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抗战期间,国家困难,待胜利后,国家定会照顾你们的。
”
这是1941年秋天,蒋介石对谢晋元遗孀凌维诚说的话。
1937年8月,淞沪战争爆发。很快,在侵华日军强大的火力下,国民党军队主力不得不撤退。但是,蒋介石却不愿让所有部队全部撤离,想要留下88师留守闸北阵地,这样就可以向世界显示国民党政府并未放弃上海,进而取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但是88师师长孙元良接到命令后,却不愿意死守。他认为在国军主力撤退的情况下,留下88师只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在和上级商议后,他下令524团第一营留守闸北四行仓库,坚持战斗,其他88师官兵撤离。
当时受命率领524团第一营留守的,正是时任第88师262旅524团中校团附的谢晋元。
接下来的事,相信很多读者都从电影或者书籍中看到过,谢晋元率领着部下众志成城,在四行仓库击退了日军一次次的进攻。他们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也让世界动容,英国《新闻纪事报》就写道:“
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
然而,这样不屈不挠的抵抗,也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的不安。他们担心战事会危及到租界安全,就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四行仓库孤军撤退。
考虑到谢晋元率领孤军已完成预定任务,国民党政府真就下令让谢晋元率军撤退。即便谢晋元再三表示,孤军将士已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但国民党政府却不愿得罪租界当局,再三下令撤退。
无奈之下,谢晋元只得执行命令,率领着孤军营战士们退入租界。原本,国民党政府和租界当局达成协议,孤军营战士们可以撤出上海。但是在日军的施压下,租界当局却背弃了原本的协议,导致孤军营战士们被拘禁在上海。
此后,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为伪国民政府。考虑到谢晋元此时的影响力,汪伪政府就想拉拢他。但谢晋元深知汪伪政府就是日寇的傀儡政权,又岂会和他们合作,不仅如此他还痛骂汪伪政府。
汪伪政府眼看拉拢不成,直接谋划对谢晋元下手。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像往常一样带着孤军营的战士们出操,但其中4名已被汪伪政府收买的败类士兵直接对他痛下杀手,谢晋元当场牺牲,年仅36岁。
当这一噩耗传出后,举国震悼。第二天,蒋介石就明令褒扬谢晋元,不仅追赠谢晋元为陆军步兵少将,还下令给谢晋元妻子发放了5万国币的抚恤金。
那么,此时谢晋元的妻子又在哪里呢?
谢晋元的妻子名叫凌维诚,1907年出生于上海,比谢晋元小两岁。1929年,22岁的凌维诚和谢晋元结婚。
刚结婚那些年,凌维诚跟在谢晋元身边,那是两人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但是1936年的时候,考虑到时局紧张,谢晋元萌生了一个想法:将妻儿送回广东蕉岭乡下老家。
谢晋元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一方面是考虑到妻儿的安全,另一方面是父母年事已高,谢晋元想让妻子回老家照顾。对此,凌维诚的亲友都不愿意,毕竟凌维诚是家境优渥的上海小姐,现在却要去广东乡下做农妇,这哪里行。但凌维诚却很是体谅丈夫的良苦,不顾亲友反对,毅然决然带着三个子女回到了广东蕉岭。
当时,夫妻两人只以为这场离别只是暂时,谢晋元还对妻子说:“
到胜利那天,我就来接你们返回上海。
”对此,凌维诚也是深信不疑,回到蕉岭乡下后,她这个原本衣食无忧的上海小姐开始下地种田,开始学着干农活,多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凌维诚是这样说的:“
在老家的十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想来想去到现在还弄不明白。
”
或许,是对于丈夫的思念和期待团聚的信念让她熬过了那段岁月。然而,凌维诚未曾想到的是,她没有等来丈夫,只等来了他遇害的噩耗。这个消息,让凌维诚痛不欲生,几近崩溃,欲要随丈夫而去。但最终凌维诚还是振作了精神,因为她还要撑起那个残破的家,奉养公婆、抚养儿女。
那时候,凌维诚一个弱女子照顾着一大家子人,儿女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生计难以保障。思来想去,她决定到重庆去,找国民党政府帮忙解决这些问题,毕竟丈夫是为国捐躯。
一路辗转到了重庆,凌维诚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接见。但除了丈夫用生命换来的那5万抚恤金,凌维诚硬是再没得到丝毫照拂,蒋介石只说了本文开头那番话,宋美龄则说:“
维诚啊,侬放心,国家勿会忘记侬的……
”
蒋介石和宋美龄话说得确实漂亮。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凌维诚带着孩子回到了阔别10年的上海。听说她来了,散落在上海各处的孤军营老兵纷纷来看她。这些老兵在谢晋元牺牲后,就被囚禁在租界,后来又被日军关押在战俘营,直到抗战胜利后他们才获自由身,但国民党当局却不闻不问,这也让这些老兵的生活没有着落。
凌维诚得知他们的情况后,说了这样一番话:“
团长牺牲了,我作为团长夫人,要把团长留下的担子挑起来。
”
此后,为了聚集在身边百人左右孤军营老兵的生活,凌维诚曾专门到上海求见蒋介石。但她并没有见到蒋介石,只见到了宋美龄,宋美龄是这么说的:“
你先回去吧,会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顾你们的。
”
就这样,凌维诚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被打发回上海,到了上海后,国民政府的各部门也是推来推去,始终没有解决这些老兵的生活问题。这就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真实嘴脸,实在可恨!
而与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我党我军和陈毅对这些孤军营老兵的态度。
上海解放后凌维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写了封信。陈毅收到信后,不仅将吴淞路466号的3层楼以及胶州路谢晋元墓地周围的空地,划归凌维诚等人使用;同时还给凌维诚和孤军营老兵们安排了工作,让他们的生活变好了许多。
后来,孤军营老兵们陆陆续续返回了老家,而凌维诚则一直生活在上海,直到1991年1月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