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凌驾于三国一切谋臣智者之上,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三国第一鬼才。一生七大预言都一一应验。他就是军事奇才郭嘉、郭奉孝。传说“郭嘉不亡诸葛亮不出”。在每个三国迷心里,应该都会有一个疑问,郭嘉与诸葛亮谁更厉害?如果郭嘉不早亡,是不是曹操会成为统一天下的那个人呢?郭嘉真的神奇到可以改变历史吗?
今天就说一下这位神秘人物。先从他的人生经历开始。郭嘉少年有远量,最开始在袁绍部下效力,后来转投与曹操帐下,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大功。官至军事祭酒,被封为“洧阳亭侯”。在曹操北征乌桓时病逝,享年37岁。谥号“贞侯”。历史上称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是难得的奇才。曹操更是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作为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之一,经常有人将郭嘉与诸葛亮做对比。郭嘉和诸葛亮虽然同在三国,但是诸葛亮出山时郭嘉已经离世,因此就有了郭嘉不死,诸葛亮不出的说法。这两人谁更厉害一些呢?
两个人都非常厉害,但是各自侧重的方向不同,很难说谁更优秀一点。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郭嘉擅长出谋划策是个很好的谋士,曹操这种自身能力出色的君主更需要这样的人才。而诸葛亮擅长于政务、军事、能力更全面。
蜀汉后期的局面,只有他才能支撑住。各自所在的阵营不一样。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的说法是,有了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两人十分投合。
曹操得到郭嘉以后,也曾说使他成就大业的人必定是郭嘉。评价之高。
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诸葛亮的。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只不过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能看到那一天。也由于同样的原因,郭嘉这个谋星不像诸葛亮那样璀璨明亮。诸葛亮从26岁出山到54岁病故,为刘备集团谋划了28年,其中有11年的时间是大权独揽。郭嘉在曹操帐下一共只有11年,而且职务不过军师祭酒。两人施展才华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两人并没有正面较量过,所以并没有谁更胜一筹。
郭嘉在曹操帐下效力时,是曹操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两人一起出行时都会同车同行。在军规甚严的曹营帐中,郭嘉有很多不合规定的行为,但是在极度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郭嘉和曹操不仅是君臣关系,他们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郭嘉的死让曹操十分的悲痛,为他流了几次泪。也难怪人生难得一知己,何况又是那么雄才大略的知己。郭嘉到底有多么厉害,为什么被称作鬼才?他的七大精准预言究竟有多神秘。让我们来看一看。
郭嘉预测曹操能战胜袁绍。
官渡之战前,曹操和张绣两轮大战都输给了张绣。军营战事状况不好,曹操渐渐失去了信心。此时的袁绍兵强马壮,拥兵数10万,胜仗连连,盛气凌人。曹操考虑到袁绍的力量明显强于自己,与他对抗根本没有胜算。但是郭嘉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曹操一定能打败他。从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得到结论,曹操善于指挥和用兵,曹操多谋善断,曹军有粮可依,拥有自己的智囊团。曹操有十胜袁绍的理由。正如郭嘉预言的那样,在几年之后,曹操就击败了袁绍,消灭了袁氏集团。
郭嘉预言刘备终会反叛。
刘备被吕布打败,刘备危难之际投靠曹操。郭嘉认为刘备并非久留之辈,不过没有让曹操立即处置他。因为刘备有英雄之名,又主动来投奔,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就杀了刘备,一定会落下恶名,不利于之后吸纳贤能之士。郭嘉的分析是理性的,所以曹操接纳了他的建议,以左将军之名把刘备控制起来。郭嘉建议曹操还是要尽早对刘备做出合理安排。可惜曹操没有在意,不但没有拉拢刘备,也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还派刘备去徐州执行任务。郭嘉听闻,立马劝谏曹操,可惜刘备已走。果不其然,刘备一到徐州就发动了叛乱。在之后的赤壁之战中,刘备成了曹操最大的敌人,郭嘉远见之力实在是不一般。
预言曹操攻打刘备,袁绍不会参与其中。
刘备反叛后,曹操不得不先解决他,开始派人去徐州征讨,但都被刘备打败。曹操商讨决定亲征。这时袁绍大军已经南下,官渡正面吃紧,分兵攻打徐州是步险棋,但是郭嘉支持曹操。他认为袁绍生性多疑,刘备逃走后,在群众中威望正高,但是阵脚还没有立稳。未及时整顿,应当把握先机,急速出兵,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郭嘉的话坚定了曹操亲征的决心,结果一举击败了刘备。袁绍没有任何反应。
预言孙策会死于刺客之手。
处理了刘备之后,曹操面临的麻烦还没结束,那就是江东的孙策。孙策欲趁曹操忙于战事来偷袭许昌,有关情况被曹操查询后,有人建议分兵对付孙策。郭嘉不同意。他认为孙策兼并江东,杀的都是为他死命卖力的英雄豪杰。他办事轻率,装备也不齐整,虽然拥军百万,若出兵中原,无异于是一人独行,预测孙策必定要为人所刺杀。果然,没多久孙策就死在了刺客手上。郭嘉精准地判断为曹操处理了许多不必要的战役。
预言袁绍诸子将陷内斗。
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北方,此时北方四州仍在袁氏手中。分别由袁绍的三个儿子统领。曹操率军进攻,取得了一些胜利。多数谋士认为应趁热打铁,一举消灭袁氏势力,郭嘉却说此时并非良机。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主动退兵,做出讨伐荆州的姿态。袁氏诸子见其危险解除开始内斗起来,被曹操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最终将他们消灭。
预言北征乌桓必将取胜。
袁绍的长子袁谭被曹操杀害,次子袁熙和袁尚逃到了北方乌桓。曹操怕他们会卷土重来,但北征乌桓又担心荆州的刘表会趁机向中原发兵因而犹豫不决。曹操手下许多人人都不建议北征。郭嘉认为乌桓意义重大,且北征一定能够取胜。至于刘表,不过坐谈客耳。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能抵御刘备,以重位任命他,怕不能制约他。任命轻了,刘备不会为之所用,所以不用担心刘表。曹操再次听从郭嘉的建议,亲自率兵北击乌桓,并取得大胜。预言再一次应验了。
郭嘉最终预言公孙康会杀了二袁。
乌桓被击败后,袁尚袁熙逃往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此时曹军士气正高,将士们都想杀往辽东去解决二袁。但曹操却下令回师,郭嘉临死前献计,说不用亲自攻打,用不了多久,公孙康就会把袁熙和袁尚的首级送过来。不出所料,袁熙和袁尚在辽东发动政变,想要除掉公孙康,把辽东据为己有。公孙康也不是吃素的,先下手将二人杀死,把首级送给曹操。
郭家的七大预言全都一一应验,被称为三国时期最神秘的人物完全不为过。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发起荆州战役,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在赤壁一战的失利,曹操有生之年再也无力一统天下,开始怀念起知己郭嘉来。他对群臣感叹,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赤壁之战的关键在于黄盖诈降火攻曹操水军。黄盖率数十艘装有干柴油膏的小船诈降曹操。当小船靠近曹军大船时,黄盖下令放火,正刮东南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瞬间曹操阵营乱作一团,曹军由此大败,赤壁这把大火把曹操烧的焦头烂额,还差点命丧华容道。曹操集团谋士众多,谋主荀攸和程昱当时都在曹操身边,难道没有一人能够识破黄盖简单的诈降计。不知道,铁索连船,一旦遇到火攻,后果不堪设想。江南气候多变,会刮东南风,并非不知周瑜是一代英杰,可是此时骄傲自负的曹操已经听不进任何人的建议。这时候,即使郭嘉还活着,曹操也不会听从郭嘉建议,也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当初刘备委身曹操账下荀彧看出来,刘备不是一般的人,不会久居人下,如不乘羽翼未丰将他的灭,必定成为曹操的大患。所以荀彧建议曹操杀死刘备,即使不杀死,也应该把他软禁起来。可是曹操犹豫是否应该杀死刘备,郭嘉却提出了异议,他说,刘备名声在外,如果杀了刘备,不利于曹操收拢人心。于是曹操拒绝了荀彧的建议。刘备也总是担心曹操会对自己下手,为了脱离曹操的掌控费尽心思,以理由领兵截击袁术,离开了曹操。刘备这一去果然成了重大隐患,成为曹操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曹操如果听取荀彧的意见,一早就处理了刘备。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就少了一个劲敌。郭嘉的建议确实理性,但是人性难测,郭嘉的建议也不是个个都精准。所以说历史大事的发展从来都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存亡所改变。赤壁之战,即使郭嘉尚在,依旧无法改变三国鼎立的局面。
纵观郭嘉的一生,早年也是怀才不遇,最后与曹操一见如故。郭嘉才华出众,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脱颖而。曹操重用郭嘉可称之为郭嘉的伯乐。郭嘉戎马一生为曹操出谋划策统一中国北方。可惜天妒英才最后战死在杀场上。
历史上对郭嘉的评价很高可与诸葛亮齐名。郭嘉是一个优秀的参谋。诸葛亮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兼将军。虽有不同,都是三国时期十分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