上交一匹小马驹。这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种马的繁殖极限。在当时的饲养技术下,几乎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百姓养马就是一桩赔本的事,养马就意味着要上交赔款。当时,养马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样损害老百姓利益的马政制度,自然维持不长久。

2、机构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负责马政管理机构之间各行其是。明代的马政管理体系庞大而复杂,要统筹好这些机构难度很大。到了明代中后期,一不注重管理,自然成为了一盘散沙,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二是,马政管理机构不受“地头蛇”的待见。马政管理事务需要地方上的部门协调配合,由于马政管理机构地位不高,地方上的部门不但不配合开展工作,还会人为设置障碍,让马政事务管理难上加难。

三是,马政管理机构管理的牧场被大量垦占。主要的侵占者为地方的官军和豪强。《明经世文编》中提及,在弘治十五年,陕西马场的土地由原来的133777顷已缩减至66880顷,减少的面积都被无故侵占了。

牧场是饲养马匹重要的资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用马匹越来越少这是大势所趋。

四是,马政管理机构被大量撤销。明朝初年国力强盛,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敢来犯。明代中期后,对马政事务的热情有所下降,很多马政管理机构变得无马可养。战争需要,朝廷不得不大量购买马匹。一打仗,花钱的地方很多。

朝廷觉得马买来就能用,无须这么多的马政管理机构,于是做出了减裁机构的决定。这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长期以往,马政变得日渐衰败,边军陷入无马可用的境地了。

3、马政管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一方面,管理层参差不齐。太仆寺这样的马政管理机构,被官员们看作是鸡肋,都不愿意前往。明代中期后,马政管理机构严重缺员,只能用被贬的官员滥竽充数。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大量流失。马政机构大多设置在地理环境恶劣的地方,内部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的环境差,有机会的话,工作人员会借机逃离。工作人员还要对马匹的死亡、丢失负全责,赔偿问题成为了工作人员的沉重负担,导致他们不得不逃亡。

4、统治者自我膨胀。明代早期帝王们十分注重于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会为明朝提供优质的马匹,明朝会用茶叶、丝绸、铁器作为交换,双方相处得比较融洽。

明代中后期,统治者以天朝自居,对于少数民族的政策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明朝在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中,不重视等价交换的经济规律,企图用政治强行施压,直接导致了马匹交易的衰落。没有优质马源补充,自然边军无马可用之马越来越少。

小结

明代中后期边军如宋代一般无马可用,是马政制度衰败引起的。

马政之兴是国家重视国防建设的体现,而马政之衰是由于多因素引起的,向老百姓转嫁负担的马政管理制度,失了民心;统治者错误的民族政策导向,阻塞了马源;明朝中后期对复杂的马政管理体系根本掌控不了,马政衰败成了必然。

相关内容

热情似火!利物浦官方社媒晒...
北京时间7月26日,季前友谊赛,利物浦将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体育场对阵...
2025-08-01 00:42:40
藏在龙泉驿的舌尖秘境:墨脱...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华信大道,一家挂着 “墨脱石锅菌汤” 木牌的店铺十...
2025-08-01 00:40:42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氛围感...
  炎炎夏日里,“清凉”既是广大市民游客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文旅...
2025-08-01 00:39:31
暑运首月 天津航空新疆区域...
2025年暑运自7月1日启动,至7月31日迎来半程节点。暑运以来,...
2025-08-01 00:39:08
原创 ...
斯大林为何对他的幕僚说:“毛泽东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没见过他,我不...
2025-08-01 00:33:57
原创 ...
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第二任皇帝(618-907),太宗李世民是中...
2025-08-01 00:33:48
慈禧睡个觉有多麻烦?为何一...
伺候慈禧睡觉麻不麻烦,要看看侍寝的宫女晚上需要做什么,以及她们的看...
2025-08-01 00:33:31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历史刘老师原创,非授权严禁转载】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经讲述过,雍正帝针对宫中太监傲慢、浪费粮...
原创 辉...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康女士家中,珍藏着一枚世代相传的瑰宝——北洋造33年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这枚钱币...
原创 原... 想要了解中国历史,被公认的史书是二十四史,其他出处的史料记载都被称之为野史,不被官方所认可。这二十四...
原创 清... 1949年9月,新中国提出《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中,有一条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彻底取消...
原创 上... 在秦始皇没有登基前,“皇帝”的称号也没有出现,秦始皇出现后,“皇帝”称号一直维持了2000年左右。“...
原创 李... 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回答猪上树时,可惜李世民到死没弄懂 在中华玄学的历史上,有一部非常...
一场“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 11月的江西省赣州市,又到了一年橙黄橘绿时。11月9日,来自克孜勒苏 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技工学校...
原创 原... 小时候看电视总羡慕轻功,什么水上漂之类的。那以前真的有轻功吗? 宫宝田 在清朝有这么一个大内高手,...
原创 古... 标题:古代清朝的格格为何大多不能生育,全因背后难言的苦衷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
《宣统三年十文》大清铜币 《宣统三年十文》大清铜币,作为清朝末年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发行背景复杂,历史意义深远,且因其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