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为什么会是它?
创始人
2025-07-28 14:34:10
0

泱泱大唐,诗人辈出,这数以万计的美妙诗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诗歌史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人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更是成为后人读诗,赏诗,学诗的重要读本。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蘅塘退士精选的三百篇诗歌中,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顶级高手,也有刘长卿、贾岛、孟郊等后起之秀。

然而在翻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却发现作者把最后一首诗,留给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有人说作者是谢秋娘,也有人说不是。

不过对于这首诗本身,向来评价颇高,其诗名为《金缕衣》,全文如下: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之名诗 爱情之名句

全诗仅有二十八个字,含义非常直白,意蕴却非常深远。诗歌的主旨,可以用“珍惜时光”一语概之。

首句中,诗人劝人莫惜那贵重之物:

金缕衣为金丝编织的衣服,是华贵的象征,诗人劝君不要爱惜金缕衣,足见有比它更贵重的东西。

次句中,诗人劝人须惜这少年时光:

相较于金缕玉衣,少年的时光是更为珍贵的,因此诗人劝对方一定要好好珍惜这短暂的年少时光。

第三句诗人以“有花”比喻爱情到来时:

爱情就像这朵刚刚盛开的鲜花,在它刚开始的时候,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大胆一些,不要犹豫。

第四句诗人用“无花”比作错过爱情时:

爱是天时地利的人和,就像花谢了之后便无花可折,当爱情错过的时候,也只能留下些许伤悲了。

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劝学诗词,也是一首十分大胆的爱情颂歌。

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比较轻松,就像是在听一首接地气的流行歌曲,因为有复沓回环的旋律,直白浅显的文字,一下子就能记住全部歌词。

主题之少见 角度之新颖

在《唐诗三百首》中,羁旅之思、送别之伤、战乱之忧、相思之情、景物之美等主题占据了大量篇幅,像《金缕衣》这般以“莫负好时光”为主题,有着劝学意味的诗歌并不多见,确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

以女子视角规劝,亦是本诗的不同之处。

古往今来劝学诗词并非少数,亦十分经典,比如: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杂诗·人生无根蒂》

三更灯火同时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出自明代诗人钱福的《明日歌》

这些诗大多是从自我角度,或是以长辈视角,来劝慰他人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而《金缕衣》这首诗,显然是从女子的角度,来规劝她的意中人,为了明天更加美好,今天要加倍努力。

诗歌传达出的积极爱情观,亦富有新意。

诚然,从女子角度写诗,也并不是它的独创,比如《唐诗三百首》中的这首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及王昌龄的这首《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与诸如此类的闺怨诗相比,这首《金缕衣》它的主题没有拘泥于闺阁之思,离人之愁,而是着眼于未来,给人以积极奋进的力量。

布局之精心 排版之用心

关于诗词的排版布局,诗人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合理的推测。

编者蘅塘退士按照诗歌出现的先后,按次序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乐府、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与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等,《金缕衣》归为最后一卷,七言绝句中的《乐府》之篇中。

蘅塘退士在序言中说:

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

编者最初是想把它作为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学习唐诗写作技巧的工具书,为他们提供诗词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起到教化作用,让他们从小立志高远,不负韶华,领悟可以受用一生的道理。

虽然他也肯定李白、杜甫诗歌的成就之高,精选了数十篇作品,却将第一首诗的位置留给了张九龄的《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同样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之作,写于张九龄遭到谗言攻击,被贬之后。他以花木自喻,表明自己的理想追求: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兰桂的高雅并非来自于隐士们,文人们的欣赏,也并非是为了求得他人的偏爱,而是他们的品性本身,正他自己,是非功过在己,毁誉任由他人。

《金缕衣》的前两句中“金缕衣”与“少年时”相对,诗人更倾向于后者,足见其立意之高;

后两句中“直须折”与“空折枝”相对,凸显时光之珍贵,可见其哲理之深。

在这反复吟唱的惜时之句中,亦可见此女子对意中人的情意之真:若不是因为爱,又怎会希望他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情、景、理交融的诗篇为始,又以它结束,更可见编者的良苦用心。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八八段子多,扒扒就一车。今天这个段子说的是朱元璋和他的小舅子郭德成。 列位看官,别羡慕那皇帝高高在上...
原创 他...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其起源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官职,名叫驸马都尉。因为后来很多帝王女婿都担任...
原创 历... 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也是大清朝的一代名臣,但三人的结局却比电视剧里要好得多。 在电...
原创 曹...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孙刘联军,在赤壁以数万军队,大破曹军近二十万大军...
原创 楚... 因为项羽的定位最多只能是将军,他根本没有当皇帝的潜力,自然无法率领楚军与刘邦争夺天下。 西楚霸王项羽...
山西考古,探寻历史深处的尘封记... 山西省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 山西省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课堂。 田野考古现...
原创 明... 说起明末将领,相信即便是对明史一知半解的朋友,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也定然是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
原创 楚... 实事已经证明了项羽是无法建立一个像汉朝一样强大的王朝。 有学者认为,在秦朝与汉朝之间应该还有一个朝代...
原创 明... 唐末有位“晋王”李克用,初次听闻,也许你会以为是李家的皇亲国戚?但其实并非如此! 这位李克用,我愿称...
原创 晚... 标题:晚清时日本从中国捡走了一件神秘宝物,却造就了日本强势崛起!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如同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