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开国大将的第三位,黄克诚自然身份贵重,可偏偏他曾被彭老总警告:“你若是再这样,就把你请出队伍!”
为何彭老总会这样警告他呢?
1930年6月,湘粤赣特委和红五军军委在湖北召开了会议,此次会议黄克诚也出席了。
会议决定以彭老总领导的红五军为基础,和红八军合并编为红三军团,黄克诚担任政委。
同时,会议还传达了最新的作战指示:攻打防守森严的城市——武汉,然后以它为中心,举行全国中心城市的进攻计划。
在座的参会人员都欢欣雀跃,恨不得马上投入战斗,想要和敌人大干一场。
唯有黄克诚迟迟没有表示,他在思考敌我双方当前的情况,在他看来,这个计划太过冒险。
红军队伍是穷人出身,不仅装备落后,连擅长作战的将军都很少,更缺乏城市攻坚的经验,贸然进攻武汉,无疑是螳臂挡车。
他原本是要表达反对意见的,可看到其他人的表现,他沉默了。
会议结束后,黄克诚给总指挥彭老总写信,分析了当前敌我双方的情况,又具体分析了如今不适宜攻打武汉的理由。
为了放弃攻打武汉,他还向第三纵队政委张纯清反映了情况,希望他能帮着一起劝彭老总取消进攻计划。
可偏偏彭老总收到黄克诚的信后,坚持己见,还说:“你若是再这样,就把你请出队伍!”
可黄克诚始终坚持:“现在对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发起进攻,实在不合适,我们根本不具备条件。靠如今红军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夺取武汉。”
虽然攻打武汉的呼声依旧很高,但彭老总还是把黄克诚的话听了进去,认真分析了当下的局势,又把几位擅长作战的将军叫来仔细商讨。
最终,彭老总同意了黄克诚的意见,放弃了攻打武汉的计划,带着红三军团向粤汉路行动。
这一路上,红三军团占领了不少地方,赢得了许多胜利,鼓舞了士气。
此时,又有人提出应该服从中央的部署,夺取武汉,也有一部分干部觉得,应该先拿下长沙,再进攻武汉。
双方各持己见,一时间僵持不下。
黄克诚再一次明确表达他的意见:“这个阶段攻打武汉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根本不具有这个能力。
至于长沙,倒不是不能考虑,只不过要采取游击战的形式,而不是暴动夺取,我们可以来一招调虎离山,把敌人引到野外歼灭。
此战若是赢得胜利,那就能趁机拿下长沙,还能扩大影响力,拿到筹备军队的银子。”
黄克诚这番话受到了其他人的围攻,大家都觉得他是严重的右倾分子,思想太过消极,不适宜继续担任政委这一职务。
于是他被撤了职,一直到1931年,才再一次被任命为师政委。
像黄克诚这样头脑清醒、擅长作战的军事人才,是不可多得的,他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战争年代立下汗马功劳。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黄克诚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