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生前立下了很多伟业。比如灭了六国,就完成了统一大业。还统一了货币和文字,实现了郡县制等等。其中之一就是修建长城。它的作用是阻止匈奴南下,史称“秦长城”。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国宝,还是历史建筑奇迹。
长城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我们知道,古人的科学技术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修筑长城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很多时间。建造它花了多长时间?它多少钱?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征召200万士兵、民夫、战俘,开始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
经过冀北五县、陕北绥德、山西、辽西、辽东五县的长城,历时近10年建成。长城的长度超过13,000公里。之所以让人感觉很棒,是因为它很难建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长城很大,很多人认为要花很多钱。但实际上,修长城的人根本不用发工资。这些人都是义务劳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奴役。即使有人在上班途中死亡,他们也不会得到任何赔偿。搞这么大的工程,当然到处都需要钱,比如200万人的粮食,用的建筑材料。
灰浆、青砖等需要钱。粗略计算,换算成人民币要4200亿元,这至少是花费的数额。仔细算一算,至少需要1万亿。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秦朝实力强大,是有能力缴纳这笔费用的。这笔钱,即使是现在,人们也很难拥有。
其实,秦始皇修筑长城,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患,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作为皇帝,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思想。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长城上的石头慢慢变成了棕黑色的保护对象。但是,它仍然告诉人们当时刚刚建成的那种壮观景象。还有很多关于长城的故事,比如著名的孟姜女哭倒长城、冰路运石、打石雁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