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武王赢荡为何在洛阳被鼎给砸死?他为何要去周都举鼎?
创始人
2025-07-25 02:02:29
0

秦武王嬴荡可以说是比秦末汉初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还要神勇、且崇尚武力,是一位极为锋锐的秦国君主,也是《过秦论》中所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以强大武力兼并关东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中的一代秦国先祖,排行第三,于秦孝公、秦惠文王之后,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之前。

论对秦国的功绩而言,秦武王能排到第四,在祖父秦孝公、父亲秦惠文王和同父异母弟秦昭襄王之后。可能有朋友会问,秦武王在军事方面的作为屈指可数,为何还能排到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之前呢!毕竟秦庄襄王在位时期攻灭了东周公国,彻底铲除了东周王室的最后残余势力,随后又攻取了三晋数十座城邑,初置三川、太原两郡,军事功绩应更胜秦武王一筹。

从表面来看确实如此,但自秦孝公以恢复秦穆公时期霸业而变法图强,秦惠文王伐义渠,平巴蜀,攻三晋,败荆楚,开疆拓土,进一步壮大实力以来,秦国就逐渐露出一统天下的勃勃野心。而出函谷,窥周室则是秦国东进控制中原的战略目标,其中又以攻取中原军事重镇韩国宜阳城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因为秦国只有打开中原门户,扩展疆域至中原才能彻底控制崤山、函谷一带险要,并以此作为继续东进中原,向东扩张的战略军事基地,从而实现北伐燕、赵,东攻韩、魏、齐,南下荆楚,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而拔取中原门户韩国军事重镇宜阳城对秦国来说则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秦国整个统一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秦武王即位仅四年便攻下宜阳,完成了秦统一进程中这一重要步骤,为秦昭襄王时期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打下了良好开端。

到秦庄襄王即位时,秦国已经发展战国后期诸侯列国中实力最为富强的超级强国,而关东诸侯都以相继衰落,齐、楚等春秋时期的传统大国仅徒具虚名,韩、魏、燕三国在地位上基本降为秦之郡县,仅有能抗衡秦国的强劲对手赵国也在长平战略大决战中被打残。

此时秦国已经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和条件,秦庄襄王自然也是顺风顺水攻灭了东周公国,取得三晋数十城,如果不是盛年早逝,其功绩远不止于此,甚至在秦庄襄王这一代,秦国都有可能完成统一进程,成就帝业。故因秦武王、秦庄襄王所处时期、条件、实力不同,不能等同对比。

而且秦武王比侄孙秦庄襄王去世的还要早,十九岁即位,四年后便在周都洛阳被鼎砸死,英年早逝,秦国乃至我国历史上一位极为锋锐的君主就这样落幕。以秦武王孔武好战的本性,和尚且年轻的因素,若没有被鼎砸死,其定然会有一番很大作为,但天不遂人愿,秦武王正值英年却亡于鼎下,那么秦武王为何会被鼎砸死呢!

原因是秦武王想通过试举象征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九鼎来表达问鼎中原的野心。尽管举起了九鼎之一的龙纹赤鼎,但他还想举着走两步显摆一下,结果刚准备迈步,力气用尽,鼎随即落下,正好砸在了秦武王的右小腿和脚面之上,顿时一阵心撕裂肺的疼痛感遍及全身,秦武王疼得大汗淋漓,坚持到后半夜时,最终气绝而亡,这或许也像是在表示秦国此时拥有的实力还不足以问鼎中原,实现统一帝业。

当然秦武王之所以因举鼎而亡也在于他天生神力,自幼就喜欢有关气力方面的游戏,为此也就有了后来入周都洛阳,试举九鼎而亡的一幕。秦武王的人生夙愿就是以武力打通三川,灭掉周王室,将秦国的战车通往中原,实现此志便可永垂不朽,就算死去也不会留下遗憾。

秦武王为实现问鼎中原之志取宜阳,通三川,入周室举九鼎而亡

秦武王嬴荡出生于公元前329年,此时秦国正处于实力上升期,去年刚与魏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河西之战,将当初被三晋攻取的河西失地全部收复。

同年,秦惠文王继续下令东出函谷,攻打魏国,历时一年有余,秦军攻取了汾阴、皮氏、焦邑、曲沃、蒲阳等数城,魏军不敌,加上客卿张仪前往魏国游说,于是魏王割让上郡十五城和战略要地少梁城,并派王室公子赴秦为人质,与秦国结盟。而随着实力增强,秦惠文王于几年后正式改号称王,成为秦国首位以王号自称的秦王,后灭巴蜀,败荆楚,伐义渠,将秦国版图扩张至七雄中最大国家。

嬴荡自幼便目睹了父亲南征北伐,东征西讨的雄主风采,加上天生神力,以至于性格逐渐向孔武好战方向发展,从小就喜欢和勇武之士玩气力游戏,随着年龄增长,嬴荡性格越发锋锐,不喜欢像张仪那种靠游说、欺骗的纵横谋客,唯有强大武力才能开疆拓土,问鼎中原。为此秦武王即位,张仪担心自身安危,便找理由逃回了故国。

不过秦武王虽不喜张仪,但对其离秦前所献之策颇为在意,而此策便是攻韩国,通三川,临周都,挟天子,成帝业,而这正符合秦武王心中问鼎中原的志向,于是秦武王开始为攻打韩国做准备。

即位同年,秦武王便和魏惠王在临晋会面结盟,并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稳住周边邻国,同时安定内部,平定蜀乱,设左右丞相,分权互为制衡辅佐自己,因秦武王不屑于关东六国为伍,便将各国设有的相国、令尹一职改称丞相,从这一点也能看出秦武王是一个极有抱负之人。

在一切准备妥当后,秦武王于即位三年秋命更支持他伐韩的左丞相甘茂率军攻打中原门户,韩国军事重镇宜阳城。因息壤之盟,在秦武王全力支持下,甘茂于次年拿下宜阳,打通了三川之地。

同年,秦武王便让右丞相樗里疾为先锋开路,从三川直入周都洛阳,以观象征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历经夏商周三代的九鼎宝器。

在周太庙初见九座如小铁山相似的宝鼎,秦武王围绕游览一圈,赞叹不已。随即走向代表雍州秦地的雍鼎,也称为龙文赤鼎,说道“此雍州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秦国耳。”便问守鼎吏:“此鼎有人能举起否?”,答案是每鼎传闻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

自幼喜欢气力游戏的秦武王就想和几位爱卿大力士来一个举鼎比赛,孟获闻言便请试之,不得不说,秦武王收揽的这些大力士确实不俗,尽管孟说因用力过猛以至于眼眶之中都开始流血,不过还真将雍鼎举了起来。

秦武王见此却笑着说道:“爱卿费大力,既然如此,寡人难道还能不如吗?”于是卸下锦袍装饰,亲自试举雍鼎。只见秦武王用双臂套入鼎耳之上所系的青丝巨索,屏吸一口气,大喝一声:“起!”。

雍鼎脱离地面,达到了和孟获一样的半尺高度,不过秦武王恃力好胜,还想举鼎行动数步,以胜过孟获。但正欲迈步时,秦武王未觉力尽,结果鼎失手坠地,正好压在了右小腿之上,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秦武王右腿胫骨应声被压个平断。

接着伴随着一声“痛哉!”,秦武王当场晕倒,左右侍从慌忙扶着回到歇息居所,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染床榻,最终捱到夜半因无法救治气绝身亡。

结语:

当初秦武王就曾说过“通三川,游周室,即便死,也无憾!”,时至入周太庙之日,果然死于周都洛邑,或许这也说明秦国此时拥有的实力还不足以问鼎中原吧!

不过秦武王攻取韩国军事重镇宜阳城,解除了东进中原途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屏障,为后续秦国开启大规模兼并战争打下了良好开端,保证了兵员、后勤物资可以顺畅输送至中原,从此关东六国开始在战略上转入防守阶段,直至被秦国灭亡。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如今,宋版书的价值,足以用国宝来形容。据估计,中国大陆现有宋版书在1700种左右。国家图书馆宋元版书...
原创 清... 清朝灭亡的前夕,有一些人选择了殉难。后人认为这些人是老传统、老顽固,但他们却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在...
原创 《... 慕容璟和是暗厂的主人,为人谨慎,心狠手辣,步步为营,培养了很多死士,女主眉林是其中之一。 《春花焰》...
原创 李...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首次系统论述了宋代的“国是”问题,并对宋代党争作出了新的解释,是近年来关于宋...
非洲黑人: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 中国改变世界,这句话在美国流传已久,也是美国一直将中国当成假想敌的原因,可事实上,美国并没有真正了解...
原创 辟... 在一则流产比较广泛的网文中,鼓吹称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的时候,明成祖朱棣曾在京师举行大阅兵...
原创 刘...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五十七...
原创 为... 如今有不少人都十分喜欢观看清宫剧,所以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吧,这件事情就是有很多清朝妃子都会...
原创 清...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共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
原创 原... 古语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刘邦去世后,他的儿子可倒霉了,准确说是五个儿子倒大霉了,为什么?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