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在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个国家呈三足鼎立的状态,而这种抗衡的局面总有一天会瓦解,也势必会有一个国家先灭亡,在当时最先灭亡的国家正是后期之秀的蜀国,刘皇叔不但没能兴复汉室,反而先一步离开人世。
紧接着蜀国也面临着灭亡的命运,即便是诸葛亮多次进行北伐战争想要稳住当时的局面,可终究是回天乏术,不仅如此,在第一次北伐战争的时候,诸葛亮还痛失十一位大将,这也让蜀国彻底走向了衰败,那这次失败究竟有多惨呢?看看当时的人员名单就知道了。
01知遇之恩,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当时来说绝对算是顶尖的谋士,更是难得的一位
忠臣,他不像司马懿那般阴险狡诈,心怀鬼胎,在曹操去世后发动高平陵事变夺得了皇位,他一心一意辅佐刘备更是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出现,刘备很可能在没有太大的机会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毕竟纵观三国每一位统治者身边都有一位堪比奇才的谋士,所以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拥有一个智囊团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而诸葛亮之所以会心甘情愿地为刘备孝全马之劳,主要是因为曾经刘备的知遇之恩,
诸葛亮出生在当时的一个大家族中,不幸的是父亲在很早的时候就过世了,而他的叔叔将他抚养长大成人后也撒手人寰,这让诸葛亮没有了靠山更没有机会被重用,只能隐居乡间过着清闲的日子,虽然此时的诸葛亮已经看淡了名利,也不想再参与到世俗的争斗中来,可身具才能的他一直怀才不遇心里怎能平衡。
直到后来经徐庶的推荐,刘备得知了有诸葛亮这样一位奇才,所以带领自己的兄弟多次前来拜访诸葛亮,希望他能够出山辅佐自己,其实诸葛亮本身是真的不愿意再入这乱世之中,因为他知道当时的局面比较复杂多变,如果选择错误的话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与之相比,还不如过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可奈何刘备三次拜访,其诚意已经让诸葛亮动摇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再不答应刘备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最后他选择重新出山辅佐刘备,帮助他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同时他也很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毕竟在当时还没有几个人重视诸葛亮,只不过都把他当做稍有名气的小人物而已,也就刘备能够多次的以礼相待,屈身前来诚邀自己,这份恩情怎能不报?
02白帝城托孤,北伐战争开始
要说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还要从刘备身上说起,当时关羽大意失荆州,自己还被东吴所杀,这个消息传到刘备的耳朵中,当即就火冒三丈,不顾诸葛亮以及众将士的劝阻,执意带领蜀国大军贸然进攻吴国,可吴国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知道刘备势必要报复自己,一定会为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雪恨,所以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并且派当时的大将陆逊前去阻击刘备的进攻。
在两军对峙的过程中,陆逊抓住时机,一把火烧了蜀国的军营和粮草,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这场战役也被称之为夷陵之战,不出所料,刘备因行事鲁莽,没有布置好作战计划而遭到了大败,使蜀国损失了大部分的兵力,一时间成为了三国之中最弱的存在,最后也只能选择全军撤退。
而她也因为失去兄弟和遭到惨败的打击,一病不起,在白帝城这个地方气绝身亡,不过在临死前,他将所有的国家大事交付于诸葛亮,也安排好了新的继承人和一些大臣的任命,
对于诸葛亮,他更是非常信任,甚至还说如果自己的儿子刘禅难以担任蜀国的国君,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足以见得诸葛亮在其心中的地位。
不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帝王的驭人之术呢?诸葛亮作为一代忠臣,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谋权篡位的事情?所以他依旧选择辅佐那个平庸无能的后主刘禅,
而此时的蜀国虽然折损了大量的兵力,也处在比较窘迫的境地上,但是也并不是没有挽救的余地,只要稳住汉中地区,极力的打压曹魏政权,加快统一天下的步伐,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回复过来,于是在诸葛亮的精心安排下发动了第一次的北伐战争。
03街亭失守,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诸葛亮的指挥下,第一次北伐战争在最开始的时候进展是非常好的,甚至已经出现了直曲曹魏都城的趋势,也算是蜀国少有的高光时刻,可这时的辉煌也就是蜀国灭亡之前最后的一次的绽放吧!因为在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诸葛亮精心策划的这次北伐战争,彻底以失败而告终,这件事情就是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虽然北伐战争一切进度都比较好,但是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就是能够调动的将领不够,五虎上将中仅剩一个赵云,其他四位都在蜀国建立的过程中相继陨落,
正当诸葛亮发愁的时候,他手下的马谡突然站了出来,他跟随诸葛亮多年,虽然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要是论带兵打仗和出谋划策,那也算是军中一等一的能手,并且他还立下军令状,如果街亭失守点以死谢罪,思来想去,诸葛亮也不得不任用他,并且告诫他只需要守住这里,不要被曹军宫站即可。
只可惜马谡并没有完全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去做,反而还很自大将军队安营扎寨在山上,以居高临下之势想要与曹军抗衡,可当时曹军的将领张郃也想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拦截山中所有的出口,断绝马谡的粮草,这样一来,马谡的军队自然也就不战而败。
就这样,张郃轻松地取得了这次街亭之战的胜利,而马谡只带领一小部分士兵杀出了重围,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一听说后方失守自然要赶紧撤军。也正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战场局势发生逆转,
蜀国的将领和士兵相继出现溃败的局势,马玉、丁立、阎芝、阳群、白寿、刘郃和邓铜,这七位将领战死沙场,而张休、李盛、马谡因为触犯军纪而被诸葛亮斩杀。
最后一位就是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因为战场发生了变化,他尽全部的力量带领军队从战场上撤下来,虽然保全了军队,但在这一战之后,他的身体状况也是越来越差,再加上年事已高,没过多久便去世了,至此第一次北伐战争后,蜀国失去了11员大将,这无论对于诸葛亮还是对蜀国来说都是极为致命的打击。
04结语
其实就算当时马谡没有失守街亭,蜀国能够彻底推翻曹魏政权的可能性也并不大,因为无论从总体的军事实力还是人员安排方面,曹操的军队要远比蜀国的军队强大,更何况蜀国在当时又折损了大量的士兵,要想日后翻身肯定是机会不大的,
而诸葛亮也是尽了他最后的努力,也在后续的北伐战争中病死在五丈原,这样一代忠臣时代是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