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学籍卡首次展示,家人也是第一次见到……
创始人
2025-07-26 21:03:07
0

邓稼先,年龄十八,院别为理学院第三年级,系别为物理学系。

10月16日,在清华大学校史馆“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的展览中,邓稼先之孙邓昱友第一次看到了爷爷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注册片。其中张贴着一张18岁邓稼先的学生照。

10月16日,“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亮相,一批珍贵档案实物展出,其中,清华档案馆藏的12位元勋的学籍卡为首次面向公众集中展出。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邓昱友出生之前,邓稼先已因病逝世。“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曾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后来的故事,邓昱友从历史书籍中一一获知。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升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时间已过六十载。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两弹一星”元勋的名字被一代代的中国人铭记在心。

幼年时,王淦昌之孙王世华在家中的旧物箱子上,偶然发现爷爷曾有一个化名——王京。那时,父亲并没有详细说起这位“王京”的故事。在王世华的记忆里,爷爷的故事大多存在于信箱的来信之中。家中父亲和姑姑都很少谈及爷爷的事情。

王淦昌使用过的木箱,1999年8月由王淦昌之子王德基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11月27日第7版

1961年,当中央希望王淦昌放弃原有研究方向,参与和领导原子弹研制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愿以身许国!”

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王淦昌指导了第1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第2次、第3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都取得重要成果。

待王淦昌晚年之时,才跟晚辈回忆求学工作的经历。受益于清华老师的引导,王淦昌选择攻读物理学,也将此作为了毕生追求的事业。“他经常对我们说,要好好学习,要钻研进去。”

在家里的电话机旁,王淦昌始终放了一个小本,专门写下来电记录。无论对方是谁,王淦昌总是一一回复。一次,家人未告知一通“并不重要”的来电。事后,王淦昌再三嘱咐:“有人打电话都是重要的事情,你们一定得跟我说。”

在王世华的记忆里,爷爷从未带孩子们去公园游玩。王淦昌把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他对我们说,我没有星期天,只有星期七。”王世华与爷爷王淦昌的相处中感触良多,“我想究竟什么是王淦昌的精神?其实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表现对事业的执着,对同事的关心关怀,对事情的责任心。

“在过去艰难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的前辈们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屠守锷次子屠群已经满头白发。在屠群幼时的记忆里,父亲一个星期回来一次。那时,钱学森常常召集父亲等人去钱学森家里开会。回来后,屠守锷常常一个人在书房里看书。母亲总是叫孩子们不要打扰他。

从小跟随爷爷陈芳允长大,陈晶晶常常坐在爷爷奶奶的身旁听他们谈话。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曾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作为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陈芳允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芳允。来源:台州日报2022年5月31日第5版

2000年,躺在病床上的陈芳允还在心系着“咱们国家的小卫星”。“可惜在爷爷去世前,没有赶上北斗卫星的发射。”陈晶晶说。

2000年10月3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此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陈晶晶感慨,“两弹一星”科学家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作为后辈非常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在新设展览中,钱三强的外孙女李欣兴看到了外祖父常戴的一副眼镜。20世纪50年代,钱三强在原子能所领导创建原子核科学研究基地,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20世纪60年代初,钱三强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用了两年零8个月就成功研制出氢弹。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清华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封锁,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身国家建设,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篇章。”李欣兴表示,作为年轻一代要肩负开创未来的重任,学习先辈故事,将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建设中。

看到了18岁邓稼先的学生照,邓昱友在展厅前驻足很久“这是他人生最美好的形象。”

如今已是一名临床外科医生的邓昱友,将爷爷邓稼先看作一个精神象征。他说过,“所有的科学研究是相通的”,无论是追求手术技术的精湛,还是理解生命与使命,“‘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为祖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为生命卫生事业,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来源:共青团中央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F... 迈凯伦车队的诺里斯在比利时站排位赛中,藉由更为出色的Q3第一轮表现,打败了最后尝试略微提升的队友皮亚...
原创 危...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自古至今,就有多部兵法著作,善于谋略的兵家,更是数不胜数,都是以历史著名战役为主,...
原创 寿... 历史中的唐玄宗李隆基,他的前半生,可谓是有道明君。 他先是联合太平公主,诛杀韦后一党。 随后李隆基又...
再续华章!新时代广州考古发现与... 10月18日,“向文物致敬”系列活动——“砥砺奋进 再续华章:新时代广州考古发现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
原创 从... 夏桀与妹喜 夏王朝从第十四位国王孔甲开始,从中兴逐渐走向衰落。《国语·周语》中所描述的“孔甲乱夏,四...
原创 太...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旧式农民运动,不同于流寇式的部队,太平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甚至还打下了...
原创 历... 我们从小就听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故事数不胜数,有些是有史料佐证,有些出现...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个是从电视上了解,还有就是从史书上看到。有这么一段历史,被大家争议...
原创 战... 如果说春秋时期是诸侯和卿大夫的舞台,那么战国时期就是“士”的舞台,在波谲云诡的战国时代,士之阶层在很...
原创 北... 朱温篡唐后拥有辉煌历史的唐朝灭亡,华夏大地自南北朝时期后又一次进入了分裂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之为五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