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辽西决战,6纵南下离奇失联,东野总部灰心丧气:抓不住廖耀湘了
创始人
2025-07-25 01:03:18
0

1948年10月15日,东野攻克锦州以后,“101”下定决心围歼在辽西走廊的廖耀湘兵团,并下令给执行围困长春任务的6纵,要求6纵火速南下,堵截廖耀湘回沈阳的路。

可颇有些意外的是,6纵走到半路上的时候,突然“失联”了!

一贯沉稳的“101”此刻也坐不住了:“这个黄永胜,简直是乱弹琴嘛,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呢?要是让廖耀湘跑了,一定要严加处理!”

黄永胜率领的6纵,是东野最早成立的五个纵队之一,在所有部队中,也被称为是“两头冒尖”的部队。

什么叫“两头冒尖”呢?这四个字有褒有贬,六纵能打仗时不假,但显然这支部队也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

六纵是由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和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组成的,下辖三个师,即16师、17师、18师。

总的来看6纵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且老兵众多,战功赫赫,强强联手打起仗来自然应该是战果辉煌才对。

可6纵从成立那天开始,战绩便始终不佳。

1947年2月的二下江南中,6纵在两个炮兵团的协作下发起了德惠战役,当时防守德惠的是国民党军新一军第50团。

本来应该是占据优势的一战,可结果却打成了僵局。

事后总结经验,德惠战斗之所以失利,一方面是因为低估了敌军的实力,另外一个方面6纵自身存在问题,战前未能很好的集中部队猛攻一点,步炮协同不佳。

德惠一战,6纵伤亡巨大,加上援军来袭,无奈只能撤退。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故事这里值得一提。

6纵16师的前身三师7旅刚开赴东北时,就是东总“101”直辖的部队,这支部队很勇猛,能打仗,自然是没话说,但也有个很大的问题,即不仅对敌人凶,对自己人也凶,对老百姓也很凶,以致于常出现违反纪律的事儿。

一次,7旅与东北局机关进行篮球比赛,期间7旅的战士犯规,还特别不服裁判,双方打起架来,时任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高岗上去劝架,结果也挨了两巴掌。

挨了打的高岗在现场高喊:

“我是你们的副政委!”

7旅的战士丝毫不买账:

“打的就是你这个副政委。”

事后,这几名动手的7旅战士都被押送到了东北局,高岗倒是很大度,一挥手说了一句:

“放了吧,这些兵连我都敢打的,打起仗来肯定是好样的。”

对于部队而言,能打仗固然是好事儿,但以下级对抗上级,还是一如此蛮横无理的办法,并不利于在战场上发挥。

6纵成立之初,第一任司令员是陈光,总的来看,黄永胜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因此6纵很难发挥,而陈光干的时间不长,只有3个月,后来换了洪学智,洪学智原来是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对于最桀骜不驯的16师,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也是在洪学智手中时,给6纵立了规矩,使得6纵上下才真正成了铁板一块,而且也是在洪学智手中,6纵完全实现了正规化,为后来打大仗奠定了基础。

1948年3月,洪学智调离6纵,“101”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黄永胜。

在“101”的心目中,洪学智更长于后勤,他对6纵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干部教育方面,而随着东北战场局势变化,面对接下来即将打大仗的可能,洪学智就不大适合在一线指挥位置上,而黄永胜则不同,他更长于军事指挥,因此在大战来临之前,最适合放在一线部队。

“101”不仅调了黄永胜出任6纵司令员,还调了李作鹏出任了6纵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

李作鹏赴任之前,“101”首长还特意同他谈话:

“16师是个主力师,是从井冈山下来的,原红1军团的老基础,到东北后打了不少胜仗,但也有些仗打得不怎么好,伤亡也很大,战绩不够理想,不如1师、5师那样打得出色。”

显然,“101”调他们两人到6纵,目的就是要加强部队的指挥,为后续打大仗埋伏笔。

辽沈战役初期,6纵被安排沈阳与长春之间,一方面是准备消灭从长春突围的敌人,另外一方面则是监视沈阳。

锦州解放后,东野下定决心要歼灭在辽西的廖耀湘兵团,6纵南下负责切断廖兵团回沈阳的路,黄永胜当时接到电文后,只是回了一句,就没有了下文。

据秘书后来回忆,在“101”身边工作那么多年,第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的火。

黄永胜是一员战将,他在接到电文的时候,就立马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很关键,他下令给所部两个师轻装前行(6纵17师作为攻坚部队,被抽调去打锦州),强行军,不惜一切代价赶往作战地点,为了节省时间,黄永胜甚至没考虑架设电台。

10月26日凌晨,6纵飞奔到了厉家窝棚一带,与廖耀湘兵团接触,黄永胜意识到碰上了敌人主力,立即下令部队展开攻势,并架设电台向的东总汇报。

有意思的是,据说当时“101”一直没接到6纵发来的电报,还以为廖耀湘兵团已经跑了,早早就上床睡了,26日一大早,“101”收到6纵的电文,一贯冷峻的脸上竟然情不自禁的泛起了笑容,他立即给黄永胜回了一封电文:

“盼你们顽强固守,勇敢反击,保持阵地,歼灭敌人”

就这样,廖耀湘兵团后路被截断,十万大军在广阔的辽西平原上被切割的四分五裂,仅6纵一旅之师,就歼灭廖兵团2.6万余人,占全军歼敌总数的四分之一。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提到岳飞相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关于岳飞的故事也是流传至今。岳飞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族...
原创 没...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喜好屠杀,因为他想学汉高祖刘邦,在晚年的时候来一场大屠杀;其实这主要的原因是他想为自...
原创 唐... 唐初故事:李密降唐存反心,彦师设伏毙叛徒 且说李密出降后,因未得台司,心甚不乐。唐高祖格外羁縻,常...
原创 多... 在大清王朝,有这样一个人,面对外来入侵者绝不手软,处理国家朝政更是井井有条,对大清王朝的发展起到了非...
原创 《... 战国有四大名将,其中两个在秦国,他们分别是白起和王翦。 另外两个在赵国,分别是廉颇和李牧。 白起的功...
原创 一... 标题:一品大员因筷子使用不当被朱元璋罢官,而这个错误我们几乎天天犯 古代中国,餐饮礼仪至关重要,不...
原创 日... 一直以来,当我们提及日本这一国家的时候,除了其近几十年经济重建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当中的成就之外, 还有...
原创 陈... 战场之中最为无情, 只要两个人上了战场分别参加了不同的阵营 ,无论是这两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会拔刀相向...
原创 志... 1950年9月15日,由美军组成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南部的仁川登陆,根据记载,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
原创 大... 1912年2月12日,大清王朝的朝堂之上,早朝依旧是进行的。只是,此刻的大清王朝正在等待着那份退位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