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拥有后宫佳丽三千,虽然根据史料记载,佳丽三千有些夸张,但后宫佳丽成群是肯定的。为了保证皇家血脉的延续,一般都要求皇帝雨露均沾,但是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他们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其中以清朝皇帝尤为突出。
清朝皇帝出过很多痴情种子,也因为他们的痴情,诞生了很多著名的妃子。其中有三位,是清朝史上最受宠的,别人都是母凭子贵,可是因为她们的受宠,让儿子都子凭母贵。其中有两位妃子,更是让皇帝屡破祖宗制度。
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是何方神圣,可以令皇帝如此痴迷。
(清宫妃子剧照)
一、年妃
年妃是雍正的妃子,起初是雍亲王府的侧福晋,在雍正即位的时候,被封为年妃。
年妃的哥哥是年羹尧,年氏家族一直备受恩宠。历史上的年妃,深受雍正的喜爱,她为雍正生下三儿一女,其中皇八子,更是雍正最喜欢的儿子。
雍正常常将皇八子带在身边,虽然康熙最看好的是弘历,雍正也早已秘密立储,让弘历成为储君。但是群臣并不知道诏书上写的是谁,看到雍正对皇八子的爱护,让很多人怀疑,雍正想要立皇八子为储君。
后来年妃病重,雍正为了她取消百官朝贺,整天陪在身边照顾。原本打算晋封其为皇贵妃,但是还来不及举办册封大典,年妃就病逝了。雍正还是以皇贵妃的礼仪入葬。在雍正驾崩之后,乾隆更是将年妃的金棺,与雍正一起葬入泰陵地宫,可见其荣宠。
(雍正皇后与年妃剧照)
二、董鄂妃
董鄂妃是顺治最宠爱的妃子。顺治一心想立董鄂妃为皇后,但都遭到孝庄太后的阻止,也因此让母子俩关系恶化。
其实董鄂妃是个极其明事理的人,当初顺治执意立她为后,董鄂妃跪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恳求他收回成命,还让他不要与太后置气。
但是顺治想要给爱妃最好的,于是坚持立她为皇贵妃,这是违反祖制的事情,但是顺治执意如此,孝庄太后与群臣拿他没有办法。
(孝庄太后与顺治剧照)
后来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将这个儿子看作是嫡子,同时决定大赦天下。可惜皇四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就夭折了。顺治悲痛欲绝,追封爱子为和硕荣亲王,在诏书中写道:“和硕荣亲王,朕之第一子也。”这不单单再次违反祖制,更是绝无仅有的荣宠。
皇四子夭折,董鄂妃接受不了丧子之痛,不久后就病逝了。顺治坚持以皇后之礼入葬,再一次违反祖制。每次顺治批阅奏折的时候,都会想起曾经董鄂妃在旁侍奉,便悲伤得不能自已。
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一年之后,顺治也因病去世,追随他心爱之人去了。
(董鄂妃剧照)
三、宸妃
宸妃本名海兰珠,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了,虽然已经不是妙龄少女,但这并不影响皇太极对她的宠爱。
海兰珠一入宫,皇太极就封她为宸妃。“宸”的意思是“室之奥者,後人称帝居曰宸。”常常用来比喻帝王,而皇太极封她为宸妃,意思就是将她当作是皇后。而宸妃也一直位于四妃之首,仅次于皇后地位。
海兰珠的寝宫叫“关雎宫”,也是皇太极特意取名的,含义来自“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得出皇太极也是个浪漫的人。
(皇太极与宸妃剧照)
崇德二年,宸妃为皇太极生下皇八子,皇太极决定立他为储君。随即下令大赦,诏书中写道:“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诏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还特地举办大型庆祝活动,要知道前面7个皇子诞生,加上后面皇九子福临诞生,都不曾举办过庆典。
可能也是因为荣宠过盛,皇八子也没来得及取名,就夭折了。可以说宸妃这一点的经历,和后来的董鄂妃是极其相似的,而宸妃也和董鄂妃一样,由于丧子之痛,渐渐病倒了。
崇德六年,皇太极率领大军与洪承畴作战,双方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皇太极接到急报,说宸妃在宫中病倒。皇太极马上丢下数万大军,连夜骑马赶回盛京。可是还没抵达,就接到宸妃病逝的消息。
(皇太极与宸妃剧照)
皇太极抵达盛京,第一时间冲到关雎宫,看到宸妃的遗体,皇太极痛哭到昏迷。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皇太极都会因为想起爱妃,从而伤心到昏倒。
群臣担心他的身体,屡次劝说他要保重,但是皇太极自己却说:“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也就是说,当年父亲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伤心过,没想到如今会为一个妇人如此难过,可见连皇太极自己都没有想到,对海兰珠的感情会如此之深。
皇太极为了宸妃,也是屡次打破祖宗制服,在宸妃去世之后,他因为伤心身体也垮了。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
(皇太极剧照)
我认为皇太极与顺治的经历很像,宸妃与董鄂妃的经历也很像。不得不说父子俩,都是历代皇帝中的情圣。顺治完全遗传了父亲的痴情,雍正也继承了先祖的专一。清朝的皇帝不仅治国有一套,就连感情方面,都让人十分敬佩。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