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包拯60大寿感叹自己无后,儿媳突然跪下,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创始人
2025-07-26 15:33:45
0

在古代的时候,是十分重视孝道的,若是一个人背上了不孝的骂名,那么他这一辈子都不会过得太顺利,人们会不停的唾骂他,甚至嫌弃他。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人眼中没有后代便是最大的不孝。

这类思想根深蒂固,影响了非常多的人,我国著名的包青天包拯,在早年的时候育有一子,但是后来却意外丧生。包青天非常的痛心,在60大寿的时候感叹自己没有后人,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候他儿媳妇突然跪下对他说: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一、端州知州

包拯是我国古代少有的清官,他不仅为人清廉,而且还不畏强权,为宋朝的江山基业扫清了很多障碍。那包青天的光荣事迹有哪些呢?据悉,在宋朝年间,端砚是一种非常值钱的宝贝,只要是达官贵人都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块上好的端砚。

因为一块上好的端砚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而且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在当时,端砚就成了朝堂之中,官员之间互相贿赂的一种方式。很多官员为了能够收集到好的端砚,利用钱财、利益和端砚产地的父母官打好关系,并且和他们进行端砚互通,这在当时一度形成了一股奢侈之风。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一场奢侈之风被包拯给撞上了。

包拯当时去端州任命端州知州,而端州正是端砚的产地。端州知州这可是一个肥差,很多人都想到这里任职,原因无外乎就是因为端州盛产端砚,而端州知州这个官职有机会中饱私囊。当时包拯到了端州之后,也有很多人来对他进行贿赂,但是包拯都一一拒绝了,并且拿出了当地父母官的架势,表示要整顿端州的风气。

之后也有很多人嘲笑他不自量力,并且给他施加了很多阻碍,但是都一一被包拯破解了。最后包拯以得罪了很多人的代价,将端州的不良风气给整顿好了。

在端州,包拯在端州知州这个肥差之上任职了三年,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包拯不可能一点都不进行贪污,毕竟朝廷的俸禄也是有限的。但令人颇为意外的是,在最后包拯离开端州的时候,他真的一块端砚都没有带走,哪怕民众请命自愿正送给他的端砚,他也留在了端州。

二、开明仁厚宋仁宗

毋庸置疑包拯是一位清廉的官员,但官员是否清廉和当时的皇帝关系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说只是官员清廉,而皇帝不作为,那么这名官员在仕途上也是走不远的,作为一名官员想要在仕途上青云直上,那么最大的依靠就是皇帝。

很幸运的是宋仁宗是出了名的仁厚,而且对言官非常的重视。在包拯在位期间,他深知包拯的清廉忠正,因此给予了包拯极大的信任,而包拯也没有辜负这一份信任,为宋朝的基业清扫了很多障碍,让宋朝的江山变得更加的稳固。那宋仁宗和包拯之间的日常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

据悉当时包拯位极人臣,由于刚毅耿直的性格,在朝堂之上若是宋仁宗有不妥的地方,或者是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那么包拯便会首当其冲去进行谏言。若是皇帝仍然执迷不悟,那么包拯还会和宋仁宗据理力争。

据说一次皇帝听信谗言也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而这时包拯为了能够加大游说皇帝的力度,于是大步向前一步,冲着宋仁宗的脸进行激情劝谏,宋仁宗没有想到包拯会凑到跟前来,于是一个没注意包拯就喷了他一脸唾沫星子。

宋仁宗颇有几分恼怒,但是他还是耐着性子对包拯进行安抚。事后宋仁宗也仔细想了想,是否自己之前所做的决策有所失误,最后在几经思虑之下,宋仁宗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过宋仁宗毕竟是皇帝,在某些事方面若是包拯过多干预,宋仁宗也是会打心底里不高兴。

例如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就是这样。有次包拯在案前提醒宋仁宗,应当早日立太子了。出于帝王多疑的特性,宋仁宗在听到包拯提到立太子的时候,心中就不自觉地多想了几分。宋仁宗询问包拯:“你觉得该立谁为太子?”作为官场上的老人,包拯立刻明了宋仁宗的深意。

于是他连忙表忠心,对宋仁宗表示自己一心为国为民,只忠心与皇室之人,至于在皇子的站队之上,自己不会站在任何一方。况且自己连子嗣都没有,不管站在任何一方,也无法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任何利益。

宋仁宗一听确实是这样,包拯已经入朝为官多年。原本他是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孙子的,但是后来儿子和孙子都相继离去,现在包拯已经属于后继无人了。

这个认知让宋仁宗内心颇为震撼,要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包拯这是要绝后啊。这么想着,宋仁宗颇为心酸,包拯对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自己竟然怀疑他,实在不该。

三、包拯60大寿

虽然包拯在仕途上还算顺利,但是在儿子和孙子相继去世之后,包拯就一直属于后继无人的状态。眼看整个包府在包拯这一代即将要没落,包府上下是心有不甘,但又非常的无奈,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状态,在包拯60岁的那天被打破了。

包拯作为朝廷中位极人臣的大臣,60大寿自然热闹非凡,就连皇帝都亲自来祝贺。但包拯的心情却颇为沉重,他想到自己已经60岁了,但是却后继无人。

这件事一直都是包府中人心中的痛,于是大堂之中一度沉静下来,但就在这时包拯的儿媳突然当场跪下对着包拯说:“其实您还有一个儿子。”这句话仿若一块石头落入了平静的湖中,在包府中人心中激起波涛。包拯连忙询问怎么回事,原来包拯的原配夫人,在和包拯成亲的时候,带了一名陪嫁丫鬟孙氏。

这名孙氏在平日里对包拯等人尽心尽力伺候。而在包拯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便代替了原配夫人服侍包拯,但后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被包拯送回了原配夫人的娘家。

但包拯不知道的是,孙氏在被送回去的时候已经怀有身孕,但因为害怕包拯嫌弃这个孩子,因此便没有告诉包拯。包拯的儿媳妇在无意间发现的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以后能够认祖归宗,于是包拯的儿媳妇便收养了他。

包拯大喜过望,连忙让儿媳将孩子带过来,这个孩子名叫包綖,长得和包拯有七分像,包拯甚为高兴。在之后的日子里,包拯将这个孩子作为继承人来进行培养,这个孩子也并没有辜负包拯的期待,在长大成人之后,像包拯一样,成为了一名清官,继续在宋朝的历史上发光发热。

四、总结

人生总是充满着非常多的意外,有时候面对生活,不必太过焦急,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包拯的一生为官清廉,而在他的晚年,他亦是为朝堂和百姓培养出了一个好的官员,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宋朝,而他也得以安享晚年,名垂青史。

历史上像包拯这样的官员还很多,也许他们并没有像包拯那样留名青史,但是他们的精神依旧存在于我们的历史史册之中。他们的精神将在国家的支持下,从历史书籍中渗透出来,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左传》提出过一个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何以中国丨保护利用 丝路瑰宝绽... 乌什县城西40公里的广阔戈壁上,矗立着一座我国境内现存的万里长城西端最尾部的烽火台——别迭里烽燧。距...
原创 清... 题记:曾国藩是清末名臣,于朝廷,他推荐过很多有能力的人;于国家,他也做过不少惊人政绩;于思想学说,他...
原创 在... 因为现在的古装剧之中,有一部多都是以清朝为题材的类型,再加上清朝也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封建王朝,所以,对...
原创 8... 历史背景与省会变迁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内蒙古如一匹北方的雄鹰,展翅欲飞。 它不仅是祖国的第三大省区...
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漳州市东山县的谷文昌纪念馆,了解谷文...
原创 此... 标题:此人撺掇将军反曹操,失败后投降,曹操大喜:我捡到宝啦! 在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在那...
原创 1... 说到民国的名人,离不开民国十大才女之一的林徽因。围绕她的八卦一直很多,著名诗人徐志摩和建筑学家梁思成...
原创 古... 我国有着悠长的文明历史,自奴隶社会时期,直至封建王朝结束。这期间一直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而皇帝因...
原创 后... 导读:后周太祖郭威,一个被人忽略的皇帝,他开创的王朝很短暂,很快就被赵匡胤给篡夺了;但在那个五代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