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史辑佚丨朱峙山弟子的两首和诗
创始人
2025-07-14 20:03:52
0

前几天,笔者阅读1925年11月10日的《汉口新闻报》电子版,发现了湖北黄冈人闻鸣九为业师朱峙山生日自寿诗写的两首和诗。

朱峙山

和鄂城朱峙山师四十自寿之作(黄冈闻鸣九)

图书盈几灿云烟,风景依稀似去年。

鹿洞心传承雨化,武昌宦柳映门前。

识时君子藏奇器,厌世名流懒着鞭。

江汉化推南国美,斯人一出自扶颠。

榴红艾绿送端阳(公生五月八日),南极星辉荫寿昌。

几处流莺歌寿宇,群英称兕跻公堂。

怜才莫肯遗葑菲,许国何辞作栋梁。

颐养只缘方寸静,任教清浊会沧浪。

朱峙山

朱峙山,原名鼎元,又名继昌,字峙三。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生,湖北武昌县(今鄂州市)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秀才,后考上两湖师范学堂。因为文才迈众,在校期间兼任《汉口中西报》《公论新报》主笔。由于受新式学堂教育熏陶,朱峙山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辛亥革命后委任湖北军政府内务部书记官。他还担任过黄安县书记官,并兼理司法。民国二年(1913年),朱峙山因品性正直,在官场行不苟合,转而投身教育界,先后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寒溪中学、大冶中学、武昌三一中学任教。之后受友人邀请,赴福建闽海道尹公所任教育科长,不久心生厌倦,回鄂执教。新中国成立前,朱峙山在省城政府部门任职,兼任高校国文教授。晚年任湖北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参事等职。朱峙山一生经历复杂,在文史、书画等方面建树不凡,驰誉江汉。

朱峙山与学生

民国十四年(1925年)农历五月初八日是朱峙山四十岁生日。查《朱峙三日记》记录,五月初七日:“六时起,写自述诗三次,一寄次诚,余二件存留,或仍有改窜句也。午后嘱厚训料理酒席,傍晚客来甚众,开四席,余二席留请女客与同屋人。”初八日:“五时起,客来者众,九时方毕。” 日记中记载“写自述诗三次”,大约是指朱峙山写生日自寿诗。朱峙山生日之际,有不少亲友前来祝贺。他当时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诗作者闻鸣九可能是该校的学生。

朱峙山诗稿

第一首诗中的“鹿洞”指白鹿洞,宋代朱熹讲学处,这一句意思指作者随朱峙山学习知识,获益良多。“宦柳”,陶侃在武昌(今鄂州)任职时,让官兵在军营前栽种柳树,名为“官柳”,诗中有褒扬老师为官清正之意。“扶颠”释义为扶持危局,出自《论语·季氏》。第二首诗中的“群英称兕跻公堂”,语出《豳风·七月》的“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意为走进公堂,高高举起牛角杯,同声祝寿。闻鸣九在诗中对老师才能称颂有加,认为老师是“藏奇器”“栋梁”,有着济世才干。的确,身处社会大变革时代,现代新式教育思想使朱峙山逐渐脱离封建传统的束缚,成为了一个有思想和追求的人。但在那个国运积弱的年代,纵有远大理想也难遂愿。从其履历大致看出朱峙山的职业生涯,他一直在教育与政界之间游移不定,仕路蹇厄,可窥一斑。“任教清浊会沧浪”,朱峙山先生本是一介清流,与浊流交汇于时代的大潮中,结局如何?诗句寓意深长,令人玩味。

闻鸣九的古典文学功力不浅,诗风清雅质朴,情感真挚。这两首诗既是对老师生日的贴心祝福,同时也蕴含着老师的抱负与心志。诗词专家李鸣岗评论和诗:“感颂之间,语温意厚,端合称寿之范。”

文/张靖鸣 图片/胡念征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从亮剑谈八路军如何招兵 电视剧亮剑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那个脾气暴躁经常抗命的李云龙给大家印象深刻。...
原创 溥... 溥仪晚年探望健在的太监,太监直呼三个字,让溥仪听后十分难堪 清朝末年我们国家战乱四起,百姓们也因为战...
原创 清... 清朝的“宗人府”到底是干啥的?为何能让那些皇亲贵族和妃嫔们闻之色变,宁死都不愿去呢? 关于“宗人府”...
原创 清... 三国中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作为一军之将,只懂纸上谈兵最终往往是以败仗收尾,还可能...
原创 1... 1985 年,在四川华西医院职工宿舍的施工场所,传来了一阵惊呼。 挖掘机挖的洞里头,有个老大的窟窿出...
原创 战... #历史开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非常重视军戎服制的发展,特别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各国纷纷效仿,军戎...
原创 唐... 唐初大将,威名赫赫,但是死在战场上却被李世民大骂。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的作用可以说是很重要了,因为这...
原创 司...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保不住的,刘禅甭管投不投降,最终只会被俘虏,甚至还会被砍头。因为这个时候姜...
原创 刀... 陈毅在《梅岭三章》中曾经写到:“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短短几个字,恢弘盛大的战争场面跃然...
原创 杨... 提起宋朝著名的将领,除了最近很火的《满江红》里的岳飞,就是杨家将和杨门女将们,受到评书、戏曲、小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