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欧洲中世纪骑士精神是什么?是理想的骑士行为准则,还有独特仪式
创始人
2025-07-19 16:33:07
0

文/峰哥

引言

文化总是具有持续性的特征。

公元5—9世纪,各蛮族国家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则是骑士制度的社会基础。

莫里斯·基恩的《骑士制度》认为,骑士制度产生于中世纪中期逐渐完善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的基督教极大地改造了君主与各级土地分封的领主的依附关系。同时,以封建宫廷为中心的骑士教育活动使得骑士的行为准则变得更加温柔优雅。

在整个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具体形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尤其是在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英格兰、苏格兰以及法国就在社会文化、国家领土上成为较为独立而整一的民族国家。

一、骑士制度基于封建制度而确立

人们对骑士制度的起源远未达成普遍的、一致的观念。

骑士制度主要盛行于中世纪法国,而后,英格兰、苏格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也发现了相似的骑士制度。

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的《意大利简史》指出,“骑士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当时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各因素的推动下,人们对武器的使用、贵族职能的看法有了一个转变。在所有封建国家里,贵族共同的法律、理想和荣誉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相同风尚的尚武集团。”

韦尔的《战争和骑士———中世纪末期英格兰、法国和勃艮第的战争和贵族文化》指出,普通武士往往因为分封的领地而成为贵族,早期的骑士很多是因战争功绩而受封的武士,骑士制度也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9—10世纪,封建社会的等级和次序日渐清晰

:武士团体成了贵族和小领主,由此形成了封建阶层。骑士往往借助家族血统强调其所处的上流社会的地位,并与低层的步兵和弓箭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差别。

米尔的《骑士制度的历史》写道:“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成长起来的王国中,每一位国王,勋爵和拥有封地的人都是骑士。因而整个欧洲大地上遍布着骑士。考虑到这一方面,骑士制度与欧洲封建主义几乎是同义的,同时并存。”

中世纪骑兵作为战斗的核心力量,极大提升其在欧洲社会的地位。

伊利亚德的《宗教思想史》第三卷认为,公元9世纪法国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引进能够承载穿戴铠甲骑士的高头大马,此后开始出现了古典形式的骑士制度;11世纪和12世纪上半期骑士制度达到鼎盛,13—15世纪逐渐衰落下去,最后几乎只剩下象征性的骑士仪轨。

在中世纪中期,欧洲社会随处可见战争与持续的骚乱,早期的骑士并不总是表现出完美的状况,甚至造成了可怕的社会混乱。

尤其是无仗可打时,他们会在城镇乡村游荡,惹是生非。只要超出自己的领地,他们便会威胁路上往来的商人,破坏农民庄稼与牲畜,甚至袭击修道院和偷教堂的东西。

中世纪早期重装骑兵的战术作用日益突出,一些因为作战勇敢或者战功的骑士获得土地,成为受封的领主,并生活在各自的城堡里。一般来说,他们是国王或公爵的忠实追随者,是封建政权的保卫者,是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

在13世纪君主专制建立之前,传统的日耳曼社会中遍布各地的封建领主往往拥有较多的自主权力,一些骑士可能暂时成为国家的分裂势力,给国王或公爵带来不小的困扰。

二、骑士精神是理想的骑士行为准则

作为封建领主或者君主的随扈,军事生活是中世纪骑士的主要方面。

中世纪中期依然混乱的争斗、封建制度下的教育可能致使这些封建领主确立一种共同的行为协约或准则,比如深刻受到天主教影响的骑士精神,有意革除中世纪诸多野蛮的风俗与习惯。

骑士精神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规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晚期的、想象性的社会典范。

凭借一些中世纪文献书籍,人们致力于将那些繁复纷杂的行为惯例、近似宗教性的仪轨整理为条理分明的行为准则,并由此建立一种骑士文化的传统。

例如,戈蒂耶的《骑士制度》集中考察了阿里斯肯斯诗集中的“薇薇安契约”《罗兰之歌》,吉莱特德·维尼亚和雷诺德·蒙托邦的作品,突出论述了骑士的行为准则。

从中世纪的查理曼之后的众多文献可知9—14世纪骑士精神不断的发生变化。骑士在封建宫廷中习得礼貌与勇敢,尤其是教会通过宗教仪式使得这项仪式神圣化,因此骑士精神的核心理想逐渐变得精致。

从欧洲社会文化来看,中世纪骑士制度可以发现或多或少的源自罗马帝国和日耳曼社会的古老习俗。

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信仰的时代》写道:根源于日耳曼军事上的入伍习俗,加上由波斯、叙利亚、西班牙等地阿拉伯人的影响,及基督徒献身及宣誓的理念,孕育出中古时代不甚完美但甚高雅的骑士制度。骑士是指出身贵胄家庭,而经过正式接纳入骑士团者而言。

并非所有‘高贵’的人均有资格成为骑士;长子之外的各子仅承受有限的财产,而不具成为骑士的资格,他们是骑士的随侍,除非其开创了新的领地及获得自己的爵位。

体现在中世纪骑士身上的骑士精神,显然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基督教教义

,骑士基本的美德就是完全效忠于他的领主,热爱生长的土地,虔信基督教,保护教会、僧人、神父和弱者。

例如,妇女、老人、孤儿等。再如坚守誓言并保持诚实,慷慨与赠与,与异教徒无休止地进行战斗,战胜不公正和邪恶,绝对不在敌人面前投降等。

骑士精神具有两种突出的标志,即基督教信仰和军事性质。

亨利·奥斯本·泰勒《中世纪的思维》之“封建主义与骑士精神”写道:“封建制度是四处蔓生聚结在一起的事实。骑士精神目前的用法只是它的一种表现,并随着时间和国家的不同而变化。但是骑士精神在想象中也有它的家园,其最有趣的媒介是传说和传奇小说。而且其中的浪漫因素大部分来自法律、习俗和情感的集合体,正是它们把封建社会揉合在一起。骑士精神是这片土壤中生长出的最美的荣誉之光,掩映在想象的繁盛枝叶中。”

公元5—6世纪,亚瑟王时期并未出现骑士和骑士制度,而后一些英格兰的历史伟人在较大程度上成就了骑士文学中的亚瑟王传奇。

骑士准则是一种社会职能,严格而微妙的机制使得骑士遵守其职责,信守承诺与誓言的制约从圆桌骑士的故事扩展到整个中世纪社会。至少在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活动中,丰富的骑士文学为人们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理想化的典范作用。

公元5—6世纪,亚瑟王时期并未出现骑士和骑士制度,而后一些英格兰的历史伟人在较大程度上成就了骑士文学中的亚瑟王传奇。

在亚瑟王传奇中主要有三组系列故事:其一是反抗萨拉森人或欧洲大陆入侵者的战争,其二是骑士与贵族女子的爱情与友谊,其三是对圣杯的追寻,即追求天主教教义下的人类自我救赎。

三、骑士的受封仪礼

在古代社会,为了接纳一个年轻人成为特定群体的正式成员往往会有有趣而独特的仪礼。

古代罗马时期,好战的日耳曼部族社会有长剑和马刺的授予仪式,即在武士候选人的胸部或肩膀轻微的打击,而武士用泰然自若的神色忍受伤害,以此获得合法的武士身份。

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写道:“塔西佗《日耳曼尼亚》简要地介绍了古日耳曼武士的成年仪式:当着所有全副武装的武士的面,由首领或父亲将盾牌与投枪交给年轻人。从少年时代起,他就与酋帅侍从一起军训。但是,只有在举行这个仪式之后,这个年轻人才被认为是一名武士和部落的正式成员。”

因此中世纪的骑士受封仪轨可能与此有关。

公元9世纪以来,骑士被看作一个特殊的等级或者社会群体,加入骑士或授封仪式便成为中世纪显著的现象。

公元10—12世纪产生了大量的、历经骑马战斗训练的骑士。骑士的受封仪礼主要是一个年轻贵族的世俗性的成年礼,例如1128年安茹的金雀花家族继承人杰弗里被授予骑士,戈蒂耶把这一仪式称为“加入骑士”。

由于严格的授封仪式,不是任何一位骑士都可以把骑士身份授与别人。10—11世纪法国《罗兰之歌》和别的武功歌已经记载了骑士接受一种仪式化的打击。

另一方面,教会一直努力通过宗教仪式来使这项仪式神圣化

,教会往往以诸基督教美德为骑士的受封仪礼带来神圣的荣耀,甚至魔法的保护力量。

一份11世纪早期的罗马手稿表明,基督教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的受洗,教会人士参与的赐福兵器等。

“骑士受封”仪式后来变成授予全套的武士装备,包括长剑、穿戴的盔甲、盾牌、踢马刺、旗帜等。戈蒂耶《骑士制度》引述了一个中世纪诗人的诗句,“他位于剑与盔甲的中间;他被击打,他被授予装备,他被封为骑士。”

本笃会修士马修·帕里斯《大历史》的插图描绘了中世纪骑士授封仪式的整个过程:左边,皇家“推荐人”用剑象征性的打击,而其他人为他装备马刺;右边,他穿上了骑士外套,其侍从带着盾牌和旗帜参加了仪式。

在封建制度之下,贵族的少年时期都在为将来成为骑士而准备并接受严格的训练。

少年贵族或在祖传城堡内学习训练,或者作为别的贵族侍从在宫廷、府邸中学习,直到16—20岁时方被授予骑士称号。

汉默顿《人类文明》写到了世俗仪式与教会仪式,“到了12岁时,骑士精神重要的第一步便开始了。男孩的父亲将会让男孩住进一些伟大贵族的家,当然也可能是父亲自己的主人或主教、国王的家中。伟大贵族的家庭是中世纪的‘公共学校’。”

“当主教或修道院院长进行骑士授权时,他将会用剑轻轻拍打被授权人。这个方式最终演变为用手来拍打。当被授权人将武器放在教会的圣坛上时,授权被细化了,被授权人就要整夜在圣坛前注视并祈祷。第二天早晨他将会被他的推荐人授权成为骑士,而在这之前,牧师将会为他的剑祈福。若在教堂中完成授权仪式,主教将会来进行这个仪式。这是授权的教会仪式。”

一个年轻的贵族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才能成为骑士。骑士的受封仪礼更多是一种军事洗礼,起初较为简单,后来变得越来越庄严复杂。

一般由封建主或者主教主持。教会的介入,主要是向骑士传授负起天主教教义和道义责任的教导。受封仪礼的过程一般是:在教堂“武装值夜”,忏悔和圣礼,对新骑士的训诫,宣誓遵守职责,最后是武器祝福仪式和佩带武器。

四、结语

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骑士行为规则显然是建立在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之上。

虔诚的信仰、骑士的英勇、坚守誓约或誓言、对君主的忠诚和对荣誉的追求是中世纪文学最显著的题材。

各种充满骑士精神的历史和文学故事影响着众多阅读的人们,并激发了广泛的对中世纪传统的怀旧情绪。在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骑士的受封仪礼是年轻的封建贵族被正式纳入军事性的骑士团体的重要仪轨。

11世纪后期,各种文献中大量提到欧洲各地的骑士受封仪式。欧洲各国的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往往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查理曼、亚瑟和他们的骑士是中世纪中期骑士想象性的典范。

教会成功地把基督教美德的说教逐渐深入到骑士精神中,有效减少了骑士的野蛮性和对社会造成的骚乱。

相关内容

原创 ...
前言 提起周瑜,你能想到什么? 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既生瑜...
2025-07-19 04:33:58
原创 ...
三国时期,英勇威猛的将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最为耀眼的当数吕布、...
2025-07-19 04:33:37
原创 ...
演义中的北宋故事是精彩不断,大破天门阵和十二寡妇征西的事迹,杨家将...
2025-07-19 04:33:30
原创 ...
众所周知,康乾盛世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清朝的经济、政治...
2025-07-19 04:33:27
原创 ...
建立西汉的刘邦,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流氓(或平民)竟然取得了...
2025-07-19 04:33:17
原创 ...
青龙,四相之一,镇东方,属木,主生机; 白虎,四相之一,镇西方,属...
2025-07-19 04:33:11
原创 ...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
2025-07-19 04:33:02
原创 ...
在剧版《西出玉门》第十集的结尾处,叶流西、昌东、肥唐、丁柳、高深一...
2025-07-19 04:32:46
原创 ...
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全都不得善终——东南砥柱 三国论...
2025-07-19 04:32:40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五胡乱华时期,是指西晋灭亡后,中原及西北、草原地区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进入汉地,烧杀掳...
原创 韩... 韩国教授金兰都在参加一个名为《明见万里》的节目时曾发表了一番关于韩国和中国发展状况的言论,引发了广泛...
原创 李... 壹·边塞鏖战从王忠嗣小弟终成一代名将 大唐的武将们大多出身将门,李晟也不例外,他出生陇西临洮,家族世...
原创 明... 一个朝代之所以灭亡,除了它的皇帝没有作为之外,身为臣子,若是都没有心系国家,只顾着一味地贪图钱财,那...
原创 野... 金国和蒙古的战争由来已久,在蒙古统一之前,金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金国想深入草原获得胜利那也是十分困...
原创 他... 说起慈禧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可能很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生活奢侈,据说在慈禧掌权期间,她...
原创 当... 泰坦尼克号可谓是家喻户晓,这是一艘是创世纪的巨轮,是一艘在1912年就创下世界纪录的巨型客轮,它因独...
原创 历...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中国的纪年方法是采用的公元纪年,但是在中国有很多的纪念方法,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
原创 秦... 在古代中国历史的壮丽画卷上,秦始皇这一独特的名字永远熠熠生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六国的帝王,他...
原创 倘... 1644年9月,顺治帝从沈阳移驾北京,昭告天下,成为中原新一代主人。与此同时,大西洋上一个新的世界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