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野战军成立一波三折,从1945年11月到1947年6月,先后组建过三次,司令员分别是聂荣臻、萧克、杨得志。
聂荣臻和萧克担任野战军司令员,无可厚非,无论从资历还是级别都是合适的。杨得志属于“空降”到晋察冀,比他更合适的杨成武为何没有担任?
说起晋察冀军区,它是由115师一分为二发展起来的。聂荣臻率领率部创建敌后根据地,罗荣桓率领主力到山东开辟根据地,杨得志跟随罗荣桓转战山东,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杨得志担任晋冀鲁豫军区1纵司令员,根据作战指示,他率部准备奔赴东北作战,途径晋察冀时因形势变化,留在晋察冀军区担负作战任务。
从建制上,1纵归晋冀鲁豫军区,可情况有变暂时归调聂荣臻指挥。
张家口保卫战后,中央调1纵归建刘邓指挥,政委苏振华率部离开晋察冀,司令员杨得志被留下工作。
此时,晋察冀军区麾下从4个主力纵队变成3个,杨得志取代郭天民担任2纵司令员。
说起郭天民,他在张家口保卫战后,对军区精简部队有看法,涞源会议时,他因口舌之快,被暂停职务。
2纵是3个主力纵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这与郭天民的功劳分不开。因为在精简队伍时,他偷偷留下很多战士,没有让其转业。
1947年,在朱老总的指导下,晋察冀第三次组建野战军,谁来担任司令员?上级安排杨得志担任,为何没有让资历更是的杨成武担任呢?
杨成武在晋察冀创建时,立下汗马功劳,论资历和战绩,他都当之无愧。
杨成武是政工干部出身,他做思想工作更为拿手,而朱老总熟悉杨得志,他一直担任军事干部。
杨成武在晋察冀工作多年,难免与一些将领产生过分歧,担任司令员作战指挥,在团结方面,不如杨得志合适。因此,杨成武担任第二政委,排名在罗瑞卿之后。
从大战略区角度出发,杨得志与林总、陈老总、刘老总、彭老总的职务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晋察冀野战军发展太慢,长期以来只有3个纵队。其他战区先后组建十多个纵队,相差悬殊。
1948年,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建华北军区,力量才逐渐壮大。到1949年初,成立3个兵团,杨得志、杨成武分别担任兵团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