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神一般的存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但有真本事,而且自我宣称也是非常有意思。在他没出山前,就经常拿着鹅毛扇,一面扇着,一面如此自我评价评:本人诸葛亮,才能跟管仲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何要自比管仲,而不去比姜子牙、李斯等名相呢?要知道,这管仲可是妓女的祖师爷的。其实,诸葛亮的这句话,里面的学问可太大了。
尚父姜子牙,辅佐两代周天子,生生开创出八百年大周朝天下。管仲跟姜子牙是没法比的。因他只把齐桓公辅佐到了春秋五霸的霸主,怎能跟周天子比较?
但这正是,诸葛亮的自我定位。
在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汉天子虽是傀儡,被曹操玩弄于鼓掌之中,但依然是皇上,这种情况跟春秋时代是非常一样的。所以诸葛亮自比管仲,首先就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辅佐着一位贤德之主,如齐桓公一样。不过,诸葛亮的这个追求,细究起来,其实也跟曹操差不多,都尊崇着汉天子干着自己的私活!
另外就是,让丞相这种官职,发挥出最大威力的就是管仲!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期的虽还有吕不韦达到如此高度,可惜吕不韦名声不佳。而管仲可谓是如当空之日月。所以诸葛亮自比管仲,也是考虑了这些因素的。蜀汉后期辅佐刘禅时,诸葛亮果然达到了管仲的高度。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管仲的结局非常完美,没有留下历史骂名!再看诸葛亮之前的其他名相,吕不韦、李斯、萧何,也就萧何能拿的出手,但比起管仲来,也是差得太多,最起码的就是,管仲活着的时候,齐桓公对他是言听计从。萧何呢,刘邦不是说过吗,萧何就是搞后勤的!就更不用说,最后跟吕后之间的那些事了,死后留下了历史的大污点。
所以诸葛亮自比管仲,可不是随便一说,那把鹅毛扇一扇一扇间,早将这些深藏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清楚无疑地表达出来,他只是在等一位能听懂的贤德主公,前来盛情相邀!
果然,皇叔刘备听懂了,带着关羽张飞,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了诸葛亮的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