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大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这个人并没有多大引人注目的本领,但他的人生经历却在汉武帝时期掀起来不少波澜,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本来我们这些小人物也没有什么能力去评说历史大事件,而且还是个有争议的事件,所以就当自己梦里言语吧!
—、李陵事件的前因后果
公元前99年夏,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三万,从酒泉出塞进击匈奴右贤王根据地。
本来李陵在酒泉、张掖一带驻防,汉武帝就让李陵保护好李广利大军的后勤补给线。可李陵不干,他要带领他的五千人马去攻击匈奴,理由是牵制匈奴,以减轻李广利兵团压力。
李广利影视图
这李陵不知是怎么想的!当然,李陵的心情或许可以理解,当年他祖父打了一辈子仗没封个候,他老爸那一辈都是英年早逝,没几个出息的。这李陵肯定也想学习卫青、霍去病,来一个年少一战成名,以重振李家雄风。
汉武帝本来是挺欣赏李陵的,见李陵这么志向远大、气吞山河的,就同意了。可是汉武帝也事先告诉李陵,因为事出紧急,没有马匹配备给他的队伍。李陵说要什么马匹,我五千步兵,就可以踏平匈奴的王庭!于是,汉武帝同意。
可后来事实证明,李陵牛皮吹大了。他揽了个瓷器活,可他没有金刚钻!
李陵影视图
《资治通鉴》载,李陵在冲破三万匈奴军队的包围后,又陷八万匈奴军队包围。李陵弹尽粮绝,兵马所剩无几,决定分散突围。李陵带队那一路被数千匈奴骑兵追击,他的搭档韩延年也战死,李陵说“我没有面目见皇上啊”,就投降了。
汉武帝得知李陵投降匈奴,气得从龙椅上跳了起来!本希望李陵成霍去病第二,谁知这小子投降了。这时候司马迁老先生出来为李陵辩解,意思是说李陵打仗勇猛,爱兵如此什么的。同时还说他孤军奋战,杀敌无数,功劳也不少。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李陵投降肯定是权宜之计,他在等待机会,将来更好为大汉立功啊!
司马迁不知为何这么说。可能司马迁还是因为对李广的好感太深,顺便也对李广的孙子李陵爱屋及乌了!而且,当年李广可也是被匈奴抓住了的,可是李广武力值爆棚,他趁乱又逃出来了!
汉武帝看司马迁跳出来为李陵说这一番话,那犹如火上浇油啊,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于是就阉了司马迁老大人。
后来,汉武帝闻李陵替匈奴操练兵马,就灭了李陵的族!
再后来,贰师将军李广利进攻匈奴,李陵带着三万匈奴骑兵追杀李广利!
最后李广利也投降匈奴,李陵撺掇匈奴单于杀了他,因为那时的李陵已经是匈奴单于的小舅子了!
二、李陵真如司马迁先生说得那样无辜吗?
李陵功与罪、对与错,两千年来谁也说不过谁,正反双方都很有道理!正方,特别是司马迁前辈说李陵孤军奋战不容易,弹尽粮绝投降实属无奈,而且李陵平时一贯表现良好,甚至投降有可能都是权宜之计,实在是可以原谅,至少是可以宽大处理的,汉武帝灭了人家的族实在太过分。但从历史记载来看,或许不像那么回事!
一是李陵敢做就应该敢当!李陵希望像霍去病那样,带几千人马杀向匈奴大军,从而年少成名。而且当年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只带了八百精锐,就杀得匈奴满地找牙!年轻人有这种胆气值得肯定,但既然你李陵主动选择要拼一把,就应该要敢于承担失败的后果啊!如果他战败了,杀出重围回到汉朝。就他五千对匈奴的八万,那也是虽败犹荣啊!
李陵影视图
可他却说了一句什么“没脸见皇上!”,而后就特么投降了!这按常规剧情,这时候不是应该愧疚自尽吗?投降又是那个门派的招数呢?
二是李陵果真爱兵如子吗?司马迁先生为李陵辩护里的重要一条是李陵爱兵如子。当然,李陵爷爷李广,那时爱兵出了名的,所以李广带兵虽然军纪无存,但士兵愿意为他拼命,所以他的部队战斗力也还行!
李陵如果真正爱兵,那么他部下基本都战死了,这时候他应该自尽,随他的兄弟们而去。而不是他的士兵都拼死了,而他却苟且偷生选择投降!退一万步讲,如果看形势不对,出于保护部下,他应该早决定投降,以免保存实力以图再起。哪有让自己手下弟兄拼完了,他自己一个人选择投降的!这是对自己部下的爱护吗?或许李陵平时确有一些对士兵嘘寒问暖的举动,那都只能说明他爱护士兵的动机就不纯!
三是李陵的后来所做所为就是背叛。汉武帝是灭了李陵的族。但确实是李陵不顾大汉士兵血撒疆场,而自己一个人投降在先!李陵如果对民族真有大爱,有报国之心,岂能因为家仇而为匈奴效力,而且效力得那么彻底,对大汉军队追杀得那么起劲!要知道,那些士兵可是当年和他李陵一起在战场抵抗外敌血染黄沙的啊!
三,汉武帝刘彻也确实反应过激
汉武帝一生英武果断,开疆拓土非常难得。但汉武帝确实杀伐过多,尤其是晚年,有很多让人不寒而栗的行为。至少在李陵事件的处置上,显得残暴无情,这可能与他晚年家事不顺,导致性格乖张有关系。
对于李陵投降,大可以取消其个人和家族待遇即可。大不了给其家族带上一顶不忠不孝的帽子也行。而汉武帝却杀了李陵全家,灭了李陵三族,老弱妇孺又有何罪呢?
而对于司马迁老大人,人家不过出于对李广的同情,而为李广孙子——李陵说了一些求情的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总体还不是特别离谱。汉武帝就把司马迁先生连砍带割,不但弄残人家腿,还阉割了人家!这对司马迁这种正统的知识分子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羞辱,是一种人不如死的惩罚。如果不是写《史记》的信念支撑老先生,估计司马迁早就一头撞死在监狱里了。
司马迁影视图
哎!一叹李广李陵祖孙三代戎马边疆,最后满门灭族!二叹汉武大帝一生雄才大略功耀千秋,终是帝王薄情!三叹司马无端遭横祸身不得全,《史记》横空出世岂非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