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阴沟水》篇中的谷水河道位置探究——老子故里曲仁里
创始人
2025-07-23 00:32:31
0

根据《水经注阴沟水》篇对古代“谷水”的记录描述,按照空间顺序,从谷水的上游到下游逐级展开进行。结合现今的地理位置信息,不难推断得出,谷水大致的位置,和流经的地方。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连起来,就能确定它的大致河道及走向。

大致推断得出:《水经注阴沟水》古代“谷水”河道的大致河道走向如下:

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出古代元朝以前,涡河在流经鹿邑县城时,是从县城南部绕过去的,然后从太清宫东边向北,然后向东向下游亳州谯城流去。

对应的现在卫星地图涡河流经鹿邑县城时古代大致河道位置如下

据清代乾隆《鹿邑县志》史志记载:

“涡水故道自经黄河冲决,谷岸变迁,惟城东二十里处尚循故道,……以至相城南者淤塞已久,非复旧迹。至元初,张柔守亳州,于今城北四里,开东西直河,上下通涡,以便馈饷……迳洞霄宫北”。

原来的太清官在涡河北岸,经张柔开东西直河,把河道北移四里,太清宫就自然坐落在涡河南岸了。如果查一查《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可更直观地看出元代以前,涡河流经太清宫之南,与《水经注》所说的“涡水处其阳”完全吻合;元代以后,涡水就由太清宫北面东入亳州。

那为什么古代谷水后来没有了 消失了呢?这个要从古代黄河夺涡河入海,夺淮河入海说起。

夺淮入海指的是黄河在1194年至1855年间以淮河的河道作入海口一事。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个历史时间段期间,黄河水道摇摆不定,或由泗水,或由汴水,或由涡水,或由颍水,或同时分几支入淮。

南宋以前,淮河因为独流入海,水患一直较佳。在黄河夺淮以前,不仅没有成为一条灾河,反而能造福国家和人民,成为一条富饶的河。自古以来,一直盛传“两淮水利甲天下”,素有“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誉。

但由于淮河流域水系地貌的原因,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河道多次出现改道,特别是黄河的夺淮夺泗入海,淤塞了下游入海通道(即今废黄河),洪水排泄不畅,四处泛滥。侵占了淮河的入海河道,使得原本成形的淮河水系出现紊乱,从而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或涝或旱。

淮河自此步入多事之秋。

南宋建炎帝二年(1128年)冬,宋王朝决黄阻止金兵南下,黄河由泗入淮。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从武阳决口,从此黄河泛滥,大肆侵淮,吞没淮河下游的主干道。南宋从1194年到1279年,发生大灾12次,平均每7年一次。

到了大书法家赵孟頫所处宋末元初时期,淮河流域水灾日益频繁。元朝统治年间(1234~1367年),黄河向南决口增多,其中至元25年(1288年),黄河决阳武22处,主流向南泛滥,由涡河入淮。后经元明两代的治理,直至1644年,黄河才复向东出徐州入泗河,结束了黄河由涡、颍入淮的局面。

元至正4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今山东曹县境内)决口,严重威胁漕运。朝廷派贾鲁治理黄河,贾鲁主张"疏塞并举",疏是疏浚原汴河,导水东行。塞是修筑北堤,堵塞决口。1351年贾鲁大举治河,堵决口,修北堤,一年工毕,河复故道。共浚深河道80余里,堵决口20余里,修各种堤坝36里。使黄河自黄陵岗以东河道改在徐州会入泗水,当时称为贾鲁河。

以后,由于年久失修,黄河又出现了以南流入涡、颍为主,以东流入泗为次的南、东分流局面。当时南流的称大黄河,东流的称小黄河。

元、明两代,均建都北京,为了维护大运河南粮北运的任务(即漕运),在治河策略上,都是尽力防止黄河向北决口,以免危及运河。

淮河流域支流在元朝期间,也有很大变化。1335~1337年间,河南汝水泛滥,有司自舞阳断其流,引汝河水东流,改道入颍河,从此汝河有南北之分,舞阳以北为北汝河,舞阳以南为南汝河,这就是现在漯河以西的北汝河、沙河、澧河三水系改流入颍河的经过。

又在元至正16年(1356年),贾鲁自郑州引索水、双桥等水经朱仙镇入颍河,以通颍、蔡、许、汝等地的漕运,当时又把此河称为贾鲁河,即现代沙颍河上游的贾鲁河。

从明代开始,黄河入淮流量大大增加,洪武年间黄河多次决口,1494年开始黄河全面夺淮。明代从1368~1400年建都南京时期,发生大灾14次;从1401年(明成祖)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共发生特大洪水45次。咸丰以后,同治、光绪年间,黄河多次决口,南犯侵淮造成水灾。

古代历史上黄河夺淮河入海示意图

总结:从以上历史史料可以看出,古代黄河是发生过决堤改道,夺涡河及夺附近河流,入淮河入海的事件情况。这个附近河流其中应该就包括水经注阴沟水篇中的谷水,以及其它河流如涣水,古汴河等。究其原因,基本上大致能判断得出,黄河历史上历来都是携带大量泥沙,在侵占了这些河道以后,逐渐成为地上河,原河道被淤积甚至后来慢慢的消失了。因为这个原因,消失的河流河道,比如古代涣水的上游部分。如图所示:

上图红色线圈出来的就是古代涣水上游,目前这个河道已经基本消失不见,在现在地理地图上彻底找不到了。那么谷水的情况,应该也是类似这种情况,导致了消失不见。

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今商丘睢县】,东迳承匡城东【今位于睢县城西南15公里匡城村西北】。《春秋经》书:夏,叔彭生会晋却缺于承匡。《左传》曰:谋诸侯之从楚者。京相璠曰:今陈留襄邑西三十里有故承匡城。谷水又东南迳已吾县故城西【今宁陵县西南二十里】,《陈留风俗传》曰:县故宋也,杂以陈、楚之地,故梁国宁陵县之徙种龙乡也。以成哀之世,户至八九千,冠带之徒,求置县矣。永元十一年,陈王削地,以大棘乡、直阳乡,十二年,自鄢隶之,命以嘉名曰已吾,犹有陈、楚之俗焉。谷水又东迳柘县故县东【今天柘城县东】。《地理志》淮阳之属县也。城内有柘令许君《清德颂》,石碎字紊,惟此文见碑。城西南里许有《汉阳翟令许叔台碑》,光和中立。又有《汉故乐成陵令太尉掾许婴碑》,婴字虞卿,司隶校尉之子,建宁元年立。馀碑文字碎灭,不复可观,当似司隶诸碑也。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今柘城东南20多公里的鹿邑县城】,水泛则四周隍堑,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濄水。

谷水的大致走向如下:

目前,柘城北存留有古黄河古道如下图:

这个古黄河,和水经注中描述的谷水,河道走势基本一致!极大概率这个区域的这段古黄河河道,就是历史上的谷水河道。可能是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

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赐名疏浚黄河故道(古汴水)后的新河名为‘惠济河’ 。

通过以上大量史料,隐约能判断出,①古代谷水,在柘城以东,和鹿邑以北的孙营大闸,及千年白果树,这段现在的惠济河可能就是古代谷水河道。因为被黄河侵占淤积,在清楚被重修疏浚开通,又被官方命名为惠济河。在孙营大闸这个地方,向南,就是沿着问礼大道向南,这个路东西附近就是古谷水河道层级流经的地方。②从千年白果树往下到亳州刘寨,这个区段,应该是后来清朝时期,基于一些其它小河道新挖的。

红色线圈出来的还能看到消失谷水河道

史书记载,元朝之前涡河在鹿邑县城西南分成两条河流,主河道从城南流过,支流从城北流过,该河段因淤塞不畅,长年干涸,在《水经注》中被标为“死涡”。

主河道的涡水流到现在的太清宫西南时,北来的古谷水穿过干涸的“死涡”注入,然后流到太清宫东南不远处,忽折一个大弯,从太清宫东侧转向北,最后在后宫东北角又折向东而去。

这片河水曲折拐弯的内部区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曲仁里”,而史书依地貌记载的那个河湾夹角“曲涡间”,就是老子诞生处,现在的太清宫。

史书记载:东汉时期,曲仁里老子庙南北均有涡水流过,处于“曲涡间”之中;北魏时期,曲仁里之西、南、东三面仍有涡水流过,地势犹如半岛。

道家源始曲涡间

鹿邑虽处平原,但一直有着极其丰富的水系环境,古尤盛之。境内低洼,河沟纵横,湖泊散珠,水草丰茂,恍若江南,如县西曾有万亩古玄武湖,鹿邑古县城内曾有千亩城湖。而在厉乡曲仁里,更是一片水乡泽国。

老子生于“曲涡间”,家乡四周均有涡水流过,灵溪、谷水又串流其中。老子在水的包围之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而形成了“尚水”的思想。

老子观水悟道

在五千言八十一章《道德经》中,老子用了十章的篇幅论水和柔弱的品格,并延伸到对一切与水有关的事物,如 “溪”“渊”“谷”“川”“江海”的借喻和阐述。以至后人对老子对水的感悟总结为“水有七德,几近於道”。而这一切,应是老子长期对遍布家乡的水泽河流的观察思索的结果。

人的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老子后来虽在洛邑博览群书,为日后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其青少年时期亲水、近水的成长环境,并由其形成的最初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其伟大思想的肇始。所以,将曲仁里视为道家思想的发轫源头,丝毫不为过。【博古通今,以史为鉴】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大运会乒乓球-中国组合3-4遭... 新华社德国埃森7月22日电(记者季嘉东、韦骅)在22日举行的莱茵-鲁尔大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中国组...
以棋会友!象棋大赛为残疾人切磋... 为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增进交流、切磋棋艺,近日,桦川县残联联合建民社区举办残疾人象棋大赛。象棋爱好者...
原创 恩... 其实,史上,俄罗斯也曾成为过——欧洲的骄傲。 那是1812年时代,欧洲狂人拿破仑被沙俄干废,直接导致...
原创 新... 古时候,在科举考试揭榜之时,除了那些迫不及待想要得知自己考试结果的考生,还有一些个家庭殷实的人家,会...
原创 庞... “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三国志·陆逊传》 夷陵之战,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
原创 孙... 《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孙尚香的联姻为人所熟知,东吴想要取回被蜀汉夺走的荆州,于是周瑜献上一计,可以用美...
原创 在... 三星堆文物出土的文物灿若星河,但它的发掘过程十分曲折,研究难度也很大,关于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与没落,都...
原创 如...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带着大部队开始攻打苏联。这次希特勒带着匈牙利、...
原创 拉...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来说,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政治形态,那是非常关键。那么多...
原创 原... 明朝奇女子,被载入史册的女将军,40岁替夫出征,让敌人闻风丧胆 中国古代一向的传统是:女人在家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