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月,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组织所部进行忻口战役之后的第二次阻击战时,遭到了日寇的夹击。后
在八路军的援助下,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脱险之后,
卫立煌计划从吕梁地区向东南突围
。于是,他的参谋处拟定了几种转进到山西南部中条山区的行动方案。
其中之一,
取道陕北,进入中条山区。
参谋长郭寄峤认为,此方案可行。
卫立煌听了,连连摇头
,不予认可。
卫立煌(中)等在研究转移方案(图像)
其实,卫立煌也清楚,转道陕北前往中条山区最可行。但是,
陕北地区,尤其是延安,是蒋介石眼里的“匪窝”!走陕北,必然会接触到中共领导人,也必然会引起蒋介石的猜忌。
再
者,他卫立煌跟共产党打了整整十年内战
,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现在,要通过共产党的地盘,会不会……想到这里,
卫立煌
愈加
顾虑重重
。
但是,抗战以来,
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归属第二战区)打得英勇顽强,战绩颇佳,还曾帮助自己脱困。
鉴于此,
卫立煌也确实想到延安了解一下自己治下的这支劲旅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挥作战。
就在卫立煌犹豫不定之际,
蒋介石急电卫立煌:速到洛阳参加军事会议。
蒋介石(图像)
这时,卫立煌眼前一亮,暗自琢磨着:“
为了尽快到达洛阳,走陕北是捷径!这样,途径陕北是合情合理的,委员长也无话可说!”
于是,他对参谋长郭寄峤等人谈了自己的想法,并高兴地说:“这下,我可以堂而皇之地到延安看一看了。届时,
请教一下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他们是如何指挥八路军接连打胜仗的。
”
得知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将要经延安去洛阳后,
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牵头,组织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司令萧劲光等同志,认真地准备接待卫立煌的有关事宜。
毛主席决定高规格接待卫立煌(图像)
当时,延安的一些同志,尤其是来自鄂豫皖的、
曾经深受卫立煌之害的同志们,对此做法感到很不理解。
毛主席立足抗战、国共团结的大局,向同志们解释说:“高规格接待一下卫立煌这样的国民党的重要将领,
对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来说,是有积极影响的,所以,我们应该这么做。
卫立煌是如今的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前敌总指挥,是我们八路军的上级。从这个角度出发,
如果能通过他争取到国民党对我军的支持,这对我们华北、西北的抗日根据地大有好处。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他们的到来。”
卫立煌一行到达延安后,受到了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盛情款待。
这是卫立煌始料不及的。
卫立煌来到延安(图像)
同时,毛主席与卫立煌进行了亲切交谈。谈到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时,毛主席认为:
“国共两党必须彻底捐弃前嫌,加强合作,才能尽快战胜日寇,救民族、国家于水火之中。”
谈到国际、国内针对日本法西斯的一些投降主义论调时,毛主席旗帜鲜明地表示坚决反对,并一再强调:“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坚定意志,耐得住性子,积极迎击日寇;必须把片面抗战变成全面抗战。”
谈到山西的抗战情况时,毛主席说:“目前,
山西的抗战有力地牵制了日军。
否则,日军若从风陵渡过黄河,夺取澄关,占据陇海线,就会阻断我国和苏联的国际联络,从而进一步逼迫我们投降。”
之后,毛主席谈了八路军以主动、灵活的游击战为主的敌后抗战情况,及将来的一些打算。
毛主席与卫立煌(左二)在延安(图像)
过程中,
卫立煌边听,边频频点头,并不时插话应和毛主席的观点,夸赞八路军的辉煌战绩。
说着、说着,
毛主席
话锋一转,郑重其事地
对卫立煌说
:“卫将军,我们八路军深入敌后,英勇杀敌的情况,你是知晓的。但
有些问题,你可能不了解。
一是,我们的弹药需要补充,没有子弹怎么打敌人?二是,我们的医药及卫生器材缺乏短缺得很,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救治。三是,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可我军的夏装还没有着落。
这些问题,我在此提出来,有劳卫将军帮助解决一下。”
两人的交谈即将结束时,卫立煌异常感佩地说:“
毛先生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心下了然!”
同时表示,
一定力所能及地帮助十八集团军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异常感佩毛主席的卫立煌(图像)
第二天,卫立煌一行离开延安,前往西安。路上,卫立煌与郭寄峤等人谈起此次延安之行,表示非常满意。
到达西安的第二天,卫立煌就亲自来到第二战区驻西安办事处,指示自己的老部下杲海澜少将:“
即发十八集团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
杲海澜见数量如此巨大,不由得面露难色,想做解释。卫立煌未等他开口,就严肃地说:
“八路军既然是我第二战区的军队,我就得管,还得管好。何况他们战绩卓著,鼓舞了全国上下。
”杲海澜听了,只好遵命照办。
另外,
卫立煌还一次性批给八路军三个师的夏装、部分医药用品及其它物资。这对于弹药不足、医疗条件差的八路军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这份“厚礼
”,可以看作,延安之行后,深受影响的
卫立煌将军对党中央、毛主席的诚挚地回敬!
主要参考文献:《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卫立煌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