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清宫剧当中都能看到所谓“大内侍卫”,他们一个个看起来跟普通的太监好像没什么两样,就是穿得衣服不同而已。如果有些侍卫刚好是主演的话,还真的特别美貌。
像《还珠格格》里的尔康、尔泰;《延禧攻略》里的富恒都是大内侍卫,而且是在御前干活的,他们都是武功高强人又帅。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大内侍卫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晚清时期曾流传出一些黑白照片,向我们展示出了大内侍卫的真实形象,他们:不仅面露凶光,而且虎背熊腰的,身边还时刻带着刀剑以确保宫廷的安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大内侍卫”呢?
清宫侍卫诞生
大清的大内侍卫制度是从皇太极开始的,以前努尔哈赤时期并没有一个专门的侍卫机构,只是由他自己甄选一批人到自己身边当差,如果有战事需要的话,就必须外调。
这样的侍卫任用跟后期的有很大不同,皇太极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且独立的侍卫团体,后来还有了侍卫总管和专门管理宫中侍卫调派的大臣。
大清国建立后,皇太极任命“内大臣”管理侍卫,并从满蒙两族的勋贵子弟们当中甄选大内侍卫,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宫中当值,随时保护皇帝的安危。
侍卫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前宫廷,是不能随意进入后宫的。因为后宫居住的是嫔妃,侍卫跟太监又不同,是不需要接受宫刑的,为了避免是非,他们一般不能随意进出后宫,更不能跟宫女私相授受。
随着清王朝等级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大内侍卫的规矩也跟着多了起来。皇帝的侍卫跟其他王亲贝勒的有所不同,侍卫之间也分为一、二、三等级,皇帝侍卫的等级会比王亲的要高。
他们的别称也有所不同,御前的称为“汉”、其他的称为“诸王”。按照等级来划分的话,汉二等侍卫跟诸王一等侍卫的品级和待遇相同,诸王的始终低一个等级。
那么要想成为大内侍卫,出身是很重要的,必须是从满族或者蒙古族的八旗子弟当中去选择,汉族没有份。这也是因为大清跟蒙古一直是同气连枝的,选择蒙古人也是想让合作更长久,就跟联姻一样。
但是汉人中有很多是不喜欢大清的,他们整天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所以作为大清皇帝,断然不敢用汉人来做御前侍卫,不然的话怎么死都不知道。
大内侍卫甄选方式严格,管理制度也很严格,但待遇非常好,所以这个职位非常的受欢迎,很多八旗子弟挤破了头都想进去。
待遇优厚
大内侍卫因为时刻能待在皇帝身边,所以他们的各方面待遇都是不一样的。从官员等级来看,一等侍卫官居正四品,这对于很多八旗子弟来说,是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就能当官的重要捷径。
在清朝的宫廷里,侍卫也分为很多种,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和大内侍卫。前两种的待遇要高一点,除了俸禄优厚以外,各种补贴和赏赐也不会少的,要是立个大功那就更加不得了。
黄马褂是大内侍卫的一大象征,在许多清宫剧里可以看到,皇帝身边的侍卫穿的都是黄色的制服。黄色可是清朝皇帝的专用色,他让侍卫使用可见他们地位的尊崇 。
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顶戴花翎,在乾隆之前,没有皇帝的恩准是不准戴的,除非对皇帝特别忠心或者战功赫赫才行。所以这两样尊贵的东西大内侍卫却可以轻松拥有,任谁不会高看一眼呢?
当然想成为大内侍卫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升迁快。毕竟跟在皇帝身边,立功的机会也很多,清朝许多重要大臣也都是从大内侍卫做起的,并不像很多印象中的那样,一个职位干到底。
如索额图就曾是康熙身边的一等侍卫,后来又升任为保和殿大学士和侍卫内大臣等职位,曾帮助康熙擒拿鳌拜而深受信任。因此清朝与俄国谈判的时候,康熙就让索额图作为钦差大臣前去会晤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还有明珠也是从大内侍卫做起,先后升迁为内务府郎中,又升为总管。此后还担任过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和珅也做过大内侍卫,之后获得乾隆的信任一步步高升,然后成为一品大员,在朝中呼风唤雨。
可见大内侍卫这个职位要是干得好,那前途就是一片光明,升迁也是特别的快。这些清朝有名的官员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这些,大内侍卫在朝中也是受到礼遇的,很多朝中大臣都会想办法讨好侍卫,让他们有机会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更有甚者可能还会收买侍卫去打探消息,这就涉及到侍卫的忠诚度了。
侍卫的甄选
对大内侍卫的挑选除了出身之外,文韬武略也是要具备的。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至少骑射上要过关。还有他们的责任是保护皇帝,武艺也要高强才行。像满族很喜欢的搏击和摔跤之术,起码这两方面得是佼佼者。
八旗子弟的孩子基本上武术课比文化课还要多,而且他们从八九岁就要开始练武。刚开始用沙袋来练拳击术,又回用石盘等物练习腕力。等长大一点就可以去各旗设立的校场去进行考核,成年后也要定期到校场进行操练。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操练可以让人进步很快,特别是骑射方面,这样也可以积累实战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之后,年底会有一次考核机会,成绩优秀的就能晋升为大内侍卫,从亲兵做起。
除此之外,大内侍卫最重要的是忠诚度,而且嘴巴要严。毕竟待在皇帝身边,肯定能时常听到一些军情机密,能守口如瓶才能获得皇帝的信任。很多大内侍卫其实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清朝的教官还是比较注重规矩的教导。
清朝大内侍卫升迁很宽松,也不需要倚靠大臣才能达到目的,这也是清朝廷侍卫中很少出现叛主的原因。
人们对大内侍卫其实很好奇,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晚清的照片里慈禧身边的大内侍卫个个都虎背熊腰,毕竟他们从小练武,身材自然高大和强壮。
大内侍卫是需要威慑力的,因此他们看起来总是很凶,让人不寒而栗。这样对于一些想行刺皇帝的人来说,恐怕也要知难而退了。