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老丁叔曾和分享了1942年2月初成立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旗下的港龙大队的主要领导,现在再和大家说说在同期成立的惠阳大队的主要领导都有谁?后来的结局如何?
惠阳大队是以“虎门队”和惠阳短枪队为基础组建的,主要领导分别是:
惠阳大队的大队长叫彭沃。
彭沃是广东海丰人,1915年出生。在他们家族有七位革命烈士,父亲、大哥、二哥、嫂子还有三位堂兄弟,他也在1930年参加了红军,在红军第四九团、西南医院、红二团担任宣传员、医官,后来在战斗中与部队失散,流落到香港以捕鱼为生。直到1937年才与组织取得联系。
1938年10月,彭沃随曾生回到惠阳,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先后任特务队(警卫队)队长、第四战区东江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第一中队队长等职。1942年春,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惠阳大队成立后,任大队长。后任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两广纵队第一团团长等职,参加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大校。后按正军职离休,1992年9月逝世,享年77岁。
副大队长叫高健。
高健,原名
高天眷,
高健这个名字是他在1946年随东江纵队北撤时改的名。
高健是惠阳市淡水镇常柏田村人,1912年生,曾任小学校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高健创立高柏田村抗日游击队。1938年10月12日,日寇第一次在大亚湾登陆,淡水沦陷后,高健的这支游击队当夜就在黄皮径伏击日军,打响了惠宝人民抗战的第一枪,同年12月,在日军撤出淡水之际,高健又率领弟弟高固和堂弟高宏、高乔、高远等四个游击队员突入淡水镇,捣毁了日军设在淡水的伪维持会,当场处决了伪警长罗贤,随后捕杀了汉奸吴带,迫使伪维持会长曾庚在惊慌失措的出逃中摔死在万年坑,留下了“高家五虎将大闹淡水维持会”这段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惠阳大队成立后,高健任副大队长、大队长。后任东江纵队第七支队支队长、两广纵队作战科长、参加了解放广州战役和抗美援朝。后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83年按正军职离休。
政训处主任叫叶锋。
他也是惠阳淡水人,1916年出生,中学时期参加声援北平一二九运动被捕,后去香港,1936年入党,抗战时期回乡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先后任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团长、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民运部部长。惠阳大队成立后,任政训处主任。后任东江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处主任、东江行政委员会副主任、东江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等职。2014年3月5日去世,享年98岁。
上面介绍了惠阳大队的大队长、副大队长和政训处主任等人,那么他们的政委是谁呢?
他们的政委叫谭天度。
在广东革命的早期,有著名广东“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还有就是惠阳大队的政委谭天度,他们都是我党“一大”时期的党员,资格最老,名气最响。
谭天度,生于1893年4月,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0年参加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我党1921年成立后成为首批党员。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参加了如省港大罢工、南昌起义等,多次遭反动当局的关押。
抗战期间,谭天度先后任东江军政委员会委员、惠阳大队政委、东宝行政督导处主任等职。在他担任中共惠阳前线工委书记
期间,谭天度曾领导第大队第一中队、惠阳短枪队、茜坑马鞍岭及塘埔抗日自卫队,在惠宝边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拓坪山抗日游击基地。1949年撤离至香港,做国民党上层的统战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谭天度先后任
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谭政委不但有名,而且还特别高寿,一直活到了1999年去世,享年106岁。
他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见证了中国人民富起来、见证了香港回归等重大历史大事件。
在谭天度老人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的长寿秘诀,他说就三条:
1、什么都要吃,但是什么都不要多吃;2、越是“好东西”,越不要多吃;3、尽量多在家里吃,少在外边吃。这是针对饮食方面的,但真正使他长寿的是坚持锻炼身体,坚持用脑,以及保持乐观精神。
惠阳大队成立后,积极投身抗日对敌斗争。
1942年4月19日,在沙鱼涌击退了乘船登陆抢掠的日军。5月上旬,袭击了日军在沙头角附近的军事哨和沙头角日军营房。第二天在沙头角至盐田中间的九径口,阻击企图报复的日军,毙敌10余人。5月14日,在铜锣径对运粮的日军进行伏击,打死日军15人打伤日军20多名,打死战马31匹,缴获3匹。这场伏击战被当地人誉为华南地区的“平型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