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他是近乎完美之人,他与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他的存在使清朝延续几十年,是晚清的一大功臣。
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这样评价他: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毛主席称他完美之人,有人说孔子被称为“圣人”,那曾国藩可以称为“半个圣人”。他到底有多厉害?但人无完人,曾国藩也有错误的时候,也有污点,今天带大家全面了解曾国藩:
曾国藩的出生背景及早年经历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出生在湖南湘阴县(今湖南娄底双峰县)的一个农耕家庭,他祖上没有人当官,他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
据说他的出生,还有的一个传说:说曾国藩是巨蟒转世,将来必有大出息。他的祖父在曾国藩快要出生时,那天晚上做梦梦到有一条巨蟒缠绕院前的一棵大树上,第二天早上看时,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出生后的曾国藩得了一场皮肤病“牛皮癣”,后来就传开了,认为他是巨蟒转世。
曾国藩作为家中长子长孙,自然受到家庭的宠爱,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但他天资一般,考了好几次才考上秀才。虽然他天资一般,但比常人更努力更勤奋,所谓“勤能补拙”。
艰难的考第之路
曾国藩全家人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光宗耀祖,学而优则仕。带着全家人的期望,他踏上艰难考第之路。
那时候考取功名,要经过很多的考试。1832年,21岁的他终于考取秀才,这只是成功第一步。在1838年,曾国藩才考中一个进士,但他并满足,继续深造,转战到长沙准备考乡试,一路考到京城殿试。当时的道光皇帝看曾国藩这么卖力考取功名,就封他在京城翰林院庶吉士,当个文官,曾国藩也从此走上仕途。他艰难考第之路,终于有所成。
北漂做官十年,平步青云,官至二品大员
1838年,曾国藩当上京城翰林院庶吉士,就一直在京城当官,没下过基层。凭借他的努力,他的修养,深受道光皇帝的赏识,十年连升七级,官至二品大员,可谓是平步青云,逐渐走上晚清的政治权力中心。
在这其中也得罪过不少人,后面幡然醒悟改变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使他得以善终。
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屠杀无辜百姓
曾国藩因家中父亲病逝,离开朝廷回到家乡。道光皇帝死后,咸丰皇帝即位,也就是这一年(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起义。
刚上位的咸丰皇帝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动,有点不知所措。当时的清朝腐败不堪,军队涣散,毫无作战能力,很快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咸丰皇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下诏全国组织民兵共同抵御太平天国运动。
很快这诏书就到了曾国藩的老家,曾国藩身为文官,这时他也要考虑带兵打仗。他“就地取材”,发动组织当地农民及有文化的有志之士组织团练。曾国藩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并且不断宣传他的“仁义道德”,很快在他身边聚集大批农民,队伍逐渐壮大。他创建的湘军初具规模,在他的治理之下,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
曾国藩带领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过程中,也屠杀很多无辜百姓。据史书记载有三次湘军进行屠城活动。第一次是咸丰八年,湘军攻破九江,在九江城内屠杀当地军民,屠杀怠尽,连小孩都不放过。
第二次是咸丰十一年(1862年)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重镇,数万安庆城内百姓死于湘军之手,因此曾国藩也被称为“曾剃头”。
第三次则是在同治三年,湘军攻下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这次更为惨烈,湘军杀红了眼,鲜血早已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见人就杀。据史书记载:金陵之役,伏尺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从这描述可以看出,相当惨烈,相当凶残。
这三次的屠城活动,是曾国藩的人生最大的污点,永远洗刷不掉。但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屠城实属无奈之举,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也得狠下心来进行屠杀。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不管是在做人方面、当官,还是在治学、治军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人无完人,也有污点,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评论与关注,我会持续更新关于曾国藩为人处世哲学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