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代枭雄顺利班师,望山观海,造就千古绝唱
创始人
2025-07-24 13:03:13
0

东汉末年,乱世纷争,魏蜀吴三国分天下,无数英雄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自己的身影,文人骚客纷纷挥墨记录着、参与着、展示着这个神奇的时代。从三国时代(220年-280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近两千年。但无论谈起三国时期的哪一段故事,或者哪一位英雄,今天的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自己的英雄和王者。

今天,让我们走进其中一位王者的世界。谈起最著名的一位“王者”,屏幕前的你,想必已然心中有数,猜到八九不离十。是的,今天要谈的这位王者,就是——曹操,那个有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豪言壮语的大将军,那个被世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旷世奇才,那个善于词赋、艺术功底了得,在战场也可以挥斥方遒的全才。

一、曹操北征乌桓

直至今日,各界对曹操的评论褒贬不一,其政治家的广博气魄和其“旷世奸雄”的脸谱化身份同样深入人心,而曹操在诗文方面的才情与成就,是毋庸置疑的。目前留存的曹诗,有20余篇,较完整的散文,有40余篇,他为后世留下的诗文,格调慷慨悲凉,气势雄浑,风格苍劲有力、自成一派,组成了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明媚的风景线,多得赞赏和效仿。

曹操,戎马一生,在许多残酷无情的战场上留下了他的桀骜身影。其中的三次战役:官渡之战、北征乌桓、赤壁之战,在他的时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出身于“汝南袁氏”的袁绍,曹操统一北方的计划旗开得胜,他随后一一击破了袁绍的其他势力。建安十年,袁绍的残余势力,他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逃向乌恒。

乌桓,也被称为乌丸、乌延等,是古代北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原是东胡部落中的一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当时的乌恒,力量较为强大,人口达到十几万?。袁绍曾笼络乌桓,与其保持友好关系。袁绍兵败病逝后,袁氏兄弟在此重振旗鼓、兴风作浪,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又一大阻碍。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决定北征乌桓,乌桓与曹操所在地距离200余里,远途出兵绝非易事,曹操手下的将领的意见未能达成统一。经过充足的准备,曹操历经数月,到达乌桓,杀袁氏兄弟于不意,又是一场漂亮的胜仗。这次对乌桓的平定,标志着北方各民族割据状态的结束,基本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也为后世的全国统一打下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心如熊熊烈火,此次北征乌桓,更是颇有孤注一掷的意味,有人认为北征乌桓是“虚国之争”,而曹操最终选择了听从谋士郭嘉的建议。我们可见曹操为此次北征付出的心血、财力和物力。从乌桓班师回朝之时,登上碣石山,远眺苍茫大海,其内心深处涌起的豪情和壮志、喜悦和自豪都融入到这首诗歌之中: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收录在曹操的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正文中的第一章,第四章同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诗歌——《龟虽寿》。

二、共赏气吞山河之气度

在乌桓,大战告捷,曹操带领士兵班师回朝,他北定中原的愿望初步实现,其心中的豪迈与喜悦,我们可想而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场久战之后,伴随着这样的心境,他趁兴登高,向东面爬上那碣石山,放眼望去,苍苍茫茫的大海尽收眼底。开篇第一句交代了作者的空间位置,统领全文,仅此八个字,语言朴素、平实,用白描的手法,为读者就铺陈开一幅视野开阔,气吞山河的巨大画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看啊,这海面波澜壮阔、波涛涌动,看啊,这山岛,笔直耸立、威武挺拔。曹操登高远望,壮美之景尽收眼底,大海雄浑、壮美、山岛挺拔、雄劲,笔法劲道,其广阔的心胸,我们可见一斑。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他不禁为眼前的壮阔感慨,又看近处,树木繁茂,百草丛生,一片繁盛,一派生机盎然。曹操看着眼前一片生机盎然、活力四射,是否也曾想过,自己的宏图伟业,也必将如同这山、这海、这草木般,焕发生机,大放异彩!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秋风吹来,巨浪翻腾。此时本是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在打了胜仗的曹操眼里,没有通常的秋之肃杀,亦没有通常的秋之寂寥,反而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一片盛景。秋风依然卷起波浪,而眼前的盛景,正是曹操内心的激昂、内心的澎湃的真实写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着这样豪情壮志的人,又怎么会从眼前的景象中感悟出悲寂,又怎么能生发出寂寥肃杀之语呢?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完实景,这两句实为虚写。水天相接,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日升月落,太阳和月亮,似乎从海面中升起;灿烂的星系,似乎从海水中产生。“日月之行”为动,“星汉灿烂”为静,动静结合,这豁达宽广的胸怀,世上没有几人可与之比拟。天、地、水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有气吞宇宙之气象。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刻倍感幸运,挥笔写下这首诗歌,抒发自己的满腔壮志。此句为乐府固定套语,与前文无关。

全诗脉络清晰、层次鲜明。全诗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极尽笔法书写大海之苍茫、气象之雄浑。有学者指出《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毛泽东也曾评价说:“(曹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没有气吞山河的政治抱负,没有深厚隽永的文学功底,必定无法成就这样的千古名篇。

三、识人,读心,阅己

阅读一首诗,走进一首诗,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走近这首诗背后的人,走近他的心灵。《观沧海》全篇写景,但曹操的心境,在字里行间中展露无遗。曹操眼前的一片盛景和内心的豪情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情景交融的经典诗篇。

意气风发的曹操,观眼前之浩瀚海洋,构内心之统一蓝图,“洪波涌起”是他波澜壮阔的人生,“山岛耸峙”是他奋勇向上的梦想,“百草丰茂”是他渴盼的繁盛,“日月星辰”见证了他挥斥方遒的伟绩。高山在脚下,沧海在眼中,世界在心中,一统天下的梦想,在他的内心熊熊燃烧。

回首往昔,阅读伟人,感知英雄,一代枭雄曹操在他的时代大放异彩,我们每一个自己,又何尝不是那个特别的、唯一的自己,在自己的世界,挥斥方遒、笑傲沧海、气吞山河,永远可以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英雄!

从《观沧海》中,我们感知了山海相接的豪迈,感知了日月星辰的壮阔,更感知了气吞宇宙的不凡气度!通过读曹操、读诗、读史,吸纳英雄气概,就是我们真正的渴盼。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大运会丨女子半程马拉松:中国队... 当日,在德国波鸿进行的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子半程马拉松决赛中,中国选手马秀针、...
原创 真... 都说刘备是天下英雄,如果从结果论这句话当然是没有错的。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自己成为了大汉倒数第二位皇...
原创 张... 引言 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崔瑗 提及张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并不陌生。作为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
原创 李... 唐朝开国时,仅仅只能控制关中和巴蜀地区,只是一个地方性政权。 因此,当李渊称帝,册立李建成为太子,李...
原创 领... 清朝前期,国力还是不错的。当乾隆统一准噶尔汗国后,清朝的版图也达到了最大化,国力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原创 一... 近代欧洲海上意识觉醒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由两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成为影响全球的世界性大国。 十六世纪,葡...
原创 他... 及时雨宋江大家都知道吧,因为招安而被很多人抛弃,甚至有人说他是为了一己私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
原创 1... 1949年,在前往莫斯科的路上,毛泽东做出了进军西藏的命令,第一个是给彭德怀的命令,由西北局担任主要...
原创 三... 三国历史当中,诸葛亮可谓是神一样的存在了。不出茅庐就知天下大事,还能夜观天象知天命。能被诸葛亮认可也...
原创 非... 上个世纪末,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了一张让全世界都沉默的照片。照片里,一个无法判断性别的黑人小孩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