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建立天完国,从布贩到皇帝
前言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
▲徐寿辉
起因
公元1351年,元顺帝命令贾鲁治理黄河,虽然治理成功,但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百姓怨声四起。
▲贾鲁治河
结果
治理黄河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百姓的不满,以徐寿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湖北、江西等地给元军沉重的打击。
▲红巾军
始末
1.徐寿辉称帝
公元1351年,徐寿辉带领因不满黄河治理的农民们发动反元起义,起初这批起义军打着韩林儿的红巾军的旗号起义,再后来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建立了天完国。徐寿辉早年是靠卖布为生的。
有一天徐寿辉去找麻城的铁匠邹普胜想要打一个锄头,邹普胜看见徐寿辉坐在铁砧上,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一条黄龙也盘坐在铁砧上,与徐寿辉的神态十分相似,于是认为徐寿辉就是这条黄龙,就是当世君王。
于是邹普胜留住了徐寿辉,并向他介绍自己信奉的弥勒教,告诉徐寿辉弥勒佛来到凡间是拯救苍生的,只有弥勒教才能推翻元朝,不要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要拿起手中的武器,推翻这个不公平的世道,徐寿辉觉得邹普胜说得很有道理,就决定与邹普胜联手一起造反。
▲天完皇帝徐寿辉画像
2.确定国号
后来随着邹普胜的师父彭莹玉的加入,三人开始制定谋反计划。首先要想造反,必须师出有名,才能够得到其他人的支持与加入,当时反元军队最有名的当属红巾军,因此三人打着红巾军的旗号四处招兵买马,招来的人向这些人传授弥勒教,给他们洗脑。
当时红巾军之所以叫红巾军,是因为他们的脑袋上绑着红巾,而徐寿辉的“红巾军“除了绑红巾,还会烧香拜弥勒佛,因此徐寿辉的军队还有个绰号叫“香军”。万事俱备,徐寿辉率领香军在天堂寨发动起义,首战告捷。
徐寿辉趁势又相继攻占了罗田、黄州等地。随着香军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徐寿辉等人开始想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思来想去邹普胜决定用“天完”作为自己国家的国号,在“大元”两字上面加个盖,寓意罩住大元。
▲邹普胜(左一)
3. 确定皇帝
国号已经确定,谁来当这个皇帝?最后通过选举由徐寿辉来当天完国的皇帝。传说徐寿辉有一次在河边洗澡被彭莹玉等人看见,只见徐寿辉的身材不仅十分魁梧,还能反光,像极了佛光普照,众人随即将徐寿辉捞上来,然后叩首拜徐寿辉为皇帝。
当然这只是传言,事实上是彭莹玉不愿意称帝,在天完国成立之前彭莹玉参加过很多次反元起义,深知称帝后自己会成为元军以及其他起义军的头号击杀目标,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彭莹玉推崇徐寿辉这个愣头青当皇帝,自己甘愿在幕后出谋划策。
▲彭莹玉
4.声势浩大
天完国成立没过多久,徐寿辉开始设置行政机构,给自己的部下封官,同时天完国的口号是“催富益贫”,得到了贫苦百姓的共鸣,老百姓踊跃参军,短短数月天完国的兵力已达几十万。兵强马壮的天完军向江西、湖南挺进,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而且天完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绝不会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天完国遗址
5.镇压失败
很快天完国的强大引起了元朝的注意,元顺帝赶忙让威顺王宽彻普化前去剿灭,宽彻普化派儿子报恩奴,接待奴和佛家奴共40艘船进攻天完国,可是儿子们心里丝毫没有把这场战斗当回事,只知贪图享乐,船也知道走到汉川县就搁浅了。
而天完军早已埋伏多时,用火把元军的船烧毁,再把元军杀个丢盔弃甲,其中接待奴和佛家奴战死沙场,报恩奴拔剑自刎,最后元军大败,全军撤出湖北。天完国的势力经此一役进一步得到巩固。
▲清剿香军
小结
天完国的横空出世是元朝咎由自取的结果,它的出现使元军放弃了湖北、江西的统治,进一步动摇了元朝在中原的地位。
【参考资料】: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蒙元帝国》
《元朝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