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联与美国皆是在二战中迅速崛起的两个大国。美国凭借雄厚的综合国力,一举夺得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而苏联也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一跃成为唯一可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在二战末期,苏美两国在打击残余敌军力量的同时,也在大力勾画世界秩序蓝图,二战尚未结束,世界格局就已经呈现出苏美争霸的态势。
在这一时期,美国除国力特别雄厚之外,还研制出了终极武器—核弹。1945年8月,美国先后将两颗原子弹投放到日本的国土之上,促使日本结束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后,美国是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苏联直到1949年才有原子弹。那么,此时美国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又已经意识到未来苏联的威胁,为何不趁苏联尚无原子弹的时候,一举将苏联端了呢?
第一,没有料到苏联会研制出核弹
1942年6月,美国开始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美国集全国之力,汇集众多世界顶尖科学家,动用了10万多人,花费20亿美元,历时三年才研制出原子弹。制造一枚原子弹,耗费的电力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耗电量。美国人认为,苏联工业非常粗放,又在战争中遭受巨大破坏,无法在短时间内研制出原子弹,不曾想到仅四年后,苏联就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第二,技术上不现实
当时的原子弹主要以飞机投放。日本此前经过美英澳空军的轮番轰炸,整个防空系统已经接近瘫痪,故而美军战机可以在日本领空肆无忌惮的盘旋,从容的扔下原子弹,根本不用担心地面火力打击。而苏联则不同,其虽经战火洗礼,但仍建有完善的本土防御系统,防空火力非常强大,美军飞机根本无法深入苏联的领空。
第三,成本太高,代价太大
苏联的体量那么庞大,单靠原子弹肯定消灭不了苏联,最终还是会卷入常规战争中。而美国此时好不容易发了“战争财”,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让自己坐上了资本主义金融盟主的地位,倘若与苏联发生大规模战争,必将会产生巨大的消耗,损失掉到手的钱财,最终的结局也是两败俱伤。这种战争成本太高昂,还没有多少利益可言。
第四,世界各国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二战后,各国人民刚经历惨烈的世界大战,都希望世界和平,反对争霸战争。如果美国为了私利贸然开战,显然会遭到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美国高喊民主、自由、平等,爱好和平,却与战时盟友开战,在道义上站不住脚。所以,美国也就不可能利用核优势与苏联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