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写过一篇介绍红河名人——明末兵部尚书杨绳武的文章,一位热心的“条友”提醒我,红河还有一位彪炳史册的人物——蒙自人杨增新,这是极有道理的!尽管著名的“二十四史”就截止明代,但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新疆总督”杨增新,在维护新疆的稳定和国家领土完整上,是有大功的,甚至其功绩,我认为并不亚于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左宗棠!如果有“二十五史”、“二十六史”,杨大人一定会载入史册的!
杨增新,字鼎臣(字如其人,后来确实成为国家的鼎足之臣),生于清咸丰年间,光绪年间中进士,先被委派到甘肃担任七品知县,后因治理地方有功,调往新疆,并升为四品的道尹。辛亥革命后,杨增新顺应历史大势,迅速归顺民国,被当时的中央政府任命为首任“新疆总督”,从此开始了对新疆地区长达17年的统治,其间,新疆政局稳定,经济有所发展,治理得井井有条,在那个普遍动荡的时代,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杨增新在任内最大的功绩就是没有丢失一寸国土,面对外部虎视眈眈的沙俄、英国;内部躁动不安的分离势力,他纵横捭阖,软硬兼施,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力保新疆不失,被当代历史学家马大正先生称为
“反对疆独第一人”,可谓
居功至伟,尽管在1928年,杨在内部的政治斗争中被暗杀,但其历史功绩不容遗忘、忽视。
现在,纪念左宗棠的电影、电视剧都有,活动也多,但纪念杨增新的寥寥无几,甚至许多蒙自本地人都不知道、不清楚杨增新的事迹。我去年被安排到蒙自培训,一位在州级单位工作的高中老同学晚上喊吃烧烤,还叫了几个当地朋友同来,席间一位在蒙自文联工作的就讲到了杨增新,其他人一头雾水,也不太感兴趣,只有我略知一二,还可以搭得上话。这位姓王的朋友立刻引我为知己,立马叫加微信,还留了电话号码。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新疆就占了其中六分之一的广大面积,没有了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我们的“雄鸡”就不完整了,甚至吃葡萄干都会变得不方便和不便宜了。杨增新作为一员封疆大吏,第一代“新疆王”,尽管身上还带有些旧时代军阀的色彩,但毕竟恪尽职守,以大局为重,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其功绩理应被历史和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