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根本没怎么打过仗,萧何是怎么知道他有将帅之才的?
创始人
2025-07-17 22:02:41
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俗语相信大家没少听过,关于这个典故中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萧何”又是何许人?说出这句话的人又是谁呢?

萧何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臣子,这句话的典故则出自刘邦的大将军韩信。韩信原本并不受刘邦重用,即便是从项羽那边投奔过来也只是被分配了一个小官,是萧何慧眼识珠才不让白璧蒙尘。

但是,就算刘邦在项羽手下讨过生活,他也从未领兵打仗过。在不被刘邦重视以后,韩信带着遗憾准备离开,萧何月下追韩信回来才让其被重用。萧何是如何知道,韩信有领兵打仗的将帅才能呢?

月下追韩信

韩信是何等人物,他是汉初最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素来有军神之称。但是这样一个人才却在项羽处被耽搁,直到后来他加入了刘邦集团,才开始渐渐展现出他绝佳的军事才华和领兵打仗能力。

韩信最开始加入刘邦集团的时候,刘邦因为一些原因并不重用他,而是把韩信打发去管仓库。在上任过程中,韩信犯法差点被害死,临行前遇到了夏侯婴,通过夏侯婴韩信认识了萧何。

萧何见到韩信以后,也没有着急把他引荐给刘邦。而是在一次一次的谈话中最终知根知底,韩信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向萧何展示了自己“国士无双”,让萧何对其刮目相看。

虽然萧何极力将韩信引荐给刘邦,然而当时的刘邦处于一种颓废状态,对萧何的话也是敷衍至极。韩信眼看自己继续蹉跎在刘邦的集团之中,或许可能就此错过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决定出走。

然而萧何对韩信十分重视,在听到韩信将要离开刘邦集团的时候,便骑马去追。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韩信回来以后,刘邦很快与他相见,在谈话中刘邦对其十分赞扬,韩信自此被重用。

拜至大将军

《汉书》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项羽把刘邦封为了汉王之后,刘邦很不乐意,于是打算让自己的将领们去攻打项羽。樊哙等将军们居然劝说刘邦留在蜀中做汉王就得了,这也让刘邦十分苦恼。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为什么刘邦的将军们不愿意攻打项羽。却给了后世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刘邦集团的将军们安于现状不肯打仗,这在行兵打仗中可以说是大忌。

而且在这个故事的尾声中,就连萧何都站出来说现在攻打项羽,除了全军覆没身死沙场,再也没有第2个结局。萧何凭什么会断定刘邦现在攻打项羽没有任何好处呢?原因就在于将军们不肯打。

也正是因为刘邦的将军们不敢打,所以萧何会断定刘邦如果此时攻打项羽必然会失败。在去往蜀中的路上,萧何开始留意将军人选。若是有中意的人选,萧何便会引荐给刘邦,让刘邦任用。

如此一看,刘邦之所以如此重视韩信也就不是没有原因的了。刘邦求贤若渴,他的手下必然不能像项羽那样只有一人可用。而且刘邦需要用韩信来威慑昔日跟他出生入死的将领们。

刘邦越是重用韩信,越是在给昔日那些山野村夫出生的将军们下马威。这些将军们仗着自己劳苦功高,开始一味地享受现有的安逸生活。这对于有着大志向的刘邦来说是相当不利,而韩信就是刘邦的突破点。

毕竟汉军是刘邦的汉军,而不是他们将军们能够肆意妄为的地方。刘邦作为集团的最高统领者,他想让谁上战场就让谁上战场,他看谁不顺眼就让他远离战场永不再任用,这就是帝王之术。

至于萧何为什么要举荐韩信,也有因为萧何需要壮大自己势力的原因。刘邦是从沛县发家,一开始需要武将的能力,文官便被耽搁下来。萧何通过自己的能力坐稳了刘邦秘书一职,却不被武将们认可。

当时论功行赏时,刘邦提名萧何第一,那些武将们便十分不满。虽然萧何长期在军中为他们提供后援力量,但是说到底萧何还是文官,也融不进他们的小圈子,这才需要韩信来做自己人稳固他在军中地位。

然而韩信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战役功绩,萧何到底是冒着多大的风险,才能将他推举为刘邦新任大将军?而萧何又是如何得知,韩信有着不输于他人的军事才华呢?

多方面考察

萧何在多方面考察韩信以后确立了他是一个可以值得托付的人才,这才将他举荐给了刘邦,从而替刘邦打下了汉室天下。然而韩信在结识萧何以前,不过是被夏侯婴抬到了治粟都尉的位置。

治粟都尉,这个名头听上去特别厉害,但是其实也就是管理汉军吃饭问题的官职,简单来说就是粮草管理人员。要知道在古代并没有什么先进的科技,一切粮草都要靠后方支援。

韩信在粮草方面可以说是得心应手,要知道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供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且不管韩信有没有统帅全军的能力,单凭他粮草供给方面。至少不会让全军乱了阵脚。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韩信并不是什么出入战场的菜鸟。他在加入刘邦集团之前,曾经效力于项羽麾下。韩信怎么说也是一个武将,跟随项羽多年,不可能一仗不打留守军中。

每一次项羽要打仗的时候,韩信总会在项羽身边给他意见,不过项羽从来没有采纳便是了。这样一个韩信,怎么可能只是无名小卒。不过他在项羽身边始终不得志,这才有了投奔刘邦的想法。

韩信是一个可以商议大计的将领,他果然没有辜负萧何和刘邦的期望,在数次战役中展现出了自己不被重视的优点。最终韩信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对于萧何也是抱有强烈的感激之情。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拥有军神之称的韩信,最终也被极力举荐自己,让自己得以施展才华的“伯乐”萧何设计,最终死在了长秋宫,但是若无萧何昔日大力举荐,断不会有今日韩信。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罗... 一.行省的设立与治理 1.原住民藩属体系 藩属体系是莱茵边境建立之初最基本的政治统治形式。在罗马统治...
原创 罗... #头条创作挑战赛# 1815年6月15号,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小镇爆发了一场影响欧洲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是...
原创 清... 有读者私信御史,希望能了解清代有关告御状方面的内容。告御状是个通俗的说法,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出现得比...
原创 王... 王安石和苏轼生于同一时代,同为“唐宋八大家”,都是有名的才子。但两人的性格却是天差地别。 王安石刚正...
原创 晋... 晋国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诸侯国,它地处中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多次打败秦国和楚国,只是后来晋...
原创 美... 纵观世界地图,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以盎格鲁萨克逊为主要人种的,所谓的五眼联盟国家,即:英...
原创 刘... 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名气很大,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作为朱元璋的第一谋臣,他不光文韬武略,决胜千里之...
原创 诸...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充满了谋略和战争的风云。然而,即便是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最为耀眼的光芒也不得不提...
原创 临... 引言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明大节于当时,立青风于身后。 意思很简单,他认为只有生前深明大义,去做出一番...
原创 武... 文/宇宇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发生在武松身上。 从狮子楼到鸳鸯楼,时间并不长,主角都是武松,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