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是启蒙民众之重要机关 。——古德
中国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期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其中一些就被捐献给了博物馆珍藏,被博物馆保护起来。博物馆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在这里人类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而且是社会公认的机构,里面馆藏着各种文物,文物就代表着历史和文化,自然博物馆也成了真正聚集人类财富的地方,也是聚集文化的宝地。而山东博物馆就十分被大众所关注,只因正门的牌匾上的几个大字“山东博物馆”而被调侃,就连本地人都在呼吁让其更换牌匾,究竟该不该换呢?这块牌匾有什么特殊含义?
山东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并且于2010年更名为“山东博物馆”,位于山东济南,主体面积为8.29万立方米,高74米,主体建筑一共有五层,非常的雄伟壮观。它可是大有来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一共有十五个展厅,珍藏了许许多多的国家级文物,比如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蜗纹彩陶壶,东平汉墓壁画,以及《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等都十分的珍贵,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然而,山东博物馆不是因为里面珍藏的文物而备受瞩目,而是因为其正门牌匾上面的题字“山东博物馆”而受大众关注。那么这五个字究竟有何来历呢?这五个字是由郭沫若大师间接书写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当年山东博物馆建立的时候,郭沫若老先生为了祝贺而为山东博物馆写了一首诗,其初心也并不是为了给山东博物馆题字,而当时馆里的管理层认为有了郭老的祝贺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所幸为了体现对郭老的重视直接将诗句里面的山东博物馆这五个字提取出来,然后经过加工之后直接作为正门的牌匾。
有了郭沫若老先生的题诗自然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山东博物馆之前还因此声名远扬。可谁知后来竟然因为这五个字陆陆续续被网友调侃,就连本地人都呼吁要更换牌匾,这是为何呢?原来细心的网友认为这五个字字体是草书,更何况郭老当时也没有用于题字的目的,所以字体十分的随意,所以有些人难以辨认出究竟是哪几个字,而博物馆是一个非常神圣而且庄严的地方,所以才呼吁换牌匾以避免更多的笑话。
结语
这时候有人就在纠结究竟该不该换?不一样的人自然就持不一样的态度,有人认为这是郭老写的字,轻易换掉会显示出对郭老的不尊重,所以不该更换。而有的人则认为可以更换,而且支持更换的人还在多数,原因有三。第一就是博物馆不同于其他地方,如果别人关注博物馆不是因为里面蕴藏的文化而是其他方面,那么这个博物馆就是失败的。
第二,郭老给人带来的影响力不是因为题字而是因为他在文学和历史学方面的成就,更换牌匾并不等于否认其成就。第三就是合理地吸纳网友的建议,并做出相应的改变,能让山东博物馆的名气更大,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关注。更换正门牌匾对于山东博物馆来讲不是小事,究竟换不换还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也相信山东博物馆最终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