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在民间广为流传,知名度超过《三国志》,许多人甚至把《三国演义》当正史看。在民间,出现一首打油诗: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这三国二十四名将,纯属是一次武力值大排名。
前十位中,魏国只有典韦和许褚排了进入,分别是第三和第八。可以看出,在民间,这两个人绝对是人们心目中的猛将。
演义中的魏国“双猛”
典韦之猛,在于他的壮烈。他一出世,就是曹操的护卫,典韦死后,许褚成为曹操最强护卫,人称虎痴。
在三国演义中,典韦和许褚的事迹,和正史中高度吻合。尤其是典韦,濮阳城三进三出救曹操,淯水营死战不退斗千军,威震敌胆。
许褚也很猛,渭水河岸,单臂摇船救曹操。只不过,他没有和马超打过,仅仅一站,就让马超不敢出手。
罗贯中的描写,虽然是小说家的笔法,却也符合史料记载:
“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
史书中的魏国“双猛”
如果我们看史书,包括后世对史书的注解,就会发现,在史书中,也有魏国“双猛”,但不是典韦许褚。而是曹仁,张辽。
晋代史学家傅玄,在他的作品《傅子》中说道:
“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在史家眼中,曹仁和张辽,才是魏国最强的猛将。
史料记载,曹仁和张辽,都做了极其相似的事情,都在巅峰状态下,带领数百人,杀向数万敌军,而且全身而退。
张辽,更是成为后世猛将的代名词,也成为曹魏集团配享武庙的两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