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先前写过《英雄不会被忘记,主席看英雄戏,问:此人何在?英雄由此重焕光彩》一文,讲的是1963年10月,毛主席在北戴河第一次观看到新剧《奇袭白虎团》,对剧中英雄人物赞赏不已。当他知道剧中的“侦察排排长严伟才”是有艺术原型的,赶紧问:“这人还在不在,任什么职务?”这样,“严伟才”的原型人物——原志愿军第68军203师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遂真正呈现在世人眼前。杨育才的才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掘,职位从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到了1881年,担任了济南军区某师副师长。老英雄于1983年离休,于1999年5月仙去,完美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今天再来讲一讲经历与杨育才有几分类似的虎胆英雄崔建国的事迹。
说来也巧,崔建国和杨育才是同一年生人,都出生于1926年。
不过,杨育才是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人,早年被国民党拉壮丁,曾在阎锡山部队当过传令兵,到了1949年4月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杨育才也因为有过阎锡山手下当兵的经历,虽在1954年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还是在政审上被卡住了,成了被“严格控制使用”的人群,迟迟不能提升。幸亏毛主席看戏发现了人才,英雄没有被埋没。
崔建国是高平市寺庄镇碾河村山底自然村人,1946年6月参加革命,1948年5月入党,在刘邓部队中成长,南征北战,久经沙场,在淮海战役和渡江等战役中表现抢眼,先后荣立师级功二次,团级功4次,获“孤胆英雄”称号。
崔建国所在的中野9纵队于1949年2月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
渡江战役之后,第15军继续挥师南下,进军中南,解放了广东、广西,长途行军1300余公里,西入云南,继而开赴川、滇、黔、康边境地区参加剿匪作战,到了1951年3月,被改编入第3兵团入朝抗美,可谓转战万里。
老覃顺带说一句,第15军敢打敢拼,惯打硬战,英雄辈出,除了走出崔建国这样的英雄人物,更有大名鼎鼎的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等等一大批名扬天下的特级英雄。
不过,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等人的盛名显扬于之后的上甘岭战役,崔建国除了在解放战争中已经成名,在入朝后的第五次战役中的表现也惊爆人的眼球。
第五次战役是我军为挫败美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再次越过“三八线”,对敌实施的大规模反击战。
由王近山任代司令的第三兵团,负责中路突破。
崔建国为15军44师130团3营9连2排排长,在战役的第二阶段,130团奉命插向昭阳江南岸的大水洞地区,控制住洪川至麟蹄公路,将美2师与美3师进行分隔。
崔建国的2排充当尖刀排,于1951年5月16日夜率先行动。
2排的战士在崔建国的率领下,行动迅速。
他们在道山岭前的第1道哨卡顺利地收拾了美军三个哨兵,然后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布满地雷的雷区,乘着夜色疾奔,于5月17日凌晨3时许逼近了美2师38团团部所在地大水洞。
由于有美军驻守在加里山,130团3营营长要求崔建国率尖刀排在前扫清障碍,9连在后面强攻占加里山主峰752高地。
崔建国将全排编成4个战斗群,分头去炸毁752高地前沿的4个美军地堡。
战士们兔起鹘落,等距离近了,便蛇行鼠伏,一点点摸近地堡,安装炸药包,随后将之引爆。
“轰!”“轰!”“轰!”“轰!”
连接四声巨响过后,地堡就成了沉寂的坟墓。
2排的4个战斗群又迅速结合成到了一起,猛攻第2个山头。
美军在四个地堡被炸后又惶惑不安,突然看见志愿军战士犹如天兵神降,大感恐惧,发一声喊,拔腿就走。
往哪里走?
崔建国大喝一声,用手榴弹炸翻了三个行动稍迟的敌人,战士们端着冲锋枪在后追场一通扫射,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第二个山头。
天亮之后,为防美军战机轰炸,志愿军130团没有继续攻击,全团就地转入防御。
到了17日入夜,攻击再次展开。
崔建国的2排从侧后摸向设在古月山主峰峰顶的美军阵地。
这次,有战士不慎触发了美军设置的警戒雷,2排一下子损失了4人,敌人也因此被惊动了。
崔建国反应神速,不等敌人回过神,马上带领其他的战士发起冲锋。
敌人手足无措,仓皇而逃。
攻下了古月山主峰阵地后,崔建国没有做任何停留,带领战士们杀向大水洞的美2师38团团部。
大水洞的战斗已经打响,美2师38团团部很快溃散。
不过,不断有从前线溃退下来的美军如潮水般涌来。
2排的任务是端掉大水洞南面的公路以南的美军迫击炮阵地。
崔建国带领战士绕到敌人炮阵侧后方,一通扫射,惊散了敌人的炮兵,占据了有利地位,以火力拦截从前线溃逃的美军。
美军为了夺路逃命,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
崔建国的2排奋战了一天两夜,却是越打越勇,可惜弹药消耗很大,接近告罄。
眼看敌人又一次发起冲锋,崔建国招呼剩下的15名战士:“上刺刀,跟敌人干到底!”
崔建国最先杀出,一下子就捅倒了一个美军。
其他战士大受鼓舞,口中大呼,发出震撼敌胆的吼声,一个个如猛虎下山般杀出。
俗话说,一夫拼命,万夫莫当。
美军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都慌了手脚。
说时迟,那时快,崔建国手脚麻利,左冲右突,长刺短捅,竟如长坂坡前的赵子龙,连挑5个身强力壮的美军。
看着崔建国神威凛凛,杀气摄人,周围的6个敌人突然膝盖骨发软,不由自主地丢枪跪地乞降。
而我后续增援部队也在这时堪堪赶到。
这样,崔建国胜利地完成为全团开路的尖刀任务。
战后统计,崔建国在此次战斗中,用刺刀挑死5人,用枪打死22人,用手榴弹炸死3人,俘虏了6人,堪称神勇无敌。
崔建国因此荣立特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该年国庆节后不久,崔建国的事迹在《人民日报》上载发,并被改编成连环画广为流传。
毛主席读了《人民日报》,大为激赏,对身边的叶子龙说:“这样的战斗英雄,我是一定要见的。”
毛主席这个愿望在第二年的国庆节实现了。
1952年10月1日,崔建国作为志愿军代表回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毛主席亲切地招呼他过来与自己一起合影。
抗美援朝胜利后,金日成又授予了崔建国“中华男儿”的光荣称号。
不过,崔建国积劳成疾,在朝鲜战场上已得了肺结核,曾多次咳嗽咳出血,另一方面身上的枪伤太多,没多久就从部队转业了。
1956年,崔建国到了湖北省黄石工作,先后担任过农场场长、畜牧场场长、机械站站长等职,在1986年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
崔建国比杨育才早5年逝世,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