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嘛,为何不帮六国?
创始人
2025-07-23 03:02:53
0

秦灭六国,实际上也是延续历代秦王的既定目标而已,只是到了嬴政执政时期,秦国的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远超其它六国,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

在政治上,秦王嬴政先是在公元前238年亲政时,剿灭了祸乱宫闱的嫪毐势力,幽禁了赵太后;其后,嬴政又逼迫吕不韦自杀,彻底解决了长期把持秦国政坛的两大势力,真正地确立了秦王嬴政唯一的权力中心地位。

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嬴政,在治国整军方面,启用了两个关系到秦国是否能够顺利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关键人物。

治国方面,嬴政重用李斯,要知道,李斯可是楚国人,他来秦国是看中了秦国的发展前景。李斯的老师是荀子,李斯更是荀子最得意的三个门生之一,其余两位是韩非和张苍。李斯刚到秦国,先在吕不韦的门下待过。吕不韦倒台以后,嬴政依然对李斯的才能刮目相看,并予以重用。

嬴政灭六国的策略,“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就是李斯提出来的。

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过的《谏逐客书》,就是李斯的杰作。要不是他的这番进谏,李斯就会和其他六国的人一样被逐出秦国,回到楚国故地了,嬴政能不能顺利统一中国,还要打上许多问号。

整军上,嬴政启用了来自魏国的尉缭,他是著名的军事家,为鬼谷子弟子,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还出土了兵书《尉缭子》残简。秦国灭六国的军事策略,贯彻的就是尉缭的军事思想。战将如云的秦国,正是靠尉缭的军事思想,才在李斯的灭六国之策下,统一了中国。

别说像李斯和尉缭这样的超级人才了,更有许许多多的六国各类人才这个时候也都爱来秦国,因为这里欣欣向荣,处于上升期,发展有前途,机会多多啊。

而其它六国,大部分都处于衰败期,有多少人才愿意留下来做炮灰呢?就连战斗力强大的赵国,也把战国四大战神之一的李牧给杀了,老话说“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虽然有些夸张,但赵国这样作死,就更不会有其他人再去做无用功了,弄不好连自己的命都会搭进去。

所以,这个时候你指望有能人横空出世帮助六国抵御秦国,不现实的。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这样的:韩、赵、魏、楚、燕、齐。从公元前230年攻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整整用了10年。

我们就看看在这10年间,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这些在秦末翻云覆雨、搅动历史、改变历史的风云人物,当时都在干什么。

我们先说两个人物,韩信和项羽。

秦灭六国,是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韩信生于前231年,项羽则生于公元前232年,这个时候他们俩还是穿开裆裤的黄口小儿,六国,尤其是他们所在的楚国,那是根本指望不上的,所以那个时候他们俩是没有存在感的。

到六国灭亡,他们也才10岁左右。他们没有在战争中夭折,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否则那个多多益善统百万兵的韩信就没有啦,当然力拔山兮气盖世、唱垓下悲歌的西楚霸王,一样也是没有的啦。

能够刷一下存在感的,也就张良萧何项梁范增四个人了。

秦灭六国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韩国,因为这个时候的韩国,经过前期甘茂和白起的打击,已经非常弱小了。拿下韩国,不但可以树立信心与军威,还可以让其余几国吓软蛋。

此战秦国主将是内史腾;韩国呢,只有韩王安亲自上阵了。

秦军先是南下渡过黄河,占领韩国都城新郑,韩王安被俘,韩国灭,韩国也由此变成了颍川郡。

这个时候,生于公元前250年的张良,恰恰是韩国人,关于230年正好20岁。说起来,张良还是韩国的官二代,实际上不只二代,祖上有五代都是韩王的国相,相当厉害的家族了。

当然,那个时候张良还只是个热血爆棚的公子哥,运筹帷幄还与他无关。他对韩国被灭做的最大动作,就是公元前218年雇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之举,这个时候秦始皇已经统一中国3年了。

虽然刺杀行动失败,但也让秦始皇大吃一惊,张良也从此浪迹天涯,直到辅佐刘邦,才开始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余下的萧何项梁范增三人呢,都是楚国人。

大约生于前257年的萧何,灭六国开始的时候,已经是27岁的大好年华,但他当时只是沛县的一个主吏掾,也就是相当于秘书的角色。所以说,那个时候的萧何,还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要不是刘邦后来斩白蛇起义,萧何这一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窝在沛县终老一生,寂寂无名。

项梁生于何时没有记载,但战死于公元前208年。按照历史记载,秦灭楚国时,正面和秦军战斗的,就是项梁的父亲项燕。

那个时候估计项梁年纪还不大,按照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简单对照,作为其叔父的项梁也就是20左右吧。

年轻的项梁后来因为杀人,和项羽一起躲了起来,当然这也是楚国被灭以后的事情了,秦灭楚国是在公元前225年到前223年之间,他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生于公元前277年的范增,也是楚国人。

秦灭六国时,范增年纪最大,47岁,那个时代,属于老同志啦,而且虽有大才,但一向胸无大志,在家过着无忧无虑的小资生活。

到陈胜吴广起义时,快70岁的老范同志,才结束居家的逍遥日子,准备出山大干一场,因为再不出来,就时日无多啦。

所以,指望他助六国,和做梦差不多,因为连所在的楚国他都不想管。

所以说,这几个人中,除了张良还反抗一下外,而这也是在统一以后的事情。

其他的人,要么就没有机会替其它六国做事,要么不想参与世事纷争。所以,那个时候的他们都是无名小卒,根本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是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起义才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所谓乱世出英豪,也就是这个道理。

秦灭六国时不见他们出山相助,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打... 上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对民营经济的管控十分严格,狠抓“投机倒把”,而温州却是一个例外,许是当时的领...
原创 商...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可她不仅仅是个后宫的管理者,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证可查的女性军事将领。 从古...
原创 最... 【历史】自古远亲不如近邻,这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悟出来的道路,因为邻居和邻国的友善良好关系,那是国家稳定...
原创 中...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描绘了大唐最辉煌的时代,纵观两千年春秋,中国历史诞生帝王4...
原创 陕... 《蛾眉》有言:方知狠毒侏儒意,不到香消逼不休。 虽然说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男性的社会地位一直...
原创 古... 现在适逢炎热的夏天,每天只要一出门,就会被炙热的太阳烤得快要化了,巴不得赶快回到家中打开空调,这样才...
原创 战...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代的时候不少的军队将领在自己战败之后都会在...
原创 在... 赵云,原属公孙瓒,为白马从义中一员。后来,因为兄长的去世,赵云向公孙瓒请辞归乡,为兄守丧。到了公元2...
原创 解... 解放后,能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或者政委,一般都是上将。在高级将领中,有一位特别特殊,人家都在部队大展拳脚...
原创 关...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在这三国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阵营想必就是蜀汉了。 刘备知人善用,手下聚集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