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个什么屌样不用我多说,别的不讲,有清一代,是中国历朝历代文字狱最多的朝代。
以乾隆朝为例,特别是乾隆十三年后,乾隆更是喜怒无常无以复加。
在位60年,文字狱高达130多起,平均不到半年就搞一次文字狱。和康雍时期的文字狱不一样,康雍时期的文字狱受害者多为士绅阶层,而乾隆时期的文字狱多为底层百姓以及一些落第秀才或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乾隆时期文字狱特点:
1、乾隆时代中国已经安定,不似以前对满清的那样反抗,按理不必进行严厉的文字检查;但实际乾隆时代对于文字的摧残比清初严重不知多少倍。
大清此时由外表看来虽然极盛,实际是衰落时期的开始;满清贵胄下意识中感觉到这一点,所以对汉族愈发畏忌,因而更加紧压迫。
2、四库的编纂成了铲除禁书的一件利器,与其说是编书,不如说是毁书。
3、全国大规模有系统地搜查禁书,甚至连戏曲剧本也不放过。
4、乾隆本人对禁书的审核到了变态的程度,对于地方官没有按自己意愿审核或者上报的惩罚措施不够,乾隆连地方官一起严惩,流放甚至诛杀。
乾隆在审核禁书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应照大逆律问拟。”对于老百姓犯禁,很多时候就直接凌迟。
在最严重的十五年间(乾隆三十九至五十三年)全国人心惶惶,连不识字的农家也有时因为祖传下来一部原来不相干的书而招大祸。
就这么一个恶心的王朝居然被很多自媒体吹捧成有史以来皇帝最勤政的朝代。
怎么勤政呢?以雍正为例,据说他在位十三年,批奏文字一千七百万,令现代网络写手汗颜,够勤政了吧,每天批奏文字达数千字。
所以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忙碌一生,从未停歇,堪称模范皇帝。
其实每天批奏文字达数千字,皇帝不做别的事了?不啪啪啪了?
我们看看这位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批奏文字的文字到底是些啥玩意?
雍正是批得最多的,但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营养的废话。比如请安折,谢恩折,庆贺折,也就是就是马屁折,也得批,也算皇帝“勤政”。
真正奏事的折子不到四分之一,雍正还是有清一代批阅奏折最“勤政”的皇帝。
有清一代皇帝们就是这样勤政的,这种所谓的勤政除了消耗皇帝和大臣的精力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下图是汉臣想拍马屁自称奴才而被雍正驳回。你连奴才都不是。
杨宗仁是雍正朝名臣,位至太子少保。从一品官衔,清朝汉族文官如果不是世袭官爵,从基层做起的,能干到从一品也是寥寥无几,清朝名臣张廷玉,陈廷敬也不过是从一品,可见杨宗仁深得雍正皇帝的宠信,一个“名臣”尚且如此,其他的阿谀奉承寡廉鲜耻之徒可想而知?
杨宗仁是正白旗汉军身份,可见他祖上也是从白山黑水“从龙”入关的老忠臣了,其实自称“奴才”也无不妥,只是皇帝觉得不合适,那就不能当“奴才”了。
至于说清朝其他皇帝,据说也很“勤政”,有一个所谓鞑靼皇帝的起居表:
鸡汤来了:
看完这份作息时间表,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呢?会不会觉得这样规律的生活挺无趣的?
满清的鞑靼皇帝,虽然有着至高的地位、如山的财富,却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失掉了自由,也不知是好是坏了?
在清朝当皇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一个字——累,两个字——无聊,三个字——不自在。其实在清朝当皇帝是一件很没有自由的事情。身为帝王,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被人注意着,一言一行都需要几经斟酌之后再说出来。
至于说鞑靼皇帝的啪啪啪,这也是有规矩的。
皇帝今晚想见哪个妃子,就翻对应的牌子。太监会将侍寝的消息传递下去,通知那个妃子做好侍寝准备。
妃子侍寝前需要香汤沐浴,沐浴完毕,会由“驮妃太监”用披风裹着,抱往皇帝的寝宫。为避免皇帝有生命危险,所以妃子们都是身无长物进入皇帝寝宫的。
皇帝再喜欢一个妃子也不能够纵欲,太监们会一直等在皇帝寝宫外面,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就高呼一声“时间到了”。这个时候妃子再被送往寝殿周围的房间休息。
这就是清朝皇帝的一天,简单又无聊的一天。身为皇帝没什么乐趣,每天政务烦身,没什么娱乐活动,吃饭睡觉也都在别人的监督之下。
这样的鸡汤够励志吧?满清的鞑靼皇帝似乎就是六个字:早起、孝顺、勤政。
皇帝都这样,你不该996、007吗?
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是的,真是的,但这只是在紫禁城的规矩。问题是鞑靼皇帝并不喜欢住在紫禁城,从康熙开始,他大多数时间住在畅春园,这里没有紫禁城的规矩,康熙喜欢在这里和汉人的小脚女子啪啪啪,这里太监不高喊“时间到了”。
畅春园在哪里呢?在现在的北京海淀区,距离紫禁城大约18公里。雍正即位后开始修建圆明园,在畅春园南,雍正大部分时间也呆在这里。问题来了,早上四、五点起来跑去紫禁城给太后请安来得及吗?孝庄去世后他的太后虽然不住慈宁宫了,但也是住在慈宁宫附近的宁寿宫或寿康宫,反正就是紫禁城里,那时候可没有汽车。
史上最节俭的皇帝,最喜欢穿补丁衣服的皇帝道光,曾创下了一年315天住在圆明园的记录。嗯,道光皇帝虽然节俭,但毕竟在圆明园没有紫禁城的规矩。
当然,除了畅春园、圆明园外,鞑靼皇帝还喜欢去承德的避暑山庄,节俭皇帝道光他爹嘉庆就是在避暑山庄嗝屁的。
至于说节俭皇帝道光他儿子咸丰,因为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了,他就干脆在避暑山庄养老直到嗝屁。
大清的这碗带着浓浓腐尸味的鸡汤你还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