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共有31个后妃,他最宠爱的是年羹尧的妹妹年妃,即后来的敦肃皇贵妃。皇子时期的雍正,最早的一妻一妾中并没有年氏,年氏嫁给雍正是在他封为雍亲王之后。那么,年氏过门不是最早,地位也不是最尊,为何会成为了雍正的第一宠妃呢?
雍正当皇子时的一妻一妾,妻是嫡福晋,即后来的孝敬皇后,妾是齐妃李氏。她们都是康熙指婚给雍正的。康熙五十年,年氏嫁入雍亲王府,成为侧福晋,年氏嫁给雍正后,很快就成了雍正的新宠,而且直到她去世的十余年间,几乎是专宠。
从康熙五十四年至雍正元年的九年时间中,年氏先后为雍正生育了三子一女。而在这九年间,雍正的其他后妃,没有一个为雍正生下一个子女。这足以说明,年妃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雍正之所以专宠年妃,除了她是年羹尧的妹妹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年妃貌美如花
近年来,雍正“十二美人图”的研究受到重视,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套“十二美人图”中的十二位女子,实际上是同一个人。
“十二美人图”的成画时间,与年氏病重去世的时间非常接近。据说年氏病逝后,雍正突发“睹物思人”之念,下旨命宫廷画师照着年氏生前的画像,作“十二美人图”。而十二个月正好是一年,隐含“忆年”之意。
二是雍正喜欢汉族女子
雍正的31位后妃中,没有一个是蒙古女子。这可以推断,由于大清礼制的规定,他不能纳汉族女子为妻妾,但内心却是十分喜欢汉族女子。年氏是汉军旗人,雍正宠爱她,既可以规避祖制,又实现了纳汉族女子的愿望。
作为后宫众多妃嫔中的一员,年氏受到雍正的专宠是很幸福的。但不幸的是,年妃所生的子女,都没有长大成人。她所生的三子,都排在雍正其他妃嫔所生之后,分别是第八、第九、第十子。
在取名的时候,雍正也没有采用皇家固有的命名方式,本来前几位皇子都以“弘”字命名,而年氏所生的三个皇子,皆以“福”字命名,分别为福宜、福惠、福沛。
雍正元年二月,年氏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而比她入府更早、年龄更大的侧福晋李氏,只封了齐妃,就是乾隆的生母孝圣皇后,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妃子。
年氏向来体弱多病,尤其难以承受重大打击。她的哥哥年羹尧大难临头,便成了年氏的催命符。雍正三年十月三十日,这天是雍正的万寿节。雍正在圆明园接受了百官的庆贺,年氏当时也住在圆明园。十天之后,又是康熙的忌日,因此雍正提前回到了紫禁城,准备举行祀典,年氏留在圆明园养病。
到了二十二日时,年氏因病在圆明园去世。雍正皇帝得知此噩耗伤心不已,他下旨为年氏举行了隆重的丧礼。据内务府档案的记载,年氏治丧花费十分巨大,仅金银锭一项,五日内就用了九万七千五百个。
因为没有先例可循,礼部大小官员手忙脚乱地一番辛苦劳碌之后,雍正仍然大为不满,指责丧事“仪仗草率”。结果礼部两个尚书和四个侍郎,都受到了降二级的处分。不久,雍正下旨,追封年氏为敦肃皇贵妃。
基于雍正对年氏的专宠,有人做出了这样的推断,认为后来雍正在处理年羹尧一案时,原本是想将他处以极刑的。后来还是看在了年氏的情面上,才赐令自尽。这一说法没有根据,但还是有这种可能的。
年氏去世后,长子福惠尚在人世,年仅五岁。雍正对这个皇子尤其宠爱,遗憾的是,福惠在八岁那年也去世了,雍正为他举办了超规格的葬礼。后来乾隆也回忆说“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乾隆继位后,追封福惠为亲王。
种种迹象表明,年氏毫无疑问是雍正最受宠的妃子,假如她寿命更长久些,她的儿子福惠也能长大成人,那么雍正是否会将皇位传给弘历,这还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