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权倾朝野,后来当上了一个国家的总统,甚至是一国之君的人,在家族中地位低下,说了不算,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个比较奇怪的事情,但确确实实发生在了历史名人袁世凯身上。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著名的政治人物,有一定的地位,但也是一个有巨大争议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有人认为他是改革派人物,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
这样一位风云人物,即使他有这么大的能量,在自己家族中却不能说了算,这源于封建制社会的嫡庶宗法制和他自己的出身。
封建嫡庶宗法制嫡庶之分
自西周建立后,为了维护家族控制权力和权力的顺利交接,建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大到王位,小到家庭,都按照这种宗法制,周朝后历朝大多沿用,成为权力交接的主要法则。
在封建时代,什么是嫡子呢?
正室所生的儿子称为“嫡子”,
第一个就是嫡长子,这个血缘关系就决定了他的政治地位。对应王室和皇室而言就是王后和皇后所生之子,对应普通家庭就是正妻之子。
其他妾、侍女、婢女、家妓等所生之子被称为庶子,地位低于嫡子
,
没有祭祀的权利,也不能继承祖辈的政治地位。封建社会皇帝除皇后外嫔妃众多,有钱人三妻四妾,嫡子庶子地位分差非常明显。
袁世凯的家世
袁世凯是河南人,出生在项城县袁寨,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大家族,家族人丁兴旺。
袁世凯的上二、三代祖辈都受过很好的封建传统教育,很多人中过科举,很多人入朝为官。因此他的家庭环境还是比较优越的,在那个讲出身的朝代,这是与生俱来的。
他的亲生父亲叫袁保中,掌管着袁家,袁保中正妻身体不好,早逝了,但是留下了两个儿子。按照古代宗法而言,正妻虽然不在了,但
留有嫡子。
后来他父亲把袁世凯的生母刘氏扶为继室,刘氏为袁保中生了四个儿子,这其中就有袁世凯,虽然这样,对正妻的子女来说,她就是一个
庶母
,她所生的儿子是
庶子
,对于袁世凯来说,他的出身就是
庶子
。
走向事业和权力高峰,却无奈庶子的身份
袁世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封建传统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同时袁世凯也学习武艺,尤其喜欢兵法,尽一切可能寻找购买兵书,潜心钻研。年少之时就显露出雄心大志。
袁世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成功。之后跟叔叔到开封,帮助叔叔办理赈灾事务,在这期间表现出精明干练的办事能力。
过三年后袁世凯再度参加乡试,仍未考中。之后投奔了淮军将领,在名士的指导下砥砺磨练,成长迅速,被破格任命为帮办营务处。
1882年为乡试年,袁世凯想参加科举,但清朝属国朝鲜突发事变,他跟随清军入朝鲜,这成为他走向事业和权力高峰的起点。
在跟随清军帮助朝鲜平叛过程中,袁世凯屡建奇功,表现突出,23岁的他被朝廷派驻藩属国朝鲜,总督朝鲜。
1895年,他的西法练兵的主张得到光绪帝和大臣的支持,创立著名的中国首支新式陆军。
随后几年,升直隶按察使、工部侍郎、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同时也是全国推行新政的中坚。
后来到辛亥革命时期,他先为清廷用命,后又审时度势与革命党人合作,逼清帝退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宣布实行帝制,自称皇帝;在全国的反对浪潮中,称帝83天后又被迫取消帝制。
尽管袁世凯可以走向权力的高峰,但是在家中,他的
庶子
身份却无法改变,因此在家族中备受冷落,没有话语权,这是他的无奈,下面这个事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除袁世凯外,几个兄弟大多都留在老家中。当袁世凯母亲刘氏病逝在天津时,他任直隶总督,他送生母的灵柩回老家安葬,想要葬入袁家的祖坟。
但是前面说到的他父亲正妻的儿子,也就是
嫡出
的袁世敦却认为刘氏不过是一位
庶母
,按照当时封建制的宗法礼仪,是不准埋入袁家祖坟正穴的,只能让刘氏葬在坟地的地边角落里。
袁世凯的心中非常气愤,用尽心思,争执良久,但袁世敦都坚决不答应,尽管袁世凯地位很高,但也不能强求,最后他只能顺从嫡子的意思,顺从这种宗法。
最后袁世凯很无奈,他到别的地方买了新坟地安葬了生母刘氏。这件事情过后,袁世凯和袁世敦兄弟断绝了来往,袁家的事情袁世凯也做不了主,于是袁世凯后来定居他处,不再回老家,直到袁世凯作了总统,他与
嫡子
也无来往,袁家的事情不由他来说了算。
嫡庶思想对袁世凯的影响至深
嫡庶宗法制给袁世凯带来了无奈,让他气愤,但他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深受嫡庶思想影响。
本来他和妻子于氏的生活非常和谐美好,但于氏没有注意自己的话语,无意间说了一番话,触到了袁世凯的无奈之处,他们关系发生了变化。主因就是有关嫡庶身份问题,即袁世凯的生母刘氏的小妾身份。
有一天,袁世凯跟于氏开玩笑,说到于氏的打扮就像是青楼女子,于氏在听到后,不知是玩笑,还对袁世凯解释,说自己是有娘家的女子,是正妻,不像那些没有地位的小妾、姨太太。
这些话触伤了袁世凯,因为袁世凯的生母就是一个小妾,感觉间接说到了自己,再想到生母刘氏离世下葬时,嫡子跟他这个庶子处处为难,心里对于氏产生了隔阂。自此之后,袁世凯不再宠爱于氏。
虽然于氏失去了袁世凯的宠爱,但受嫡庶宗法制影响,在袁世凯称帝后,就想立唯一的嫡子,于氏生的袁克定为太子,
随着他在全国的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制,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慨历史上的嫡庶宗法制对近代以前的各朝各代的影响力,在当时这种思想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强如袁世凯这样的人物,当上了总统,甚至自己称帝了,在自己宗族中都说不上话,何况当时的普通民众呢,更是无法摆脱和反抗这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