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200度
本文是太行系列的第十篇,写写保定的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坐落保定市内,是清朝直隶省的总督办公处所和住宅(官邸)。中轴线布局、五进四院。前三进为官署;后二进是住所,也叫官邸。
去直隶总督署,一是看看清代省级机构的建筑规制和文化;再是凭吊直隶省——这个省只存在于清代;“瞻仰”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他们都在这里当过总督,还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大门内建有仪门,上书“威抚畿疆”。仪门除了装饰,主要是仪礼功能,比如迎送往来。
仪门内有牌坊,前书“公生明”,背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都是对官员执政的告诫。
进去是大堂和二堂,功能不同,但都是办公地。
大堂上的题匾,多是皇上手书,“旗镇冀门”(乾隆),“钧衡笃祜”(光绪),“调鼎凝釐”(慈禧太后)。直隶省处于京畿,有拱卫京师的责任。
直隶总督署始建于雍正朝,“恪恭首牧”为雍正御赐。
三堂和四堂是官邸部分,(署邸之间有墙分隔)三堂是内签押房和书房;四堂即上房,总督及家眷住所。签押即签字画押,是在官邸内处理公务。
直隶总督署于上世纪末被列为国务院文保,如今是参照李鸿章任上样式修缮。院落漂亮,在晚照下十分养眼。
直隶作为清朝的行政省,区域大致就是现在的河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皇上直辖,干脆连名字也叫了直(接)隶(属)。
古代县衙、府衙、巡抚和总督衙门,都是前署后邸,这是官场文化的一种体现。署是公,邸为私,既维护官场的等级和礼仪,也规定官员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在任安全便利,卸任不得占有,很好的官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