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进攻,苏德战争正式开始。德军按照闪电战的作战方式进攻苏联,面对如此气势浩大的德国大军,苏联红军在短时间内就被击溃,苏联红军伤亡情况严重。以此局势发展下去的话,德国人只需再加大一下气势就可以打败苏联。直至9月,古德里安所率领的中路德军抵达莫斯科城外,随后却被紧急调走,进行基辅的围攻。当时的希特勒认为,一旦拿下基辅,莫斯科就轻而易举了。正因为这样,给予苏联红军机会进行防御工事的部署及加固。
苏德战场中,莫斯科保卫战爆发后,由于冬季来临,不少德国士兵都死于寒冷,那么德军为什么宁肯没衣服穿被冷死,也不考虑去抢苏联人的衣服来穿呢?主要有着两个原因。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德国军队并非宁愿自己因为低温死亡也不打苏联人衣服的主意,而是根本就没有衣服可抢。在德军还没有对莫斯科发起进攻的时候,苏联首领斯大林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战争,在莫斯科实行了“焦土政策”。主要是进行炸毁工作,包括距离作战前沿比较近的苏联人民的住所,方圆60公里内的城市地区,和村庄都在这次炸毁的范围内。所以说德军不管有多大能耐,都没有办法抢到苏联人的衣服穿。
所以如果德国军队为了能有更多衣服穿,就只能把心思用在苏联红军身上,而这些人通常都是在战场上死亡的苏联红军,或者就是德军的战俘。但是因为苏联本身也面临着物资匮乏的难题,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军需物资,就连苏联人自己的衣服都没有办法保证顺利过冬,苏联军队在忙着和敌军作战的时候,也还在自行缝制冬衣,直到德国撤军后,苏联红军的冬衣也才基本满足了军队需要。所以,那时候和德军作战的苏联红军的冬衣也很劣质,保暖效果很差,就算到了德军身上所起到的防寒作用也基本是略等于无。更别说战死的苏联红军身上的衣服早就因为战火变得破烂不堪,这些衣服已经被损毁严重,保暖程度比德军自己的衣服还要差。
苏联的冬天可不是一般的冷,以希特勒的战略眼观,也清楚地知道要征服苏联,天气是一大障碍,那为什么当德军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不给士兵发棉衣呢?其实并不是军队不给发,而是希特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在希特勒的设想中,德军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拿下苏联,因此没有准备冬装,而当战争拖入冬天之后,希特勒才急忙命令制造,并号召民众捐赠冬装给前线士兵,很快就凑齐了200万套,然后苏联的交通设施实在是太差了,夏天还好好的路,到了冬天就泥泞不堪,而战线又非常长,苏军的敌后游击队又不断地在骚扰,因此德军的补给问题非常困难,大量的冬装堆积在火车站没办法运出去,后方就眼看着在莫斯科郊区的德军被活活冻死,却毫无办法。
据战后的相关统计,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德军伤亡人数达到了50万人,德军被迫撤离到距离莫斯科300公里外的地方。而苏联方面,虽然获得了战役的胜利,但自己也损失了差不多70万人,可谓是一场惨胜。但是赢得这场保卫战的胜利,对于苏联来说意义极为重大。这也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盟军第一次在正面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军士气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也是从莫斯科保卫战之后,德国军队打仗似乎就没有那么顺了,如同拿破仑的滑铁卢一样,很难再现当年的无敌气势。接下来就是一次次的溃败,苏联方面反倒是越战越勇,尽管伤亡大,但苏联军队的士气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