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在陈毅的追悼会上,伟人握住伤痛欲绝的粟裕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说,一起上过战场的兄弟,已经开始一个又一个地离开了人世,这一句话直戳粟裕的悲痛之处,这个经历过生死,看过大风大浪的男人,终究是崩溃大哭出来。
知己难觅。
人生在世几十年,除了父母是最在意、最了解自己之外,就是朋友了,甚至更胜父母一筹。与朋友共度的时光,无论当时有多么痛苦多么可怕,
只要有朋友在身边,那就不是孤独的,就会有最坚定的力量陪伴着。得一知己,便有勇气面对这人生种种。
一、两人的成长
陈毅与粟裕两个人的家庭背景差距是比较大的
,基本上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信仰和相同的目的使他们相识。
陈毅出身寒门,但是粟裕却是实打实的有着优越生活条件的小少爷,
他们的友谊就是超越这些身外之物的纯粹的感情。
陈毅家境贫寒,
但是他的父亲认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
,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往好处发展。于是陈毅就边读书边照顾家庭,两边都没有放弃。
凭借着自己的聪慧才学以及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的品格,他顺利地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工业学校。
小时候的种种辛苦没有白费,他终于有机会去见见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了。
在学校让他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之外,还让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通过了解当下的新思想,
陈毅意识到只有中国人站起来救自己,这个国家才有救。
而作为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坚定地守护国家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学校所提供的平台,
陈毅凭借着自己的优异成绩,顺利地拿到了留学的资格。
他为了完成学业,在学习之外的时间一直坚持打工维持自己的生计。毕竟只有先在这里生活下来,才能继续学习。
当然,就算是这么艰难的生活,他依旧没有放弃了解国内的情况
。当地有爱国游行的时候,陈毅也参与了进去
。天不随人愿,就是这场游行引来了当地政府的不满,
陈毅被警察逮捕并遣回中国
。陈毅却认为这没什么的,虽然这让他的学业受到了阻碍。
他做的是为了中国,是为了人民,是值得的。
回国之后,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真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的,是能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
陈毅毫不犹豫地参加共产党,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努力用自己的力量给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给党带来源源不断的力量。
优秀的人就是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
。陈毅能文能武,在后来的战争时期,他放下笔,就能拿起枪冲上前线。
凭借着他超凡的勇气和谨慎的计谋,他带领大家从一场场战争中胜利归来,
他积累的战果让他成为了新四军的总司令。在他的指挥下,新四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与陈毅经历丰富的成长经历相反,粟裕的成长就顺利多了
。他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并且了解到了最先进的思想,同陈毅一样,
粟裕也十分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两人的友谊
两人缘起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对于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共产党所打响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将有许多年轻有为的同志聚集在一起,为他们共同的梦想而战斗。陈毅和粟裕就是因为南昌起义的号召而聚在一起认识的,
两个人虽然在之前没有见过,但是他们一见如故。
两人在一起就好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促膝长谈
,话题不断,笑声不断,只恨没有早点认识彼此。随着南昌起义的结束,两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职责,各奔东西,后来两人前后都去了井冈山根据地。
再次相遇与初遇的偶然是一样的,两个人都惊讶于对方的出现,惊喜远远大于惊讶。
在这炮弹漫天的日子,未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再次碰见朋友,属实是幸运的。
两个人也都十分的有才华,把自己职责的事情都做得十分出众。
在相处的时间里,陈毅还发现了粟裕在军事上的过人之处。
他认为粟裕可以在更高的、更适合他的位置发挥他的才能
,于是力荐粟裕希望他可以充分展现他的军事才能。事实证明陈毅的判断是正确的,
组织听取了陈毅的意见,将粟裕调到了更加适合他的位置上去。
粟裕也十分的有能力,在一场反围剿的斗争中,就发挥出了他的超长能力,一举拿下对方的首领,成功地战胜了对方。
时间来到了长征时期,两人因为不同的职责就分开了。
这一分别就又是很多年。之后因为工作再次相遇
,两个人已经对彼此很了解了,在工作上作为搭档,效率更高,两人组合也让敌人闻风丧胆。
三、沉重的追悼会
再意气风发的少年也抵挡不住时间的流逝。时间见证了他们的成绩,也逐渐带走了他们身上的活力。昔日战场上一往无前的勇夫,终究在病痛的折磨下,愈加的憔悴。
陈毅被确诊了胃癌。粟裕虽然身体状况也不是十分理想,但是他更挂念他的老战友,坚持去探望他。
战士战胜了战争,但是没有战胜病痛和命运
。陈毅离开了深爱的祖国和他的挚友
。在当时的时局大环境下,陈毅去世的消息不方便流传出去,周总理将消息封闭了起来。
当时身体条件也不是很好的伟人坚持去送陈毅最后一程。
追悼会上,伟人看见悲痛的粟裕,就紧紧地抓住了他的手。
昔日的经历涌上心头,当时一起战斗的战友,那时的记忆仿佛就像昨日刚刚发生的一样,转眼间却一个一个地离他们而去。
当时一起在井冈山上奋斗的战友们,没有几个人在世了,伟人的话让粟裕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
四、总结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残酷的战争,无情的火炮还有国家所受的耻辱,和周围人不断牺牲的痛苦,为了这个国家他们付出得太多太多。
所幸还有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朋友,共赴战场,英勇无畏。那时并肩作战的日子,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死之交友情,是令人羡慕的
,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出身,受到不同的教育,成长于不同的环境,但是他们拥有着同样坚定的信仰,有着相同的心有天下的牵挂,为着国家发展的目的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