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守阳
龙门派第八代弟子、明代后期内丹家
伍守阳 (1574—约1644),原名阳,字端阳,自号“冲虚子”。江西南昌县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为明代后期著名内丹家,内丹清修派的集大成者。伍氏主要著作为《天仙正理直论》、《仙佛合宗语录》。清代以后伍氏一脉以“伍柳派”名世。 本为儒生,兼通佛学。曾得曹还阳“仙佛合宗全旨”,又师李泥丸,赵真嵩、王常月,成为清朝初年龙门派的中坚人物。曾隐居王屋山,后传授内丹术给柳华阳。曾遍考仙圣之书,人称其“由儒悟道、因道证果”,著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
冲虚真人(伍守阳)修行图
伍柳派主张
伍柳派在修持丹法上主张仙道为宗,佛法为用,仙佛合宗。既论证《黄庭经》、《胎息经》、《坐忘论》,又引佛教《楞严经》、《大般若经》、《华严经》,仙佛合为一体。强调修丹只用先天,忌用后天,尤重“一点真阳”之先天祖气的炼养,任为内药、外药皆原本先天祖气,所谓外药,是指“祖气从生身时,虽隐藏于丹田,却有向外发生之时,即取此发生于外者,复返还于内,是以虽从内生,却从外来,故谓之外药。所谓内药,是指采外药炼成还丹大药,“全不著于外,只动于发生之地,因其不离于内,故谓内药。”《天仙正理》。外药为生而后采,内药为采而后生,实止此一气而已。
伍柳派特点
伍柳派丹法修炼比北宗详细复杂,他对炼己,药物,鼎器,火候,效验,任督,防危,以及伏气,胎息,真意,大小周天等均作详细指点,为学修伍柳派内丹功法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
伍止渊(1896~1966),法名诚鼎,道号陵源子,城内作善巷人。著名道教人士。
伍止渊本尊
- 早年经历:伍止渊少时患肺痨,久治难愈,遂始习气功。20岁时在宁波佑圣观出家,拜全真龙门二十三代梅宗林为师。21岁时曾入定21日,此入定时间之久在近代较为少见。
伍止渊大师修道故居
- 修行与成就:
- 考戒获誉:民国14年(1925年),于湖北长春观考戒,伍止渊获得第一名,被授予“妙道大师”称号。
- 气功治病:民国19年,他对诸医无效的肺结核患者施行气功,病人当日止血,2年后不药而愈。次年,他在方山下童桥里办追源学社,每周讲授1次气功,2个多月治愈肺结核患者二三十人。同年,他在九峰桃花潭畔建小玄都观,并任住持。民国22年9月,县城仓头街大火,伍止渊与许某从上海筹募,购置消防车1辆以作公益事业。同年,他还任委羽山大有宫监戒大师,为八大师之一。民国25年,任天台山桐柏宫盟鉴兼住持。
伍止渊气功功法以清静无为、反本归原为主导,继承并创新了全真内丹炼养方法,名重一时。他授传百余人,有的成为气功大师和道教学者,其传世的“虚实静功”系内丹经典传承。他将人生分为“先天之先”“先天”“后天中的先天”“后天”四个阶段,在练功方法上则分为人元阶段与地元阶段,人元功法分收心功、合一功、桃康功、入中功等四套功法。
著有《静坐却病生理学》其在道教修行、气功功法以及对地方公益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在当时的道教界和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伍魁——伍氏易筋经创始人
伍魁与发妻柳氏
伍魁,爱国人士,义和团将领,生卒不祥。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漫游南方,开馆授徒。
伍魁所传的“伍氏易筋经” 简单易学:运动量不大,即使是老弱妇孺练习一趟也不会觉得疲累。
- 重点锻炼上肢:只练上肢,不练下肢及躯干。通过从肩关节到上臂、肘关节到下臂、腕关节到指关节的张弛伸缩锻炼两手筋络。若能坚持天天锻炼,上肢力气增大较快,且在熟练基础上结合气功的“意守丹田,以意导气,以气推力,握时吸气,松时呼气”,还能治疗上肢的风湿性痹痛。
- 增力不增肌肉:练功后上肢力量增加,但肌肉不明显增长,其力量藏于筋骨而非肌肉。据说伍魁力气很大,能推倒一头牛,却是瘦骨嶙峋之人。
- 特定练功时间:规定在黎明前,面向东方。男青年若患有梦遗症,则需提前在凌晨3-4时之间起床演练,长期坚持可不服药而使宿疾自愈。
伍明(1981— )蒸湘区武术协会会长
伍氏易筋经非遗项目申请人,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体育气功研究院,上海气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现兼任衡阳市关工委运动智能发展中心主任。
伍明致力于推广传统武术和养生文化。他开设了站桩培训班,分享站桩补气法,通过简单的六步引导人们进行养生锻炼。此外,衡阳市科学健身基地还设立了伍明老师站桩工作室,为广大桩友及健身养生爱好者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他还在衡阳市老干部大学担任气功保健系的教师,教授站桩的基本知识、技巧、正确姿势、呼吸方法等内容,以帮助学员达到身心放松、气血通畅的效果。
伍明积极探索武医融合,认为武术与医学结合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医疗保健功法。他通过推广“伍氏易筋经”,创办武术内功养生研修院,并在衡阳市全民健身中心创建武医结合的功夫推拿工作室。
伍明会长练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