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些媒体说毛主席建国后生活很艰苦,他的秘书说:不符合事实
创始人
2025-07-17 07:31:59
0

毛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同时也是节俭的一生。

毛主席生性豁达,对物质享受从来不讲究,吃穿住行都不求有多好,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不过,有些媒体把他描述成了“苦行僧”,连一丝一毫的物质享受都没有,那就有点太过了,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这几年看过将近100本关于毛主席的各类图书了,有一些确实写得过于“神化”,比如说毛主席为了与全国人民一起渡过难关,

“七个月不吃一口肉,一个月不吃一粒粮食,天天都是用青菜充饥,全身都浮肿了。”

毛主席有一位英语老师、国际问题秘书,叫林克,建国后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2年,还经常在毛主席家里一起吃饭,对毛主席的生活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关于上面提到的那几句话,林克也看过,后来对记者说:

“毛主席一生简朴,但绝不是苦行僧,现在有人把他写成像苦行僧一样,甚至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还说他在三年困难时期20多天不吃一颗粮食,长期吃野菜和菠菜充饥,还得了浮肿病,我看到很多书都这样照抄。我那时候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为了弄清楚,我还专门打电话问当时给毛主席做保健的医生和护士长,他们说,根本没有这种事,如果我们让毛主席得了浮肿病,那我们就犯了大错误,是严重的失职,中央也不会允许。”

确实,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领袖,为了保障他的生活,中央给他专门安排了保健医生、护士长,还有专门的厨师,都是非常专业的人才,确保毛主席的身体健康,就是他们的“政治任务”,怎么可能让毛主席吃那么多苦呢?

比如毛主席的专职厨师程汝明,在进入中南海之前就是全国数得着的顶级厨师了,从1954年开始给毛主席当厨师,一直干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足足为毛主席做了22年的饭,对毛主席的饮食,自然也是最有发言权的。

据程汝明介绍,自己当年进入中南海时,心里既忐忑又兴奋,忐忑的是毛主席这么大的领导人,什么没吃过?口味儿肯定非常刁,自己做的菜能让他满意吗?兴奋的则是他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有点自信的,肯定要使出看家本领,为毛主席做好服务!

但是,等到了毛主席身边后,程汝明却发现,自己的这两个想法通通用不上!

一是因为毛主席对饮食很不讲究,基本上做什么吃什么,很少挑剔,二是毛主席不喜欢吃太过复杂和贵重的东西,甚至有些抵触,所以,程汝明精心准备的那些“大菜”,毛主席很少吃,反而是那些随便做的家常菜,毛主席吃得很香。

当然,毛主席自己不讲究,程汝明可不能不讲究,保证毛主席的饮食健康就是他最大的任务,因此,他还是一点也不敢马虎的,毛主席喜欢吃红烧肉,喜欢吃鱼、吃鸡、吃辣椒,程汝明就会变着花样地做,确保毛主席每次都能吃饱、吃好。

在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确实要求过不再吃肉,但他的身体健康还是有保证的,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毛主席身体健康,就能带领大家走出那段困境!

所以,在那段时间,毛主席的饮食确实比平时简单了许多,但营养还是比较丰富的,并不像有些人写得那么夸张。

还有穿着方面,有些媒体说毛主席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接见外宾的时候,还得有人在旁边经常提醒着他,动作不要太大,免得把衣服撑破,脚也要一直往里收着,因为袜子上有破洞,让外宾看见就不好了,诸如此类。

但是,据林克回忆说,毛主席虽然穿衣服很节俭,但也不至于这么艰苦,而且毛主席接见外宾是很讲究礼仪的,不可能穿着破衣服、破袜子就去了。

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描述,林克生气地说:

“很庸俗,完全不真实!为什么要让毛主席见外宾时穿着带洞的袜子?你的责任心哪里去了?不是说对工作完全负责吗?这等于自己把自己否定了!这些事别人不注意,还可能当笑话,觉得很有意思,可是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就觉得这太不负责任了,怎么能这样做呢?”

还有人说,毛主席的一条毛巾被盖了几十年,已经破了几十个洞,毛主席也一直没有换。

对这个说法,林克也辟谣说:

“有人说毛主席的毛巾被有几十个洞,一捅就破,哪有这事?旧毛巾被确实是有,但没有那么多洞,这样的毛巾被还能让他睡好觉吗?毛主席习惯盖毛巾被,冬天也不盖被子,就盖四层毛巾被,这样比较贴身、舒适。他的屋子是恒温的,不会着凉。那些书上的描写是夸张和离奇的,很不真实!”

最后,林克说:

“也许有人觉得把毛主席的生活说得越艰苦,他的形象就越高大,但他们不懂得,夸张和失真的描述只会显得荒唐可笑。……我认为,毛主席真正伟大的品德在于他自觉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时时关怀着群众的疾苦,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并且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

对这些事,您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我所知道的毛泽东——林克谈话录》《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学者名人访谈录》《平民毛泽东》)

#历史开讲#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据南昌地方志专家考证,南唐曾经将都城定在了洪州府(即今南昌),皇宫便在今皇殿侧附近,这样的发现让很多...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政权,也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的封建大一统政权,享国268年。 ...
原创 明... 明朝二百余年的历史,终结于农民起义军的铁蹄之下,而乱臣贼子,贪官恶吏,皆为误国亡国之徒。 明朝灭亡后...
原创 说...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看到的毛泽东主席的照片,往往都是他中年和老年时期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毛泽东主席伟...
原创 2... “郑和曾两次到达非洲……更确切地说,他到达了竹布,这是一个未知的地方,也许位于现索马里朱巴河河口;到...
原创 被... 引言 在一个非洲小国,曾经发生过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种族屠杀,平均每天杀光一万人,整个国家在三个...
原创 骑...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基于封建制度的兴起和建立,诞生了一种骑士制度,他们历经千年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的今天...
原创 身... 吕不韦,为秦国统一天下作出过重要贡献,然而,秦王嬴政亲政后,吕不韦的下场却很惨,全家皆遭诛杀。最主要...
原创 喋... 秦赵长平之战,堪称是整个战国时代的巅峰之战。同时也是白起的封神之战。 此战在历史上还留下一个著名典故...
原创 民... 民国时期,不少大师级的人物,都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自然是不愿意接受旧时代思想的,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般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