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我的第一个泪点献给了梅长苏见太皇太后的这场戏。
当时,那一屋子人里,除了疑似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太皇太后和心智发育不全的飞流,其他全部都是人精儿!
言皇后虽然不得宠,但她智商并不低,处置起下人来也是雷霆手段。
越贵妃更不必说,她不仅嘴巴甜、会哄人,而且应变能力强,是太子最有力的靠山。
豫津平时吊儿郎当,没个正行,关键时刻却最能分得清轻重缓急。
景睿武功、才学都了得,稳重自持。
但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没一个人认出梅长苏的真实身份,反而是“糊里糊涂”的太皇太后,透过“梅长苏”的皮囊,看出内里的“林殊”,准确地将他小时候爱吃的糕点递过去。
那么,太皇太后认出梅长苏,靠的是什么呢?
01、眼神
人的容貌无论怎么改变,眼神都是不会轻易变的。
会“识人”的人,不会听对方嘴里说什么,也不会被他的笑容迷惑,而是会从眼神中解读到对方的性格是否柔软、内心是否良善、头脑是否聪慧。
林殊的聪明,连最有学问的周玄清老先生都念念不忘。
他的眼神中,一定有着异于常人的清朗与深邃。
太皇太后虽然老了,糊涂了,很多故人的面容在她记忆中逐渐变得模糊。
但是,林殊是她曾经最疼爱的重外孙,林殊的眼神已经深深烙在老人的潜意识中。
所以,即便今日的梅长苏已经面貌大改,隐藏在人群中不发一言,只需要一个对视,太皇太后的潜意识就会被激活。
02、气质
林殊变成梅长苏之后,不仅面容改了,体质也改了。
原来最不怕冷的“小火炉”变成了离开火盆就冻得瑟瑟发抖的文弱书生。
但即便如此,他出身将门的气质没有变。
谢玉派人刺杀梅长苏,剑锋袭来,梅长苏面不改色,稍微侧身就躲了过去。
这样的沉着、冷静,是一个普通的书生能做到的吗?
靖王手下戚猛和飞流比武不过,想要暗算梅长苏,事发突然,飞流都被吓了一跳,梅长苏连眼都没眨一下。
如果没有久经沙场的经历,他怎么能做到呢?
太皇太后人老了,或许视力、听力大不如前,但嗅觉、触觉,甚至第六感,未必比年轻人弱。
梅长苏之所以能将自己的身份瞒过皇帝、誉王、太子等人,利用的就是人们对视觉、听觉的过度依赖。
而太皇太后识别人、物时,已经脱离了对表象的“执念”。
她有她获得感受的独特方法。
梅长苏的身上有林殊的将门气质,这种气质也只有太皇太后能体悟到。
03、爱
太皇太后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被人喜爱的老太太?
除了位高权重之外,她也是一位心中有爱的长辈。
梅岭一战,林家家破人亡,连和林家关联紧密的祁王也被株连。
重返京城的梅长苏,心志坚硬如铁。
为了报仇,他对付起姨夫、舅舅、舅妈、表兄弟等人来,都毫不手软!
但对太皇太后,他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
带飞流进大殿的时候,梅长苏是这样对飞流说的:“我们待会要去见一位老奶奶……他是天底下最和气的老奶奶!”
太皇太后见了景睿等人之后,的确满脸慈爱。
她最关心的是,景睿、豫津等人有没有结婚生子。
想必,太皇太后脑子没糊涂的时候,也是很喜欢见晚辈们谈恋爱、成家的。
正因为她关心这样的事儿,所以,对“爱”的感受力比一般人更强。
梅长苏虽然一直在克制着不看郡主,但他对郡主的爱是藏不住的。
同时,出于女人的直觉,霓凰看梅长苏的的眼神也较他人不同。
皇后、越妃等人满眼都是权力、算计,心里盘算的都是怎样哄好太皇太后,得到皇上更多的信任、宠爱,哪里还有心思去感受爱?
唯有太皇太后,捕捉到了霓凰和梅长苏之间的“爱的讯号”。
由此,她推断出:这个对霓凰有爱的男人就是当年的“小殊”!
有时,我甚至会想: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或许是颠倒的!
就像《琅琊榜》中的这一幕,在场的皇后、越贵妃,都觉得自己是正常的,太皇太后老糊涂了。
殊不知,太皇太后才是最清醒的,那些被利益裹挟的人,早被蒙蔽了双眼、磨灭了心智,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可要一直醒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