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清朝的时候有九个封疆大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大总督,这九个总督统管这整个大清国。真可谓是位高权重。这九个总督的又大小不同,我们之前说过直隶总督最大,两江总督最富,那么我们今天说一下湖广总督和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
在刚一听到湖广总督的时候,估计大家和我一样,都感觉湖广总督下辖两湖、两广四省之地。其实不是这样的,湖广总督只管理湖南、湖北两个省份,因湖北、湖南两省在明朝时同属湖广省,因此通称为湖广总督,首府位于现在的武汉。
湖广总督总督的职责是就是负责当地的军政大小事务,最早设立在顺治时期,至于为什么叫湖广,是因为湖南湖北在明朝的时候,都属于一个湖广省,所以叫湖广总督,这里的广跟广州的广不是同一个广。
在湖广总督这个位置上也出现过许多大清的重臣,例如禁烟的林则徐,还有晚清四大名臣中的李鸿章和张之洞,都曾在湖广总督的位置上工作过,尤其是张之洞时期,湖广地区积极参加洋务运动。
张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还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当时张之洞在汉口创办的汉阳铁厂,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官办钢铁厂,被西方列强视为中国觉醒的象征。汉阳钢铁厂造的步枪在抗战时期也极大的武装了抗日力量。可以说这里面也有湖广总督的一份功劳。
张之洞是继曾国藩、李鸿章后,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推动清朝军工改革,因此在清亡后被遗老们视为清朝灭亡的“祸首”。张之洞为官清廉,家族只有薄田若干,即使死后亦不增一亩,但为支撑工厂庞大开支而滥权募资(如抽签捐款),得罪了当地富商。
因此,张之洞虽为晚清政治界、思想界、经济界和文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树敌颇多,死后毁誉不一,甚至毁多誉少。特别是张之洞对李鸿章似有成见,尤其不满其身后谥为文忠(似乎更不满其师曾国藩之文正),不料自己死后是个三等“文襄”。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管理的才是广东、广西两地。这个总督在明朝景泰年间就已经设立了,可以说两广总督是最早的总督。明朝的时候在所以设立这个职位,是因为当时的广东还是由少数民族的土司直接管理的。土司也就是部落酋长。这些人有的时候不服王化,经常造反,所以明朝就设立了两广总督。主要任务就是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
两广总督在清朝的九大总督之中一直不占话语权,经济上比不了两江总督,产粮方面不如湖广总督,权力不如直隶总督,关系亲近不如东三省总督。可以说在总督中位置很低。到了后来广州开埠,经济才慢慢涨了起来。开始由朝廷重臣担任两广总督的职位,像刚才说的,担任过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李鸿章和张之洞这三位,也在两广总督的位置上担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