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的日子里,我做了一系列纪念毛主席的节目和文章。
今天我们再关注一下黄克诚大将在1981年针对党内的一些否定毛主席、反对毛主席的潮流所创作的一篇文章。该文发表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发表之前,黄克诚还请几个部队的领导看了这篇文章,也呈报给邓小平同志审阅。
邓小平认为可以发表,但是他做了一个工作。那就是在发表之前先请
胡乔木
同志过目。胡乔木同志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毛主席的秘书,他对毛主席非常熟悉,而他拿到文章之后做了一点改动,您知道改动了什么吗?
胡乔木看过内容之后,首先做了一项修改,那就是关于西安事变的评价。胡乔木修改过的句子是这样的:
发生于1936年底的西安事变,通过和平解决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正确决策。
他还做了一个修改,则是将谈话内容中提到“毛主席”,改成了“毛泽东同志”。
关于西安事变的修改,黄克诚同志相当认同,但对于第二项修改,黄克诚不接受。
他认为还是用“毛主席”更好、更亲切、更自然
,毕竟大家平时都是这么叫的。
邓小平得知了黄克诚的想法之后,让相关人员将称谓改过来,随后这篇文章
《关于对毛主席的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
在《解放军报》发表。
一经发表,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因为在当时那个暗流涌动、“非毛黑毛”成气候的年代,
黄克诚大将的这篇讲话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阻遏潮流及反潮流的作用。
前不久,唐国强老师有一部很好的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上映,我特地参加了电影的开幕式,随后观看放映,影片让我备受感动。
1955年授衔反映了我军的正规化建设,黄克诚则是那批第一次授衔的开国大将
。
电影是好电影,很感人。可是听闻很多人没地儿看,这是为什么?因为院线行业的老板都是商业性的买卖人,不给钱就不排片。还有人大肆造谣抹黑司马南:都是因为司马南去了,所以大家就不看《开国将帅授衔1955》了。这当然是一些人有组织的、产业化的放出抹黑司马南的谣言。
不知您看到唐国强对这事做出的解释没有?
大概是缺5000万左右,因此院线不排片
。就是排片的话也是象征性地排一排,时间都非常“冷门”,且很边缘,想看的人没地儿看。如今电影市场就这个样子,关于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好电影,却这样被打入冷宫。
继续说开国大将黄克诚。1977年,黄克诚被任命为军委顾问,后来他出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看到有一些人宣传“只有抛弃毛泽东思想,中国才能得到发展”的言论时,他感到十分不满和痛苦。
黄克诚想不明白,他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来正确阐述这个问题,即使在因病住院治疗的状况下,他也没有放弃。
同年,黄克诚因病在301医院接受治疗。当时中央保健委员会的专家李炎唐来探望他。李炎唐说:“黄老,您最近气色怎么这么差?”黄克诚说:“我最近思考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可见这份思考非常消耗精气神。
后来,黄克诚出院之后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应邀前来发表讲话的他说到:“跟你们说,我为毛主席的去世感到深深的难过。庐山会议之后,你们知道我一直是蒙冤受难的,直到最近才被中央起复。像我这样的老同志还很多,
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有些感情是超越个人恩怨的
。”
黄克诚大将说这话的时候特别诚恳,那时候他已经78岁了,身体也不太好。他跟大家说:“同志们,因为身体原因,我本来不准备参加会议发表讲话的,但是有些话我必须要来跟大家说一说。”
他从土地革命讲到长征,再讲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总结说:
“在这些时期取得的成果和胜利,都离不开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他的贡献是巨大的,是其他人都比不上的!”
接着他强调,
毛主席的地位是由他的贡献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抹杀他对党、对国家的贡献。
黄克诚大将讲话的时候,全场爆发出了很多掌声。其中有一句话,掌声最为热烈。黄克诚说:
“如果有人说别人比毛主席高明,那就是对历史开玩笑。”
1977年恢复高考,我是恢复高考之后上学的第一届大学生。现在读这篇文章,我依然要为黄克诚大将鼓掌。
参考文章|温读·搜狐网
责任编辑|胡言李月谈
部分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