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蒋介石是国民党最高领袖,手下拥有大量的国民党军队,还有数不胜数的黄埔军校人才,这些军队都配备了先进的外国进口武器。而且更别提蒋介石还是得到了老美的支持,不论是在解放战争还是国共合作失败之时,美国依旧源源不断的为蒋介石出售优质武器以及战略支持。
政治上,
孙中山
等先辈一手创立的国民政府尽数交到蒋介石手中,当时全国上下都认可这个
新创建的政府
;军事上,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大量军事人才蒋介石都
毫不吝啬
的用高官厚禄聘用。而且蒋介石还用强势手段逼迫
那些军阀归顺国民党
,可以说国民党既有绝对的武力优势,还有坚强的政治基础。
反观共产党,一出场既无
军事拥护
,也无金钱支撑,靠着
对信仰的憧憬
,一步步打到了帝国主义,打垮了国民党,创建了新中国。为什么蒋介石
手握重权
仍会败在毛主席手中?
其实纵观中国近代史,就会发现蒋介石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的
执政理念
与孙中山的背道而驰,一步步的举措都缺失了民众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一个领导人
不顾天下百姓之安危
,那么他离下台就不远了。
而蒋介石虽会
玩弄权术
,但不懂得行军打仗,也不理解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所以哪怕国民党
开场即巅峰
,也架不住它衰败的趋势。但蒋介石在晚年时期,曾在日记中写道:“丢掉江山不怪我,真正的罪魁祸首只有两个人,那就是李宗仁和马歇尔。”为什么蒋介石会认为那两人是始作俑者呢?
李宗仁
是桂系军阀的实际领导人,蒋介石常常将除了
嫡系部队
以外的部队称为杂牌部队,从“杂牌”二字就可看出蒋介石其实是
十分瞧不上
这些军阀的。但那时的蒋介石为了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以助他竞选国民政府的总统之位,只能
四处找人
。
蒋介石当时就看中了李宗仁,李宗仁因为
加入国民党
的时间较早,还参加过北伐等著名战役,所以他其实是国民党中
威望极高的将领之一
。有了李宗仁的支持,那么其他人看在李宗仁的态度上也会注意到蒋介石。于是为了
获得李宗仁的支持
,蒋介石不惜用空头支票吸引李宗仁,并承诺等他上位后就会给予他
更多的兵权
。
等蒋介石成功上位后,虽然确实是
把李宗仁提拔
了,但两人一直在相互较量着。李宗仁不认可蒋介石的实力,认为蒋介石不会指挥作战,而蒋介石为了巩固中央军的地位,一直在打压其他军阀,尤其是
桂系军阀
。
李宗仁对此
敢怒不敢言
,他深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于是忍辱负重了十多年,才让他找到了一点机会。那就是在淮海战役之后,因为蒋介石的不擅指挥,八十万国民党大军
全军覆没
,党内要求蒋介石下野的呼声愈加强烈。
蒋介石因这还多次发送电报要求李宗仁派出桂军,但李宗仁
置之不理
,还用手段将蒋介石拉下台。于是晚年的蒋介石愤愤不平地写日记,若不是李宗仁
将他拉下台
,国民党怎么会将江山拱手给了别人?
蒋介石怪罪的另一个人是
马歇尔
,马歇尔是
美国上将
,在二战期间与蒋介石多次举行会谈,蒋介石每次需要军事武器时,马歇尔总是很爽快的答应,甚至在蒋介石与
马歇尔的部下
闹出不和时,马歇尔果断将那人调走。为此蒋介石还认为马歇尔是个
值得深交的好朋友
。
但马歇尔并不是蒋介石想的那么简单,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对于马歇尔而言,国民党
是否能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并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事,他们关心的是美国能从中间取得多少好处。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有让中国
处于蒋介石的控制下
,因而在解放战争之前,马歇尔还
多次劝诫蒋介石
必要时做出一定的妥协。
蒋介石一直以为马歇尔来助自己的,未想马歇尔居然对自己的决定
指手画脚
,甚至还拿美国援助一事来威胁他,这让蒋介石最为反感。因这事,蒋介石一直
耿耿于怀
,到了晚年还没忘记,还认为这是
致使他兵败
的原因之一。
结语:
其实李宗仁和马歇尔两个人对蒋介石影响确实不小,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蒋介石在全民族统一抗日时并不积极,甚至在全国人民想要和平时,毅然选择发动战争,这不仅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还让不少国民党将领因此寒心。当他选择置人民不顾时,就注定了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