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31毁灭的最后三天里,日军都干了什么?日本老兵写下了亲身经历
创始人
2025-07-16 13:32:33
0

工藤三郎

是日本731部队的一个日本兵,731魔窟毁灭时他侥幸逃得一命,他目睹了日军在最后三天时间里的疯狂挣扎。

1945年8月,日军战败已成定局。苏军集结百万大军准备灭掉关东军,731魔窟的日军如临末日。8月10日深夜,石井四郎召集各部部长开紧急会议。

石井四郎丧心病狂地提出,为保住731部队的秘密,731所属的2000多名队员及其家属,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国劳工,知晓日军秘密的中国翻译都应该全部死掉。

日军及其家属服毒自杀,对中国则人毫不客气地全部杀掉。

石井四郎的这一残忍主张,遭到了各个部长的强烈反对。日军第一部部长菊池少将认为,731部队的队员及其家属应设法营救回国,至于对待中国人另作别论,但也不必全部都杀光,有些人暂时还用得上。

石井四郎一向嚣张跋扈,此时的他不敢过度激怒手下,以免发生哗变。石井四郎放弃了杀掉所有人的计划,

但对于中国人则毫不留情

,任由日军各部自行处置。

日军首先要杀的人是中国翻译,这些日军昔日的走狗鹰犬,现在到了“走狗烹”的时候了。他们对731的秘密知道得多一些,留下来将会给日本带来后患。

有些中国翻译早有警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跑了。唯独与宪兵室的春日中一是拜把兄弟的

李初亭

没跑。

李初亭这个走狗,平日里作恶多端,为虎作伥。在此危难关头,他认为日本人不至于背信弃义对他下毒手。

但是他打错了算盘,低估了日本人的冷血和残忍。

8月11日清晨,春日中一和劳务班班长工藤三郎,带着上司的密令去找李初亭。春日中一敲开了李家的大门,李见到他的日本义兄前来,笑着赶紧迎接。春日中一用中国话说:

“石井部队长请你去一趟,有好事找你。”

李初亭听说有好事找他,心里盘算着日军可能要带他们一家去日本了,心里顿时美滋滋地。他满心欢喜地和春日中一走了,他的老婆孙爱珍曾劝他赶紧跑路,结果被他断然拒绝。一个小时后,从日军731本部大楼传出4声枪响,李初亭被埋伏在院子里的日军当场打死。

在日军杀死中国翻译的同时,731牢房里被用来做实验的“马鲁达”(中国人),惨遭日军残忍屠杀。这些被日军抽血、做毒菌实验的中国人,早已经被

折磨得只剩下一张皮、一口气

,但是凶残的日军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工藤亲眼目睹了日军屠杀“马鲁达”的惨状,

他在日记中写道:

到处都在杀人,由于要杀的人太多,为了加快杀人的进度,采取了用毒气杀人的方式。有的“囚犯”拼命地挣扎着要冲出来,但是重机枪朝他们进行了疯狂扫射。

杀死这些“囚犯”后,我们将尸体扔进大坑中,浇上汽油焚尸灭迹。由于尸体太多,摆了好几层。由于逃跑心切,短时间内未烧透便匆忙地用土把尸体掩埋上。但是军官们觉得不彻底灭迹,会招致严重的后果,于是又

下令把尸体挖出来,进行第二次焚烧。

对于二次焚烧的惨状,工藤写得很详细:

许多尸体没有烧透,尸体漫出土坑。还有许多尸体,无法处理了。一些烧得半生不熟的烂肉,和到处烧得糜烂的脏腑,简直叫人无法收拾。

还有仍带着像活人的眼球,烧剩下的半张脸。碎骨烂肉裹着血泥,满地都是。我的精神当场麻木了,就像疯子一样失去了知觉。

对于还有用的中国人,

日军暂时不会杀死,而是压榨他们到最后一刻。

当11日撤退命令正式下达后,日军开始忙乱地做着逃跑的准备,逼迫中国劳工帮助他们逃跑。

8月13日,铁路专用线上甩进了一列闷罐货车,日本人集中了几十名中国劳工,迫使他们往火车上装上大米、白面、豆瓣酱、酱油、白糖、罐头和一些衣物,甚至还有备用的铁管,锅炉等物资。

当天下午,日军家属冲到小卖部抢购逃跑时用的必需品。日军的食堂里正在开足马力准备食品,日本兵用刺刀逼迫做饭的中国劳工不准逃跑,让他们加班加点地给他们赶蒸馒头。因为做的数量大,面来不及发酵就做,

蒸出来的馒头都是硬的。

工藤咬着一个硬硬的馒头,嘴里怒骂着中国劳工,心里盘算着如何将他们杀死。此时整个731基地陷入了全面混乱,杀死中国劳工的事情只能丢在一边,他赶紧朝乱糟糟的基地内部跑去。

731部队的营区里已经乱了套,日本兵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窜来窜去。教育队的学员们正在打包逃跑,屋子里弄得乌烟瘴气。办公区、宿舍区里,

吵闹声、谩骂声、哭嚎声

连成一片。

医院里的轻患者,不顾病痛奔回宿舍准备逃离。病重患者,躺在病床上,看着床头上的一小瓶氰化钾流泪,有的在绝望地哭嚎。

傍晚时分,工藤到医院去找人时,整个医院已经一片狼藉,

走廊上、病床上、院子里服毒自杀的伤兵死了一地。

日本妇女们肩扛行李,手拎包袱或扯着小孩,鬼哭狼嚎地涌向铁路专用线,一窝蜂似地往闷罐车上拥挤,为了争夺一块立足之地而吵闹打骂起来。日军提前制定了乘车计划,但日本兵及其家属都害怕被抛弃,拼命地挤上每一列火车。

这样的火车开出去了几列,但还是有不少日本兵及其家属没有挤上车。石井四郎在撤退前下了一道命令,将航空班的大部分飞机全部烧毁,仅留下两架运输机。大撤退时,石井四郎带着他的家眷和手下高官们,早早地坐上运输机,从容地离开了731基地。

老狐狸石井四郎极为阴险狡诈,他担心部下在半路要了他的命,早早让女婿

增田义穗少佐

藏了一架运输机。他和家眷们独占这架飞机,由女婿亲自驾驶着飞机逃回了日本。在他的身后,丢下一大堆逃不了日本兵及其家属。

那些坐不上飞机,又挤不上火车的日本女人,顾不得地上的泥水,一屁股坐在地上绝望地放声大哭起来,有的日本人看实在无法逃走,只好另找活路。不少日本女人被抛弃后,

嫁给了当地人。

一些下级军官则走投无路,

在地下室、仓库里自杀身亡。

哈尔滨光复之后,当地百姓从731遗弃的一个仓库里,找到了三个日军尉官的尸体。他们服下了剧毒,

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日军731本部彻底崩毁,其余支队的命运也是如此。驻扎在海林镇北的第643支队,在8月10日—13日烧毁了几百吨细菌生产设备和材料后,与162支队一起向西逃窜。这队日本兵,在路上遭到苏军截击,

苏军连投降的机会都没给他们

,几乎将他们全部打死,

弃尸荒野之上。

第673支队的支队长西俊英中佐,企图与驻地日军一起退至大兴安岭林中,以便作垂死挣扎。西俊英给每个人发了一份毒药,让他们在被苏军俘虏时服毒自杀。

这个支队的日本兵却没有按照支队长的意思办,他们主动向苏军投降,

保住了一条小命。

1945年10月,工藤被苏军俘虏后转交给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工藤从被俘的同伴嘴里,得知了其他支队最后被灭的命运。1956年6月,工藤等1100多名战犯被释放回国,他将

这段经历写进了罪供状之中,留在了中国的档案馆里。

从8月10日到13日这三天时间里,工藤写下了日军最后的

挣扎,死亡、灾难和残忍

。工藤三郎的日记每个字都是血淋淋的,他真实记录下了那段黑暗、血腥的历史,记录下了日军穷途末路时的狼狈、凶残和狠毒。

几十年过去了,工藤三郎的日记读来依然令人发指。历史不容忘记,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不能忘记日寇的凶残和先辈们的壮烈……

相关内容

“首发”“首秀”“首展”落...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朗新科技集团发布AI能源大模...
2025-07-17 00:39:49
两大板块短期销售承压,新疫...
7月14日,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泰生物”)发布公...
2025-07-17 00:38:57
机构席位卖出469.57万...
每经讯,2025年7月1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方盛股份(832662...
2025-07-17 00:38:35
原创 ...
7月1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荒漠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史上最硬核的时刻...
2025-07-17 00:37:48
聚焦主业 紫江企业筹划转让...
7月15日晚,紫江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
2025-07-17 00:37:48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
链博会的“链”,是全球伙伴手拉手的纽带。这条看不见的“链”,一头扎...
2025-07-17 00:37:14
原创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经历过一个 经济过热 的时期,彼时豪横...
2025-07-17 00:33:55
原创 ...
文|嘉生 编辑| 木易历史 ?——【·前言·】——? 缅甸殖民时期...
2025-07-17 00:33:50
原创 ...
引言 衣冠南渡的历史背景包括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025-07-17 00:33:46

热门资讯

侯宗原国学:《易经》在不同时代...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自其诞生以来,《易经》在不同时代经历了传承与演变...
原创 北...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明... 有人认为澶渊之盟是有一定正面意义的。但这一点,很多人想必是不同意的! 因为正是这一个“宋军敢打、而君...
原创 五... 马希广马希萼时期南楚行势图 南楚行政区域 1 马希范薨,虽然马殷三十多个儿子,按照马殷规定的兄终...
原创 要... 说到名著,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了。众所周知,它是由罗贯中执笔的一部精彩的小说,是根据三国历...
原创 孔... 咱们小时候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孔融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可你知道吗?长大后的孔融可没那么“谦...
“漫步中国·郑州行”中非媒体联... 商城古巷品茶香 市井烟火韵悠扬 “漫步中国·郑州行”中非媒体联合采访活动走进管城 9月4日,“漫步中...
原创 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亶父简介: 公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商朝武乙时期周部落首领...
原创 明... 阅读文章前,劳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更好的参与分享和讨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明朝时期,...
原创 赵... 在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但有一位将军却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他被誉为“浑身都是胆”,在战场上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