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向前 退役军人4年六度骑行丈量长征路
创始人
2025-07-25 11:02:23
0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江西于都集结出发,开启了一场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69岁退役军人裴国民选择以骑行长征路的方式,向那些没能看到新中国成立的烈士们致敬,“没有什么言语比铭记更有力,英烈的精神需要被传扬下去”。

裴国民是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四中心军休干部,党龄刚满40年。记者见到裴国民时,他刚结束了23天的骑行,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将他晒黑了些。

“重走”实则是“寻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重走长征路”是裴国民多年的心愿,四年里,他一直在为圆梦努力着。

裴国民是山东东平县人,1976年,他入伍参军,从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楚雄州禄丰市工作,此后随部队来到湖北工作直至退休。裴国民曾获军队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1997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2年,裴国民接触到骑行,从东湖开始,他越骑越远,南至海南、北至漠河、西达新疆。

“重走长征路”是他多年的心愿。他告诉记者,“重走”实则是“寻根”,“只有亲自走过,才能感受前辈的坚定信念和刚强意志”。

2020年9月,裴国民与四位友人开启“重走长征路”骑行。他们从武汉坐火车前往江西赣州,自行车随车托运,用时30天,从瑞金骑行2900多公里抵达遵义。

2021年4月,裴国民再次和友人从遵义骑行到延安市吴起镇,用时63天,行程超过5000公里。

去年4月,裴国民选择了红军第二军团、第六军团的长征路线,独自从武汉骑行,经桑植到贵阳,用24天骑行了2100余公里。稍作休整,6月,裴国民再乘火车到贵阳,骑行至盘州市,因生病而返回武汉。

今年4月,他沿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从武汉骑行至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返回。今年9月这次是他第六次出发,选择重走红军第二方面军的长征路。

每次出发前,裴国民会制作路书,将行程安排至每日的起落点,包括经过哪些乡镇村落、要去哪里实地探访、参观什么纪念场馆、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等。为了让信息准确丰富,他常常前往湖北省图书馆,查找各类资料交叉核实。

日常生活中,裴国民常年保持锻炼习惯,考虑到自己的年龄,每次出发前,他会安排中短途拉练,也会做好体检。除了修车工具、雨衣、车灯等装备,有时还需带上可供四季穿着的衣物,随身行李重达20公斤。

写下40余万字手记

在云南省禄丰市,他写下,“如今的禄丰,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在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他写下,“这里已经看不到当年红军路过时光秃秃的土梁梁,呈现在路人面前的是青山绿水,富裕起来的农民早已告别了低矮的土窑洞,到处是粉墙红瓦的农家小院”。

在洛阳市嵩县,他写下,“当年的木札岭十分闭塞,村民穷困潦倒。如今,这里是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山高林密,生态良好”……

每天骑行数十公里,晚上,裴国民抓紧时间整理文图、历史资料,每日手记接近3000字,加入参观感受、与当地百姓的对话,“当天的记忆最鲜活,不敢懈怠”。深夜,裴国民会在军休四中心的群里发布手记。

“老裴,我们跟着你也重走了长征路……”来自军休干部们的鼓励、催更,让裴国民更有动力。据统计,六次骑行手记已超过40万字。

年近七旬,骑行长征路实则是对体力、意志的巨大考验。

碰上修路,他曾在深及脚脖处的稀泥中前行,鞋里灌满泥浆。碰上坡度起伏极大的山路,他将绳子捆在肩上,拖着自行车步行。路上不见村庄和人影,干粮和水已消耗完,走了两个半小时才得以借宿于村民家。

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在艰难的时刻,他联想起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向前。

2021年,裴国民在四川省阿坝州班佑村骑行时,遇上山体滑坡,路面堆满碎石,只能推车前行。也是在那里,他流下热泪。

开国将军王平上将曾回忆过悲怆的一幕:700多名红军战士走出草地后,背靠背坐在班佑河边休息,却因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没有站起来,牺牲在这里。

如今,依据这一场景建造的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及“胜利曙光”红军战士雕塑巍然屹立在班佑村。仰望着纪念碑和雕塑,裴国民含泪默念:“没有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就没有如今14亿人民的幸福生活。”

骑行路上,他经历过恶劣天气、车辆损坏的考验,也被人间真情温暖着。裴国民告诉记者,骑行至龙灯草原时,全身被雨水打湿,冻得瑟瑟发抖,到了村里的小卖部,藏族老板娘将他们请进屋里取暖,让裴国民备受感动,“当年的红军战士一定也曾被这样温暖过”。

裴国民的妻子告诉记者,老伴年纪渐长,每次出发,她和孩子都非常担心,但共同生活多年,她更理解他的“长征梦”,对他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每天报平安。

用行动“铭记”传承长征精神

“震撼人心,精神丰碑。”亲身经历后,裴国民对长征这一伟大创举满怀敬意,“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和自然环境抗争,走出困境,改变中国命运,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裴国民认为自己理应担起责任:将长征精神传扬下去。他加入了军休四中心“老兵宣讲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裴国民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伟大的长征精神将跨越时空,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裴国民感受到自己微薄的力量有了作用,已有几位友人问起他重走长征路的计划,希望加入其中。在随中心“老兵宣讲团”前往中小学开展活动时,孩子们会主动找到他诉说:“要发扬长征精神,长大后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后面对困难时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勇于克服的决心”“以红军战士们为榜样,走好未来的人生路”……

今年7月,军休四中心将裴国民第五次骑行长征路时写下的3万字手记编印成册,成为开展红色宣讲的又一载体。

“像他这样将4条长征路走完的人并不多,其中的艰辛、孤独超出想象,对意志品质、身体素质都是考验。”中心“老兵宣讲团”团长刘文远十分钦佩,他与军休干部们读过骑行手记,感受到裴国民用行动践行长征精神的执着,既弘扬了长征精神,也成为教育青年一代的动人素材。

军休四中心负责人介绍,宣讲团已有30余名军休干部加入,面向受众已多达10万余人,“裴老让珍贵史料‘开口说话’,传播了红色文化,也让军休思政课有了创新,我们会一直讲下去”。

六次长征路

第一次 约2900公里

2020年9月,从瑞金骑行至遵义

第二次 超5000公里

2021年4月,从遵义骑行至延安市吴起镇

第三次 约2100公里

2023年4月,从武汉经湖南桑植骑行至贵阳

第四次 近900公里

2023年6月,从贵阳骑行至盘州市

第五次 约2800公里

2024年4月,从武汉骑行至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

第六次 超1500公里

2024年9月,从昆明市骑行至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

文/刘晨玮 阳成城

来源:武汉晚报

编辑/倪家宁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F... 在 F1 赛车这项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运动中,有许多经典的大奖赛让车迷们难以忘怀。这些比赛不仅展现了车手...
海南澄迈“东坡讲堂”第二期开讲 10月16日,海南省澄迈县举办第二期“东坡讲堂”,邀请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
原创 梅... 梅山七怪出山的时候是在商周之战的快结束的时候。那时候诸侯联军都打到孟津了,殷商的天下差不多丢了九成,...
原创 明...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把侄子朱建文赶下台,自己做了大明皇帝...
原创 大... 日本是发达国家,人均GDP要比中国高很多。但由于日本经济疲软,活力不足,再加上日本社会等级森严,民众...
原创 明... 辽东战争打了将近半个世纪,全国财政支出有一大半都投入到了宁锦防线的构筑,最终这个防线还是功亏一篑。孙...
原创 王... 作者:莫孤烟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3个主力师下辖6个旅,旅长分别是陈光、徐海东、卢冬生、陈伯钧、王宏...
原创 项... 秦汉相争之时,为了增加胜利筹码,西楚霸王广封诸侯,然而这些诸侯国很多都揭竿而起,反抗项羽的统治,“齐...
原创 李... 遥远的风吹醒了带着翅膀的梦,在历史的年轮中寻得一个 鼎盛的王朝 , 要说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那个最为鼎...
原创 魏... 魏延和张郃街亭之战,为何魏国强将张郃退走?不敌魏延? 魏延和张郃同为三国名将,两个人都以勇猛著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