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战后苏联损失惨重,美国为何错失良机,让苏联一步步休养壮大
创始人
2025-07-30 09:03:41
0

美苏两个世界大国较劲了大半个世纪,直到最后苏联解体才结束争霸,但纵观整个近代历史,如果美国想要打败苏联,最好的时机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因为和纳粹德国之间进行过多场激烈战斗,苏联在二战期间损失了将近2万架飞机和24万辆坦克,国内的青壮年劳动力也伤亡殆尽。反观美国这边,不仅人员伤亡少之又少,还通过出售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赚了个盆满钵满,手上掌握着100多艘航母和1万多架飞机。实力差距如此悬殊,美国为什么不趁着苏联虚弱之际发起进攻,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彻底除去?反而要在二战末期给苏联提供一定程度的援助,帮助其赢得战役的胜利。难道是美国突然良心发现,想要给自己的“老朋友”一些人道帮助?这可不符合美国野心勃勃且善于挑衅的性格特征。那么,二战后实力大大增强的美国为何仍不敢动苏联?是不敢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视频链接:

二战后美国坐拥百艘航母,苏联损失惨重,为何却不敢将其吞并?

美苏在二战中损失悬殊

苏联之所以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到如此巨大的打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纳粹德国将疆域广阔、资源丰富的苏联设置成了自己的终极攻略目标。

1941年6月,在欧洲大陆横扫千军的纳粹德军将目光转向苏联,调集550万军队、4000多架飞机、3000多辆坦克以及4万门大炮和100多艘军舰,浩浩荡荡地向苏联开赴而去,打算将苏联一举拿下。

战役最初的半个月,德军一路势如破竹,不仅向苏联北部挺进450公里,还将驻守在沿途的24个苏联红军师团打得节节败退,苏方因此产生了高达百分之60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率。见苏联军队防守能力不足,纳粹德军再次乘胜追击,向苏联中部地区展开进攻,致使苏联中部军队败退350公里,驻守的30个师团彻底溃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苏联的大半国土沦于敌手,志得意满的纳粹德军首领希特勒更是直接放言说自己的军队

可以在三个月内灭亡苏联。

1941年9月底,纳粹德军的侵略脚步直抵苏联的首都莫斯科

,希特勒调集了总兵力高达200多万的军队,在上万门火炮的掩护下向莫斯科发动猛烈的炮火进攻。激战几天之后,苏联红军的有生力量被消灭殆尽,莫斯科的外围阵地也全被德军占去。但城中剩余的苏联红军并没有就此放弃抵抗,他们在国家领导的带领下浴血反击,打算和自己的首都共存亡。

人被逼到绝境时往往会爆发出难以估量的巨大力量,此刻的苏联军民也是如此,在他们的绝地反击之下,德军在战场上的推进速度越来越慢。

12月6日,苏德战场上的形势发生逆转,轻敌大意的纳粹德军被苏联红军的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

,苏联也从这一天起正式发起反击,没过几天就将德军打退足足300公里。反击之路首战告捷,苏联红军士气大振,继续向德军展开猛攻,很快就将这些侵略者赶出国门,并且一鼓作气打到了德国境内。

1945年4月,苏联决定以牙还牙,正式向德国首都柏林发起总攻。

此时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军因为长期战争的消耗弹尽粮绝,根本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4月30日,一面象征着苏联战胜的苏维埃红旗插到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柏林会战落下帷幕。意识到大厦将倾、败局已定的纳粹德军首领希特勒在作战指挥部的地下室饮弹自尽。几个小时后,希特勒的尸体被苏联士兵发现并抬出,浇上汽油付之一炬。9天后,再组织不起任何反抗行动的德军向苏联表示投降。至此,苏联终于打败了自己在二战时期的劲敌德国,彻底摆脱“亡国危机”。

不过即使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苏联领导的脸上也没有浮现出丝毫的喜悦之情,毕竟他心里清楚,此刻苏联的内部早已是千疮百孔。

苏德之间的战斗持续了整整四年,苏联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损失了上千架飞机和3000门大炮,后勤物资也消耗一空,

国内百分之70的工业设施都在炮火的轰炸下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陷入停滞。

而和苏联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大部分国家带来的都是无尽的硝烟和灾难,但这其中并不包括美国。

美国在二战初期一直是持中立态度,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整个战场,并在其中发现了众多商机。最开始的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中,只是一直和各个参战国家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四处兜售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靠着这些“战争财”,美国在二战时期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

美国这种闷头赚钱的生活一直持续到珍珠港事件爆发。1941年12月7日,自诩海军实力强劲的日本向美国设置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舰队基地发起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日军也逐渐走上衰亡之路。美国上下对日本这种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正式对日宣战,展开疯狂报复,最后还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这也成为压垮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是美军在亚洲战场上采取的军事行动,

美国真正介入二战的欧洲战场是在1944年6月爆发的诺曼底登陆战

,但那个时候德国的精锐主力已经被苏联红军消灭殆尽,整个世界大战的局势已经相当明朗。1945年8月15日,日军在美国的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美国虽然也在这场世界大战中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但因为其

加入战局的时间比较靠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也相当雄厚,总体的损失和苏联比起来可谓是微乎其微

。庞大的军需订单使美国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军事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二战结束时的美国不仅拥有不计其数的飞机坦克,连航空母舰都有上百艘。虽然当时的航母和如今的现代化装备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但和其他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相比,美军的实力优势已经相当巨大。可这样的美国为什么还是没能把握住时机,将损失惨重的苏联一举吞并?

美国不敢对苏开战的原因

美国的军事储备数量听起来骇人听闻,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当时美国一方面举全国之力发展轻重工业,生产各类武器装备进行售卖;另一方面也打算对挑战自己权威的日本人进行报复。为了能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绝对优势,进一步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轰炸计划”,美国的工厂日夜不停,工人们加班加点地赶制各种型号的飞机、船舰甚至航母。虽然当时美国的航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商船改造来的,实际作战能力并不是很强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美国的武器装备拥有总量已经高居世界首位

。可即便美军拥有了这样庞大的军事实力,他们也未曾真正做出攻打苏联的决定,而他们之所以会选择按兵不动,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就是

美国的个人原因

。虽然当时的美国从外面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先进武器装备,部队的兵力也很充足。但实际上,四年的军旅生涯早已让那些向往自由和热情的

美国大兵身心俱疲,国内的民众也因为繁重的工业负担怨声载道。

当初美国之所以会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方面是出于获取利益“分蛋糕”的私心,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美国自己的领土安全受到了威胁,国家领导为了平息军民的怒火,才对日宣战,派出军队掺和到战局之中。

苏联和美国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苏联也有美国需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产资源,但美苏在二战期间都是同盟国的成员,互相之间并没有产生过矛盾和冲突,美国还在二战期间和苏联签署协议,向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援助,其中还包括飞机、坦克以及卡车等等,帮助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中取得胜利。虽然美国这么做也是为自己进入欧洲战场开路,但要是美国贸然就向苏联开战,一

方面是名不正言不顺,可能会受到国际舆论的口伐笔诛,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

。当时美国民众迫切希望国家可以发展民生,不愿意再看到美国大兵上前线流血牺牲。

当时国际格局刚刚稳定下来,世界各国都还处于战后重建阶段,一旦美苏两个超级强国开战,波及的范围肯定不会小,一个不留神就

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其他国家最为反对的。

美国要是在这个时候向苏联宣战,就是站到了众多反战国家的对立面,身上的压力不可谓不大。有道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国想要在以一种长足稳定的状态在国际上发展下去,也就不想亲手将自己陷入不义之地。

当然这些只是场面话,美国要是真的在乎这些外在的虚名,就不会在1950年牵头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半岛的内战了。美国不打算趁机进攻苏联,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摸不透苏联的真实军事实力,不敢轻易冒险。

苏联的军队确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惨重,但直到二战结束,苏联的部队总兵力都还维持在1200万。并且苏联红军之所以会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军迎头痛击,一是因为德军采取了“闪电战”的突然袭击方式,苏联红军根本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就仓促上了战场;二是因为战役初期的苏联红军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军事化训练,和武装到牙齿且积极好战的纳粹德军比起来战斗力相当微弱。

但战役后期的苏联红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经历过几年战火的洗礼,苏联红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已经得到了飞跃的提升。再说武器装备方面,虽然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折损了大量的飞机、大炮以及坦克,但只要苏联没有被彻底打垮,这些东西就还能再造或者再买,更别说苏联本身就是个工业大国,机械化装备的生产速度和实际储备量都远超常人的想象。即便是在

二战结束的时候,苏联的家底和其他国家比起来都还算丰厚,飞机和坦克的拥有量都高达两万,火炮也有十几万门。

虽然苏制武器的名号没有美式装备响亮,苏联空军和炮兵的战斗力也不如美国,但

苏联的装甲部队却是当时世界上公认的最强部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叱咤风云多时。当初纳粹德军向同盟国表示无条件投降,在柏林举行受降仪式,美苏英法都派出代表参加,还举行联合阅兵仪式彰显国力。美英法三国都想在世人面前一展雄风,可是当苏联最新研发的重型坦克一亮相,他们顿时就熄了火。

美国的军事实力是很强大,但想要攻打苏联,他们的现代化部队和重型武器都得经历长途跋涉,这需要美军付出大量的金钱和人力进行支撑。美国是靠着战争大发横财,但他们也必须

考虑要是和苏联开战自己的投入和所得能不能成正比

,毕竟谁也不想劳民伤财地跑一趟最后却空手而归。而且苏联的地形条件太过于复杂,苏联红军一向擅长利用地形开展游击战斗,这将会给没有经历过这种作战方式的美国军队造成巨大打击。

恐两败俱伤,美国将目光瞄准英国

不过

美军虽然没有趁机攻打苏联,却将目光瞄准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

,因为他们觉得跟苏联比起来,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到的损失更加巨大。英国之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是因为他们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不管太阳在哪里,照耀到的土地总有一片是英国的领地。二战让英国元气大伤,但只要有足够的休养时间,英国就可以凭借着自己广阔殖民地上的战略物资重整旗鼓,再次重回世界强国的行列。但英国人的算盘打得再好,也没想到曾经的好盟友美国已经将主意打到他们头上。

英国是想鼓动美国和苏联开战的,因为这两个世界大国实力相当,一旦打起来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这也方便英国趁此时机调整状态,最后坐收渔翁之利。美国当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就把精力全都放到了瓦解蚕食英国的殖民地上。

老谋深算的美国领导最擅长权衡利弊,他们没有趁虚而入攻打苏联,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知道美苏两国一旦开战,最后鹿死谁手可真的尚不可知,要是战事拉锯的时间太长,难保其他国家不会对自己落井下石。

而且从具体的战略安排上来说,美苏之间隔着万水千山,美国想要进攻苏联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拿下东欧地区,然后从这里发起进攻,另一条就是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为突破点,向苏联的腹地深处挺进。这两条都是陆上进攻线路,看起来麻烦复杂,却已经是当时美国情报机构探索出的最佳行进路线。因为即使美军拥有近百艘航空母舰,他们也很难在海上实现全面制霸,也就不能像轰炸日本一样袭击苏联本土。再者说,要是美国领导真的一狠心将己方的上万架飞机全都派上战场,苏联方面反而会欢呼雀跃,毕竟苏联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还曾创造出击落7313架德军战机的辉煌战绩。更重要的是,因为有纳粹德军的突袭先例在,

苏联在全国都建立起了严密的防空系统,每天都有近千架飞机以备战状态在全国巡回侦查。

美国军队中配备的主力战机是B29轰炸机,而苏联刚刚研发成功的米格15战机正好是其克星,要是美军真的派出战机对苏联展开空袭,那必定是有来无回。

美国不是没想过像对付日本那样在苏联投放原子弹,但苏联和日本的国土差距实在是太大,美国用两枚原子弹彻底打碎日本的侵略美梦,却没有办法在苏联身上故技重施。

二战后的美国总共才只有25枚原子弹,苏联的疆域面积却有2200万平方公里

,就算美国一口气把所有的原子弹都扔到苏联,也没法给苏联带来像日本那样的毁灭性打击。而且苏联当时已经将喀秋莎火箭炮等多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投入到战场上进行使用,防空部队的火炮数量加起来有将近一万门,国家的整体防空力量不容小觑,很容易就能反制美军。当然,错过了这次的时机,美国再也没有升起过向苏联投放原子弹的心思,毕竟没过几年苏联也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核武器,美苏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综合考虑上边列出的种种原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美国真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对苏联展开进攻,已经被战争搞得一片狼藉的苏联会产生更大的损失,但美国也会因为苏联军民的奋起反抗和长途跋涉中的损耗失去大批士兵、军事装备以及后勤物资。

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败俱伤。

超级大国陷入战争的泥沼,英法等国家不用做什么就可以成为这场战事的最大受益者

,尤其是英国,这个做过200年世界霸主的老牌西方国家有极大的可能趁此机会恢复昔日的荣光。中国被内战拖住脚步,德国被瓜分得一干二净,法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英国能靠着从各殖民地搜刮物资再次实现崛起,甚至还可能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的国际第一强国,这是美苏两国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形。虽然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就一直处于互相看不顺眼的对立状态,还开展了从1947年一直持续到1991年的“冷战”,但对抗双方都清楚地明白,

维持当下的对峙状态相互遏制,比在正面战场上动用武力更加有利

,为此双方都在极力规避导致大规模战争的发生,只在局部战争以及科技、军备等方面进行竞争,这也是苏联没有参与朝鲜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

鲜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

不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美苏之间的对峙争霸,受伤的永远都是那些无辜的底层群众。世人呼唤和平,但遗憾的是,即使是进入21世纪,世界上也还有不少的地方正在发生战争,每分每秒都有人在硝烟和战火中受伤甚至牺牲。和那些挣扎求生的难民相比,生活在和平中国的我们可以说是相当幸运。这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的国家已经足够强大,我们应该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英雄先烈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的。

相关内容

新疆玩8天行程推荐,乌鲁木...
新疆的美,是教科书级别的“地理大满贯”。这里藏着中国最极致的风光组...
2025-07-30 08:42:03
安徽六日游必玩景点及行程分...
暑假一到,那颗渴望出游的心就按捺不住了。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着暑假...
2025-07-30 08:41:59
原创 ...
章子怡最近在埃及的旅行可谓是充满了欢乐,尽管已经46岁,她依然频频...
2025-07-30 08:41:51
和家人新疆7天6晚景点推荐...
新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
2025-07-30 08:41:27
清凉气候+非遗魅力!贵州丹...
盛夏时节,当全国多数地方被高温笼罩时,21℃至25℃的夏季均温让贵...
2025-07-30 08:41:01
北京旅游口碑好的旅行社,家...
暑假,那是一段充满活力与期待的时光,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更是出游...
2025-07-30 08:40:57
北京旅游金牌导游联系方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家庭出游成了增进亲情、放松身心的绝佳方式。北...
2025-07-30 08:40:47
暑假到重庆4天3晚跟团游攻...
重庆,这座被誉为“山城”、“雾都”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
2025-07-30 08:40:38
追寻拼搏足迹 砥砺冰雪初心...
在如火如荼的训练备战之际,为激发运动员奋勇拼搏的昂扬斗志,厚植爱国...
2025-07-30 08:40:36

热门资讯

原创 井... 1928年4月下旬,由朱德和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军在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会师成功, 史称井...
原创 古... 古代一般爱给死去的君王起谥号,来评价这位君王到底是好还是坏,谥号里有一个字真是不得了,君王的谥号里如...
位于岚山区高兴镇,日照尧王城考... 11月2日,“鲁东南文明之光”——日照史前考古90周年暨东夷文化研究成果交流系列活动在日照开幕。日照...
原创 《... 《长安十二时辰》即将大结局,但是越到最后,关于到底谁才是幕后主使却越来越扑朔迷离。最新的剧情发展中,...
原创 盘... 我国古代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智商超过110的不胜枚举,小编就来盘点下自己评定的六大神人,如果与广大网...
原创 二... 绿林军杀死郡守甄阜、消灭南阳军队之后,归者众多,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绿林军接受了刘秀兄弟的建议,立了...
原创 苏... 苏联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联盟政权,在民族治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总体来看,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相对比较成...
共话长江流域青铜文明 湖北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出土铜块。  来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出土夏商之际青铜器。...
原创 吕... 疏广(?-公元前45年),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人,官至太子太傅。 疏广的侄子疏受,为太...
原创 斯... 高山人/2022.4.1 斯拉夫人现主要分布于中欧、东欧和东南欧,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凯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