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古代的影视剧中,就会有这么一个情景,那就是古代的皇家,要是谁去世了,生前位置比较高的,死后就会追封一个谥号,不过因为清朝的夜郎自大,终于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人们迎来了新的生活。
自从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随着末代皇帝溥仪的去世,中国再也没有活着的皇帝了,不过爱新觉罗还是留有后代的,中国自古以来,对先人还是比较尊敬的,所以那些后人,不敢忘记祖宗的历史。
在1967年的时候,当时溥仪也刚刚去世,有关他的事情,在社会上都是有很高的热度的,当时在台湾的爱新觉罗的后人,就准备给溥仪定个谥号,当时他们也选了两个,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其实谥号就是古戴的皇帝什么的,去世了之后,他们就用这个字,来总结一下这个人,比如说汉武帝,不过这个谥号,并不是什么字都可以,还有一套专门的规矩,所以,那些人就按照他们传下来的谥法,给溥仪准备了两个谥号,一个是恭‘、一个是愍(min),读三声。
这个恭也有独特的含义,在谥号中,比如这个人比较尊老爱幼,或者是有过能改,或者待人比较有礼貌、敬事供上什么的,都可以时候是恭,意思就是能做到任何一点偶都算,这个谥号也是比较好的一个,评价的也比较正面,要是用这个的话,表示就是对溥仪的肯定。
另一个愍,就有些不像之前的好,这个愍也有自己独特的含义,说的是统治者在位的时候,比较客观的评价,就是有国难了,或者是祸乱国家,使得民众生活不好,所以这个谥号不是很好,不过还算是客观,并不带着批判性,像炀这个谥号,就是最直接的批判统治者的字。
后来,要为溥仪定谥号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陆,引发了很多认识的热议,不过焦点并不是恭或者是愍,而是到底有没有比愍更合适的,而且这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因为大家都认为,溥仪是当不起恭的。
不过因为溥仪去世的时候,已经不是皇帝了,所以那些爱新觉罗的人要给溥仪定谥号,也只能算是私谥,是自己家族定的,所以一段时间之后,这件事情也有没什么人在议论了。
不过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听取了很多的意见,他们还是决定,谥号定为愍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