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曾任上海市长,官位最高达副总理,为何进入八宝山后又被迁出?
创始人
2025-07-18 18:02:44
0

他曾任上海市长,对上海经济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在去世后被葬在八宝山,为何8年后,又被迁出?其中有什么变故?

黄菊,1938年9月28日出生在上海。

黄菊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正是日本侵华最为激烈的时代,日本人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使得年幼的黄菊对中国有着独特的浓厚感情。

黄菊发誓自己以后要用小小的肩膀承担起中国的复兴,不再被外来侵略者肆意残害。

读书改变命运,年幼的黄菊知道自己现在年纪尚小,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黄菊在自己该沉淀的时候,沉下心来努力学习。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家国命运的责任感,黄菊丝毫不敢懈怠。

1956年9月,18岁的黄菊考上了清华大学,在选择专业问题上,黄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气工程专业。

其实黄菊的文学功底了得,在学校是最佳辩手的存在,思维活跃,有条理性,口才了得,父母希望黄菊选择文科专业,因为在当时选择了文科专业,出来后大概率是会做办公室的,更何况是清华大学这般高等院校。

但是黄菊不为所动,以天下为己任的黄菊认为,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工业,国家缺什么,自己就更应该主动去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而不是追求安逸的人生。

在学校读书的四年时间中,黄菊没有荒废时间,在学完自己的专业课后,还自己去图书馆钻研相关专业,把理论研究得透透的。

毕业后,他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毕业证,被分派到了上海的机器厂。

回到家乡的黄菊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建设自己的家乡。

黄菊在上海工作期间,发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根本不够在工作中使用,于是在下班后,会将工作中出现的疑惑记录下来,学习新的知识。

别的工人在偷懒时,他自己站在太阳底下,和工人们一丝不苟地盯着每一个螺丝,认真钻研,不断学习。

在自己的努力下,黄菊研发成功了新中国第一台可控硅电炉装置,黄菊的个人能力突出。

之后被提拔为厂长秘书,最后成为上海第一机电厂的副厂长。

在任职10年里,黄菊一直心怀百姓,考虑百姓需要什么,在得知工厂效率无法提升后,黄菊积极进行变革,推行工厂内部的重组,改善运营情况。

上海第一机电厂在黄菊的管理下,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工厂。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区之一,邓小平倾注了满腔心血,希望在上海能够推行市委换届的想法,以便培养一批大胆创新的年轻人。

1983年,邓小平在上海调研期间,发现黄菊很符合自己的要求,在对黄菊进行考核后,任命其为上海市委常务委员。

黄菊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还有着活跃的思维能力,在职期间,他主动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大大提升了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

仅仅过去八年,黄菊于1991年被任命为上海市长。

在刚任职上海市长时,不少人对黄菊的能力表示怀疑,但是黄菊用政绩给予了怀疑他的人们一个有力的回击。

当时正值上海面临着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工程,黄菊一度扎根在项目部,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最终,洋山深水港的建设仅仅用了10年就完成了,远远超过预期。

现在的上海浦东机场每天的客运吞吐量达到世界之最,可以说是上海的一个奇迹,这也与黄菊密不可分。

黄菊曾语重心长地对上海政府官员说:“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缺乏一个像样的机场,如果上海能够将浦东机场建设好的话,浦东机场将会成为上海的国际名片,还会为上海大都市造势

。”

黄菊不仅在语言上重视浦东机场,还体现在行动中。

为了建好浦东机场,黄菊去了浦东上百次,每次前去都能发现不同的问题,黄菊会立即提醒施工队进行整改。

除了大方面的整改,黄菊有一次发现了浦东机场的卫生纸没有即使补充,于是立即要求改善卫生纸的后勤部门,确保机场卫生纸的供应。

黄菊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在大事上提纲挈领,在小事上也亲力亲为。

黄菊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带动上海经济乘着这股东风扶摇而上,着力建设城市发展,推行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改善经济和城建的同时,不忘百姓的利益,改善民众疾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给上海民众一份满意的答卷,上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公事上严格要求的黄菊,在私事上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

在自己工作闲暇时分,黄菊会回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工厂,看望退休的工人和他们的孩子。

对于黄菊而言,这里不仅是上海的第一机电厂,更是他工作的起点,是一辈子的记忆,自己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对于工友而言,黄菊已经身居高位,是整个上海市的市长了,却还能如此平易近人,在工作闲暇时,常常回来看看他们,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凭借个人的努力,黄菊调离了上海,40年来,他为上海立下了汗马功劳。

黄菊于2003年任国务院副总理,成为副总理的黄菊在工作上更加卖力,恨不得将时间掰开用,他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始终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或许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黄菊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于2007年在北京逝世,时年69岁。

黄菊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希望死后,能够将自己的尸体捐献给医疗机构,提出希望自己的葬礼能够简单一些,不要铺张浪费。

黄菊生前官职国务院副总理,在其逝世后,黄菊于5月6日被安葬在八宝山

八宝山革命公墓有着严格的准入标准,根据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八宝山是一个能够使精神安宁的地方,只有对国家发展做出过特殊贡献的革命烈士和各领域的佼佼者才可以被埋葬在这个地方。

新中国的不少开国领导人就埋葬在这里,有贺龙、叶剑英、聂荣臻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流的鲜血足以让他们埋葬在珍贵的八宝山公墓。

埋葬在八宝山的除了革命先烈,还有设计了国徽和英雄纪念碑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些外国人也葬在这里,比如艾格尼丝,艾格尼丝曾经在抗战时期,用锋利的笔触还原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实况,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军队风貌。

黄菊的逝世,让上海的民众感到非常悲伤,黄菊是现代的党和国家的好干部,一生兢兢业业,在上海的40年工作有目共睹,独具上海人来说,黄菊葬在上海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八宝山安稳睡了八年的黄菊,却在去世八周年的这一天,离开了八宝山,他的骨灰从八宝山移至上海福寿园墓地。

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令他无比思念。

作为黄菊一生的挚爱,黄夫人自然也知道丈夫的心意与愿望,于是向中央做了说明,希望黄菊的骨灰能够移回上海。

如今的黄菊在上海福寿园墓地,可以听见深水港的澎湃水声,可以听见浦东机场的飞机轰鸣声。

黄菊生于此,长于此,奋斗于此,能够安葬在他有着深刻记忆与回忆的地方,看着他的故乡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想必是一件幸事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会尽可能多的去阅读大家的看法,了解大家的想法,并尽量去回复大家的评论,与大家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循环。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中国女篮半决赛对手确定!日本击... 北京时间7月18日消息,在今天进行的女篮亚洲杯半决赛资格赛的比赛中,日本女篮以77-62击败新西兰,...
原创 溥...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慈禧当政,最为可怜的还要数溥仪,在他的一生中,从出生开始就是已经是一个悲剧了,在...
原创 纣... 纣王天生明察敏捷,耳朵、眼睛都很灵,勇力过人,能徒手跟猛兽搏斗;智慧足够用来驳斥劝谏,口才足够用来掩...
原创 此...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共授衔了五十五位开国上将。而令人意外的是有一个上将,在被授衔后的第三年他主动辞...
原创 李... 导语: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在李宗仁逝世后,李宗仁的治丧报告就递给了周恩来。 周恩...
原创 古... 前言: 风沙漫天,天地茫茫,一望无际的大漠中, 千里寻敌无迹可寻 ,这本该是西汉将领最头疼的难题。 ...
原创 岳...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将这些人称为民族英雄,顶礼...
原创 苏... 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石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
考古发掘50年 秦兵马俑持续揭...   这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高级铠甲军吏俑(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新华社西安...
原创 夏... 夏朝是公认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权政治实体,不过,文献记载当中的夏朝和考古所呈现的夏朝其实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