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落水,侍卫们见状,赶紧跳水将朱标救起。谁知,朱标被救上来后,朱元璋看到侍卫的穿着后,直接下令:拖下去砍了!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子。
朱元璋对他非常看重,在做吴王时,就已经确定,将来由朱标来接班。所以,他对朱标的教育、历练等方面都是非常看重的。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太子那个态度,简直让后面历代的太子非常羡慕。
1360年,朱标5岁时,李善长向朱元璋巨剑宋濂来当太子的老师。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学识渊博,后来因见元朝气数已尽,隐居山中。
朱元璋虽然是草根出身,但是他很好学,也很尊敬大儒。于是,他变邀请宋濂来到南京,教授朱标功课。
但同时,朱元璋也时常向他请教。
一次,朱元璋问宋濂,“先生觉得,朕作为皇帝,应该读哪本书?”宋濂想了想,给朱元璋推荐了《大学衍义》。
朱元璋随即命人,将这本书的内容刻在墙上,并在上朝的时候,让宋濂给自己和文武百官讲课。
而且,宋濂还会给朱元璋讲古代王侯将相治国理政的道理,朱元璋感慨,“卿可谓善陈矣”。
所以,朱元璋非常放心地让宋濂给太子朱标上课,而且从太子温文尔雅、尊师重道、兄友弟恭、慈和仁义地表现来看,可见宋濂是有大才的。
但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太子朱标却因为宋濂跳了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380年,御史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大怒。
可没想到,朱元璋只是草草审问了一下,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就将胡惟庸以“谋不轨”的罪名诛了九族。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审问的过程中,朱元璋竟然发现,宋濂的孙子宋慎被牵连其中。
朱元璋顿时怒火中烧,即可下令,“灭宋濂全族!”
马皇后知道后,赶紧跑过来为宋濂求情。要知道,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发妻,她说的话,在朱元璋这很有分量。
但也不知道怎么了,这次朱元璋虽然心中松动,但依旧没有更改命令。
这时,太子朱标也跑来为宋濂求情,“父皇,他是儿臣的老师,更何况他不知情啊,求您放过他吧。”
朱元璋一听,这气就更不打一出来了,自己这么做,究竟是为了谁,“等你当上皇帝,就可以改命令了。”
朱标一听,心中非常惶恐,但还是想救老师。于是,他走到湖边,以跳湖威些朱元璋。但朱元璋不为所动,因为他觉得朱标不可能跳。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朱标见到朱元璋的态度,竟然纵身一跃,跳入湖中。
朱元璋瞬间惊慌失措,“快,快救太子。”
侍卫们见状,纷纷跳进湖里,奋力将太子救了上来。
没想到,朱元璋一见这些侍卫的打扮,这火气顿时就上来了,“这些人官升一级,另外这些,拉出去砍了。”
此时,太子朱标转醒,听到命令也是吓了一跳,“父皇,他们救我上来,怎么能杀了?”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侍卫本就是保护我们安全的,在你跳下去时,就应当第一时间跳湖救人,竟然还有时间脱衣服,这要是耽误了,你就一命呜呼了。”
原来,这些侍卫跳湖救人时,有的侍卫竟然还在湖边把脱掉了衣服,才跳湖救人。这些人就被朱元璋划进了“不忠”的行列里,也是必死的行列里。
而且,他更觉得,这样的人,保护不了自己的儿子。
可见,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儿子是操碎了心。
其实,朱元璋帮朱标清楚障碍,让他能坐上皇位之后,顺遂一生,还干了许多找骂名的事。
比如针对“明朝开过六公爵”展开行动。
【宛若讲故事】
不过可惜的是,太子朱标终究还是没能继承皇位。
1392年,逐条视察陕西回来后,因感了风寒去世,年仅37岁。
朱元璋伤心欲绝,也许是爱屋及乌,随即便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只可惜,朱允炆这皇位也没能做多久,就被燕王朱棣夺了去。
朱元璋这位老父亲,为自己看重的儿子撑起一片天空、砍掉路上荆棘,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了,着实很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籍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