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朝取代商朝成为华夏大地的统治者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天子分封众多诸侯统治天下。当然,受封的诸侯受周天子节制,若周天子需要,诸侯们无偿地向周天子提供人力、物力。
在这样的机制下,周朝运转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西周,原因也简单,当时周朝的京畿之地位于关中平原的镐京,因此,称为西周。
到了西周末年,因周幽王肆意妄为,竟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视传递军情的烽火为儿戏,导致自己失去了在诸侯心中的威信。最终,城破身亡,随着周幽王被害,西周王朝终结。受众多诸侯国拥护的太子姬宜臼继位为王,是为周平王。
继位后不久的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袭扰,决定东迁洛邑(今洛阳),此为东周的开始。只是与西周相比,东周时期,周天子只能仰人鼻息,曾经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
这一切表明此时的周朝,处于旧秩序崩坏、新秩序未立的时代,也是周平王能继位的根源所在。其实,随着周幽王的身亡、失去关中地区的周天子实力大降,各个诸侯王们清晰地感受到周天子的实力不再,而对于大诸侯国来说,周天子已无力制约自己。
曾经开国君主周武王制定的秩序,再也难以维持,各诸侯国开始探索新的秩序。只是,对于接下来该如何走,大家尚未达成一致,但,有一点非常确定:之前近三百年的岁月中,各诸侯王在周天子的统治之下,大家早已习惯了周天子的存在。
因此,在不知道该如何做的情况下,先按照之前的生活轨迹继续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秩序终将诞生,到那时,周天子也就可有可无了。
当周幽王身亡后不久,众多诸侯王便拥立原太子姬宜臼为周天子,是为周平王。他的确立也逐渐获得了各诸侯国的认可,只是,对于承认周平王的各路诸侯来说,仅限于口头的认可罢了,没有实力的周天子并不能像之前那样让诸侯王俯首称臣。
此时周天子存在的唯一意义,只不过是维持原来的生活轨迹,让大家的生活不至于出现重大的变动。但,随着周天子实力的下降,这种生活必然难以长久,各大诸侯王们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华夏大地上新的生活秩序。
这一时期,东周看似在平静中度过,实则在华夏大地即将迎来激烈的变革。持续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拉开了序幕,并影响着后世的华夏文明走向。
当时,各诸侯国为了集思广益,纷纷设立学宫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自此,各路学说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各路思想的激烈碰撞,最终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影响力直接贯穿了华夏数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除了思想外,还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为接下来的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激烈的角逐,崛起于西垂的秦国,凭借强大的实力获得了完成统一天下的门票。
此时,对于从诸侯中脱颖而出的秦国来说,覆灭东周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之事。毕竟,当秦国清楚地知道自己将要走什么道路之时,东周已无存在的必要。因为,在秦国的道路中,并无东周的一席之地,这一挣扎五百多年的王朝走向了覆灭。
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